成语“人死留名”用来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成语“豹死留皮”指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用来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常与“人死留名”连用。

成语出处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周臣·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

曾子杀猪的成语故事(成语豹死留皮和)(1)

王彦章

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是后梁名将王彦章兵败中都(今汶上)临死时说的一句话。

王彦章(863—923),五代时期后梁名将。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字贤明,一作子明。骁勇有力。事朱温,每战,持铁枪冲坚陷阵,军中号“王铁枪”。后梁建立,先后为濮、澶州刺史,汝、郑州防御使,许、滑州节度使。常为先锋,与李存勖军对垒。龙德三年(923),晋王李存勖称帝建后唐,后梁失郓州,他临危受命为北面招讨使。时后唐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王彦章攻下德胜南城,率舟师攻杨刘,凡百余战,后唐以大军来援乃退。后屯兵兖、郓之境,为李嗣源所袭,退保中都,又败,被擒。庄宗欲全活之,对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遂被杀。

明万历《汶上县志》记载:梁王太师庙在西门外感化桥西。梁王彦章死节处也,有墓在焉。

清《寿张县志》:“梁招讨使王彦章墓在汶上县西关路北,前有彦章庙,有碑记”

彦章庙,俗称铁枪庙。因忠义如关公故,被世人敬仰,到了宋朝在全国各地甚至每个村镇都建有铁枪庙,被老百姓称颂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