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军长征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拼搏团结,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一篇光辉奇特的史诗,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伟大丰碑。谈到红军长征,人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艰辛过草地等。

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涌现出了一位乐观、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女英雄,她就是参与长征的女红军-----康克清。

康克清同志生于1911年9月7日,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朱德同志的夫人。康克清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兢兢业业,孜孜追求,奋进不惜。她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她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关心同志,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十大长征小故事(前所未闻的长征故事-----巾帼不让须眉)(1)

红军长征中有一个关于夫妻的规定,夫妻不能在一起,而这个规定对夫妻来说很严格。但是有一个例外。朱德和他23岁的妻子康克清不受这条规定的约束。长征过程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但这是有特殊原因的。

康克清是一个强健的农村妇女,父亲是个渔夫。1929年1月朱毛下山转移前不久她和朱德在井冈山成婚。那时候她才17岁,朱德43岁,他的前一个妻子伍若兰也是革命者,在1928年被国民党处决。康克清自15岁起就在山里打仗了康是一个战士,一个神枪手,身上总是带着两把手枪和一支毛瑟枪。有时候为了帮助疲惫的战士她会在肩上扛上三四支步枪以作表率。所以作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康克清可以在长征途中一直和朱德在一起。和其他大多数妇女一样,她分到了一匹马,但很少骑。她一般都扛着额外的枪支步行。

长征结束后康克清告诉记者自己不觉得长征有么;说“就像是每天出去走一趟”。这是一位身体强健,不畏艰辛的伟大的红军女战士真实的感受。

十大长征小故事(前所未闻的长征故事-----巾帼不让须眉)(2)

我“走得快,骑得好,”她说。“一般我都走在蔡畅(另外一个女共产领导人)还有其他一些留过学的领导人他们一群人前面几十米。他们整天鞭讲自己的经历,讲留学时的事情,讨论吃过的好吃的,还有去过的地方。“他们每天都说说笑笑。这样的表现鼓励了我们。他们有时候放声大笑有时候开玩笑,有时候一起唱《马赛曲》。

没错,我是告诉过海伦·斯诺长征就像是在野外散步。周围全是这样的乐天派。在乐观者的眼里,周围全是开心的事情,虽然可能实际是艰难的。面对困难,我们始终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是一位伟大的积极向上的长征女红军。

十大长征小故事(前所未闻的长征故事-----巾帼不让须眉)(3)

红军长征艰苦卓越,对于身强体壮的男战士来说都是异常辛苦的,但是我们乐观的女战士巾帼不让须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看见生活中美好一面的本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