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我们这个地方有句俗语,叫做“女儿回娘家,灰都要抓一把”。我没有去考证这句话出处在什么地方,究竟讲了啥?只是粗浅的认为,女儿回娘家的时候,似乎没有空看手回家的——每年网友晒后备箱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又回家“扫荡”去了,大人如此,小孩也不例外。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外婆家,没有之一。那时,外公特别喜欢给我讲故事,特别是他喝了酒后,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讲《三国》《水浒》——外公有很多的线装古书,用毛笔抄的那种,那个时候我还看不懂。但是,外婆给舅舅买的那些小人书,我囫囵吞枣地能看懂一些。于是,我每一次去外婆家,舅舅的那些小人书都会莫名其妙的“丢失”一些,不用说,那些书自然是被我“不小心”拿走了。除了拿书外,也拿外婆手工做的柿子饼之类的零食。现在想来有外婆外公在,真是幸福呀,只可惜他们离开人世已有20多年了。

有一种幸福叫做被需要(有一种幸福叫做)(1)

我家里面有两个矿灯,就是那种很小很小的戴在头上的矿灯。晚上黑黢黢的时候能有效把手解放出来,做其他的事,非常方便——其实,这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下班再晚,街上的路灯也是明晃晃的,恍如白昼。楼梯间有声控灯,再不济手机掏出来也有手电筒。这两矿灯是孩子在外婆家拿的。

大儿子在几岁的时候,一次我们带他去外婆家,他东翻西翻,在抽屉里翻到了这个小矿灯,七弄八弄,把这小矿灯点亮了,然后无师自通地戴在了头上,戴上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取下来了。他觉得实在是好玩,可以戴着那矿灯在院子里追逐着小白狗玩,可以看院坝边的菜园里有没有蟋蟀、蚱蜢。可以往天上照射,看能不能照到星星那里去。回家的时候,我们让他把那矿灯放下。他说啥也不同意,我们再坚持,他的眼泪如泉涌一般肆意地在脸庞流淌。本来他的外婆与外公就说要送给他的,是我和孩子们母亲不同意罢了,见他这样伤心,还有什么说的?外公外婆把那矿灯塞进他的手里,让他好好拿着,回家去再玩……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小儿子也在外婆家发现了这样一个小矿灯。他在那里静静研究了一番,打开后戴在了头上,在院子里疯跑。和他的小表姐你追我赶,整个院子里就是他们的欢呼声。他也戴着这矿灯到菜地里,看晚上有没有小蚂蚁、小蚯蚓,看有没有露珠在月光下闪光。他努力地把矿灯照向不远处公路边的大树上,看树上有没有鸟窝。他还说要把小矿灯带回家去,等停电的时候就可以用了。这个小屁孩,就经历了一次停电,在他的心里居然深深的留下了印迹。我们以为他说说就算了,毕竟三岁的孩子能记住啥?等回家的时候,他首先做的一件事就去找那小矿灯,然后紧紧握在手里不放。我们不同意,他哭;我们坚持不同意,他坚持哭。最后故事的结局就是外公外婆又把这小矿灯送给了他。最初那几天,他对这小矿灯确实很感兴趣,每天都要玩上两次,有时还特意把灯关上,戴着小矿灯在客厅里乱跑。他的哥哥逗他,问他从哪里来的小矿灯,他很自豪地说:“在外婆家拿的呀!”

有一种幸福叫做被需要(有一种幸福叫做)(2)

现在,我家里有两个小矿灯,一个孩子在外婆家拿了一个。在这10余年中,大儿子拿回的小矿灯,确实在停电的时候使用了一次。小儿子拿回的小矿灯一次也没有用过,他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在外婆家拿过这样一盏小矿灯了——只在偶尔他东方西翻的时候,翻到那小矿灯,他会拿出来摆弄一番。

前几天,我偶尔看到一条新闻,说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回外婆家,小男孩趁大人不备,把外婆家的小羊羔抱到了车上,准备带回去养在客厅里……我不禁莞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