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千金,都是侠气;燕青两弩,都是义气;石秀一跳,都是正气。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1)

王伦、林冲、宋江,这些梁山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莫不受过柴进的恩惠。所以金圣叹会批曰:

旋风者,恶风也。其势盘旋,自地而起,初则扬灰聚土,渐至奔沙走石,天地为昏,人兽骇窜,故谓之旋。旋音去声,言其能旋恶物聚于一处故也。

因此,柴进能得“小旋风”这个名号,柴进对于梁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2)

整部水浒能被称为大官人的不少,其中大多数都是自称大官人,实际上离“大官人”还是有点距离。够格的只有卢俊义,而“大官人”对于柴进来讲,更多的是谦称。谦虚是个好品格,但是过于谦虚,有时候却是虚伪的可怕了。

梁山在他眼里,不过就是“小寨”

柴进这个人,既有钱,又有社会地位,手握丹书和铁券(注意,这是两个东西),是前朝皇帝的嫡派子孙。也就是说,要不是后周完蛋了,柴进现在说不定就是皇帝!最差最差,也是个千岁王爷。骨子里,柴进这个人根本看不起梁山。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3)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欺负柴进的叔叔,李逵见了,大怒,说道:我要替你砍了这个鸟人!柴进听了,却嘲笑道:别乱杀人,“这里是禁城之内,怎比你小寨里横行?”

小寨,您听懂了吗?我柴进说不上是龙,但也是凤,你们梁山就是鸽子窝。柴进仗义疏财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江湖高手弄成自己的手下,然后让他们天天比武给自己看,给自己找乐子玩。由于出身的不同,柴进和梁山泊的好汉们始终是有层隔膜的。上梁山前虽然也广交天下好汉,但柴进的恩义是居高临下,更多的时候是施舍,而不是交心。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4)

由于柴进的名望和突出贡献,上梁山后排到了比较靠前的座次,然而接下来宋江就没给过他多少机会了。

柴进在梁山的三大尴尬

纵观柴进梁山这一阶段的人生,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尴尬。

第一是地位之尴尬。曾经威风八面呼风唤雨的柴大官人,现在却要屈居人下。投靠过他的宋江、林冲等人,曾经在他面前态度卑微,现在却排在了他的前面。此时的柴进,心中会是什么滋味呢?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5)

第二是身份之尴尬。身为龙子凤孙,干的却是掌管钱粮,一个管家的活儿。出门办事时,也多是利用他长得体面、举止雍容、能言善道的特长,像是个帮闲,这些都有点掉价。

第三是认同之尴尬。一个到处培植反动势力的前朝皇帝子孙,要造反似乎也是自己拉起一竿子人马,复兴大周梦更有面子,结果职业成了山贼,和一群土匪吆五喝六,算什么出息呢?

因此,柴进上梁山之后,由于自身硬件所限,极少亲自上阵杀敌,大的功劳也只有三件: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6)

一是金银贿赂北京的刽子手蔡福蔡庆兄弟,保全卢俊义性命;

二是随宋江入东京看花灯,入睿思殿刮去“山东宋江”的御书;

三是上演《无间道》,和燕青卧底方腊老巢,还因势利导成为方腊的驸马爷。

自知之明,柴进不认为自己能当大哥

柴进不想当大哥吗?个人认为并不是不想。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7)

柴进到底收揽了多少有案底的人?书中没有细写,只是借店小二之口说他平时养了三五十个庄客。个人认为这个数字是偏少的。一来柴进门下员工跳槽率甚高,二来店小二提供的情报,和真实情况应有差异。柴进养了多少人马,能告诉你这小人物么?个人觉得一千左右是比较恰当的数字,按照他的家产以及出场排场来看,这个数字比较合理。

不过,柴进贵在自知之明,虽然有着当大哥的资本,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当大哥的料儿。

自古及今,无论你办什么事都需要钱,钱永远是一个好东西。柴进有钱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就像光头上的虱子,明面上看的到。但钱也不是万能的,柴进当不了老大,并不能让钱来背黑锅。

柴进为什么这么聪明(柴进仗义疏财为何还要被排挤)(8)

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他就不会去用心。柴进是一个无所用心的人,他没想过要结交谁。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好汉来到柴进庄园,一批又一批的好汉离开柴进的庄园。他们只是擦肩而过,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所以宋江能看透柴进,而柴进却并未必能看透宋江。看透一个人,才能驾驭一个人,而被看透的人只能是被驾驭。

等到柴进看透宋江,已经走进梁山的坟墓场——方腊的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