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之前,武汉三镇都是独立的行政建制,并非是一座城市,而如今大家都知道武汉是湖北省会,华中地区数一数二的大都会。那么武汉三镇是怎么成为一座城市的?说来话长。

武汉三镇谁最厉害(武汉三镇是怎么成为一座城市的)(1)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即使是1927年后,武汉三镇也是分分合合,并没有完全固定为一座城市,出现过一分为二的现象,武昌市和汉口市,汉阳隶属汉口市;时而一分为三,武昌市、汉口市与汉阳县;甚至有时叫武汉市,有时又改为汉口市,时而为特别市(直辖市、院辖市),时而为省辖市。

在古代,武汉三镇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因为长江水道、汉江水道都只有一条,往来船舶只能停在三镇之一,造就一个港口城市的繁荣,唐代的武昌(当时叫鄂州)就是著名的商贸城市,沿岸停泊着大量船只,交易市场非常繁荣。

明代成化年间,汉口兴起,因为连接长江和汉江两大巨流,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巅峰时期汉口有10万码头工人。与此同时,武昌和汉阳的港口属性被严重削弱,商业功能被弱化,各种贸易都集中到了汉口。

武汉三镇谁最厉害(武汉三镇是怎么成为一座城市的)(2)

汉口

进入近代之后,尤其是张之洞督鄂后,武汉三镇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兴办了大量的工业项目,改变了武汉三镇旧的封建商业和消费性城市特征,由古代三个独立发展的单纯的封建贩运经济中心开始向统一的近代生产贸易综合型城市转型。

张之洞把汉阳打造成了重工业发展的基地,建有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兵工厂——湖北枪炮厂,以及亚洲第一家大型近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武昌则为轻工业(纺织工业)的中心,建有湖北布、纱、丝、麻四局等,它们与开埠之后迅速发展的汉口加工业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近代工业体系,使武汉三镇之间的经济关系由以往的竞争转而向互补方向发展。

武汉三镇谁最厉害(武汉三镇是怎么成为一座城市的)(3)

汉阳铁厂(老照片)

三镇能连为一体更重要的原因是近代交通的发展。在古代,以武汉三镇而论,横亘于它们之间的长江被称为“天堑”,这对于传统的木船人工技术而言,几乎是难以逾越的交通障碍。仅靠木船往返两岸需要几个小时不说,而且安全性极差,有船毁人亡的威胁。所以交通上的障碍使三地人员往来视为畏途。

近代交通的发展重新塑造了武汉三镇。1896年仁记轮船局开始以楚裕(6吨)、楚胜(6.5吨)两轮行驶于汉口大王家巷码头至武昌汉阳门码头之间。众多的小火轮来往于三镇江面,对三镇人流与物流的交往提供了极大方便。

另一方面,三镇之间的轮渡航线与码头大为增加。近代机器轮渡出现以前,武昌与汉口之间的航线只有一条:武昌汉阳门设有扬子江渡直达汉口。汉阳与汉口之间的航线也不多。轮渡问世之后,航线随之增加。到1938,三镇之间的轮渡航线已发展到8条:武昌徐家棚——汉口粤汉码头、武昌徐家棚——汉口四官殿……

武汉三镇谁最厉害(武汉三镇是怎么成为一座城市的)(4)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长江天堑始变通途,武汉三镇稳定地结成了同一个城市型政区。现在武汉有11座长江大桥,三镇之间的联系无比紧密,完成了三镇的融合发展。

你认为武汉三镇为何能发展为同一座城市?欢迎留言交流,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