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有空每天都去跑10公里,但是自己跑的时候配速从630一路下滑到740,但是跟着朋友跑的时候600也能跑下来,而且感觉跑下来不累,为什么跟随跑会省体力?”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1)

相信很多跑者都会问这样的问题:一个人跑?跟随跑?哪个更省力?其实,长距离的跑步中跟随跑“省力”的本质,基于两个层面,跑动中更高的经济效益(更低的空气阻力)和心理因素。

不过在跟随跑步的整个过程中,心理因素可能一直在发挥作用,然而想实现跟随跑的经济效益是有前提的:在几乎无风的环境中,只有当你的配速超过4分22秒/公里时,跟随跑才会真正起到作用。并且跟随者与领跑者之间的距离、遇到风向时的方位调整都很有讲究。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2)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3)

跟随跑为什么更省力?

我们先来看看运动实验室风洞测试(模拟风平气和的室外环境),这里有一组数据:

对顶级短跑选手而言,以他们加速到巅峰速度10米/秒时,克服空气阻力的能量消耗为7.8%;

对中距离径赛精英选手而言,当他们的比赛配速达到6米/秒时,克服空气阻力的能量消耗为4%;

对马拉松精英选手而言,3分20的配速(5米/秒)时(相当于马拉松2小时20分完赛),全程用了2%的能量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

这就意味着:

即便是无风的环境,风阻依然存在,且对跑步带来额外的能量消耗;

速度越快,风阻的能量消耗就越大;

放到真实的室外环境,比如马拉松赛场,风阻带来的消耗会相当的惊人。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4)

那在长距离的跑步中,跟随跑对风阻能起到的正向减缓能达到多少呢?以兰斯大学基于柏林马拉松第一集团的分析,跟随跑中,处于集团中间的选手,其应对风阻的能量消耗下降38.5-57.3%左右。

即,选手选择跟随跑,可以让自己用更小的消耗对抗风阻,节省下来的能量则可以更充分的用在让自己向前更快推进上,实现成绩的突破。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5)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6)

心理层面,跟随跑会带来正向效应

“当你跟着其他人一起运动时,能量的输出往往更有利”。跟随跑的一种正向效应也是如此。当你认为某个同伴具备维持稳定配速跑下去的能力时,在心理上你会非常信赖的跟随他,同时对自己完成当下运动强度的信心也会增加。

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对于初跑者来说,加入跑团的益处:奔跑中的社交效应以及其他人的领跑,会让你更快地得到提升。

在跑步训练中,与跑友互相跟随跑(比如每人领跑3公里),可以更好地完成,尤其是LSD和间歇跑。

用到马拉松赛中这也是一种策略:

当你很难坚持当下的配速,不妨留意下视野范围内跑得相对轻松的那个人,并尝试去维持与他/她的距离。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7)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8)

大众跑者如何掌握跟随跑的诀窍?

我们在前面提到,想通过跟随跑获得减少空气阻力带来的益处,领跑者与跟跑者至少要达到4分22秒的配速,并且需要尽可能紧贴着,以近乎“摩肩接踵”的间距跑步。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9)

对于大众跑者而言,虽然配速不能达到一样的水平,但是跟随跑带来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不必过分在意空气阻力带来的收益。

1、维持匀速奔跑的状态

俗话说:“一群人能跑得更远”。很多人一起的跟随跑,配速通常会变得稳定。以往独自一人奔跑也许无法长时间维持在一定的配速,但是跟随别人往往就能坚持下来。

2、专注跑步本身

一个人跑步时思维异常活跃,配速和状态也时好时坏。跟随跑创造了一种更加纯粹、简单的模式,会分散很多无关思绪带来的起起伏伏。

3、实现更稳定的跑步经济性

跟随跑会下意识地让跑姿更出众,在动作上变得更一致,尤其是步频、步幅较低的跑者,会在数据上有更加经济性的表现。

轻松跑和慢速跑步(长距离跑步在跟随跑情况下更省力)(10)

不要盲目去跟随,尤其是比赛中。

如果你的马拉松成绩预计在4小时之外,起便刚开始起跑时感觉自己状态很不错,去跟随330兔子跑步,这就很可能发生“撞墙”或者过早消耗完体内糖原的情况。

在跟随跑时,目光可以盯住领跑者肩至腰部的核心区域,与领跑者的距离尽量保持在1-2米的距离,遇到路口、人流、补给点时尽早做好准备,让出左右空间。

如果双方实力接近,又刚好是长距离训练或者马拉松赛,可以尝试与对方分别领跑一段距离后换位,于人于己都是一种体育精神的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