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讲的僧人,是指信奉佛教,出家专门从事佛教活动,并按照佛教戒律生活及进行修行的职业佛教徒。值得一说的是,“僧”并不是汉语中固有的一个名词,而是随着佛教的传入,从印度传来的一个外来语,《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

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日桑门,亦声相通,总谓之僧,皆胡言也。

最早的和尚和现在的区别 和尚除了僧人沙门(1)

这里的“胡言”指外来语。这条记载脱说明了什么是僧人,又同时指出了僧人的几种不同称呼。

成为懦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剃须发,释累辞家”,这就是大家知道的“出家”;再一个条件是“结师资,递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也就是常说的“受戒”。经过出家和受戒这两个过程,一个普通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佛教僧人。

在历史上,僧人有着很多其他称谓。

首先,也为普通的称呼是“僧”。这是梵文“僧伽”(Saigha)的简称,意译“和含众”,即众多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从这个含义看是一个集体的统称,作为僧人个体应另有称呼。然而,在《大宋僧史略》记载:

若单曰僧,则四人以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不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

最早的和尚和现在的区别 和尚除了僧人沙门(2)

就是说如同军人,它既是军人集体的称呼,也是军人个体的称谓。当然僧人作为个体是不能随意离开僧人集体的,这就如同军人不能脱离军人集体一样。作为一名僧人要和合相处在僧人集体中。

“和合”有两种含义,一称“理和”,是指僧人有共同的追求,都希望通过佛教的修行。达到断除尘世间的一切烦恼而归于清净寂灭的境地,二是僧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共同的心理和喜乐,表现为六个方面:

(1)遵守戒律,依智修行;

(2)因为有共同的追求,所以有相同的见解:

(3)和睦相处;

(4)在僧人集体中利益均得;

(5)没有利害冲突,没有争执;

(6)戒和同修,见和问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謓,意和问悦。

最早的和尚和现在的区别 和尚除了僧人沙门(3)

除此之外,僧人另一个称叫“沙门”。沙门是文Sramapa的音译,在最初还被译为“桑门”。在佛教创立之初的古印度,沙门本是婆罗门教以外的其他出家修行者的一个总的称呼。但传入我国后,就成为佛教僧人特有称呼。我国东汉初年最早翻译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话: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最早的和尚和现在的区别 和尚除了僧人沙门(4)

第三、僧人在我国佛教的早期还有“贫道”一称,意为已抛弃了世间一切物欲日于清贫。魏晋时用,僧人往往自称“贫道”,“晋宋间,佛教初行,未有僧称,通曰道人,自称则曰贫道。”

魏晋以后,因佛教的流传,贫道逐渐过渡为道士的称呼,佛教僧人从此改称“贫僧”。

第四,僧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称呼“比丘”。比丘也是一个外来语,是梵文Bhiksu的音译,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僧人吉藏对比丘这样解释:

比丘名曰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

最早的和尚和现在的区别 和尚除了僧人沙门(5)

不管需要注意的是,比丘不是指一切僧人,是出家后受具足戒的男性僧人的称呼,女性受具足戒者称“比丘尼”。

第五,和尚又称“和上”、也是佛教僧人的另一个重要称谓。和尚也是一个外来语,在我国,和尚似乎是作为男性僧人的一个俗称而厂泛流行的,然而这却是一个误解。和尚本来是有相当地位的僧人的身称,不是随便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这样称呼的。只有佛法高深的僧人才能称为和尚。

最早的和尚和现在的区别 和尚除了僧人沙门(6)

第六,头陀是另一个大家熟悉的僧人称谓。它也是一个佛教特有的外来语,含义是放弃一切物质生活的拖累,没有住所,云游天下,以乞食为生,因此也称“苦行僧”或“行者”。但收到汉学文化影响,实际上这种僧人在我国不多见,更多出现在武侠小说中,例如胖头陀等等。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

最早的和尚和现在的区别 和尚除了僧人沙门(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