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工厂管理的好思路与坏思路

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思路,否则的话就没有方向、没有解决方案、没有方法,最后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思路就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思维能力上的差别,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案上的差别。

比如,我们在打麻将或打牌的时候,高手就一拿到整体牌的话,就可以看出这一次应该和牌一块儿,而且根据下面打出来的牌随时调整自己的和牌策略。但是新手的话,不知道自己的和牌策略。这就是高手与新手的区别。

1. 好思路与坏思路的区别。

在我们的工厂管理中,也需要一些好的思路,否则工厂就无法管理好。在工厂管理中的好思路与坏思路有两方面的不同,一个是整体性,另一个是关联性。

1)整体性就是指,追求整体结果的最优性,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局部结果的最优性。很多人认为如果把每一个局部都做好了,那么整体就会变好,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可以看到,销售部门是为了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努力、生产部门是为了生产产值的增加而努力、PMC是为了按时发货而努力、人事部是为了按时招聘员工而努力,但是最后公司没有赚钱、客户不满意、员工也不满意,而且库存和呆滞物料也很多。这是因为每个部门只关注了自己部门的KPI而没有考虑公司整体的利益和输出。所以说好的思路是先考虑整体的利益和结果,而坏的思路是只考虑局部利益和结果。

工厂管理工作改善与创新具体事项(工厂管理的好思路与坏思路)(1)

2)在关联性方面,好的思路是在优化局部事情的时候,会考虑部门之间的关联性,而坏的思路是把各部门的事情当作是独立的事情。比如销售部门想提高销售收入的时候,只考虑了如何提高销售收入,而没有考虑到销售预测的准确性,导致订单数量的突然增加或突然减少,这给生产部门和计划部门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再比如,生产部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只考虑了入库产值,在月底的时候先把容易生产的和产值高的产品先入库,而其他产品就没有及时生产入库,就是说没有考虑到产品的齐套性,从而导致仓库里虽然堆了很多库存,但是因为产品不齐套而无法发货的情况。

这就说明坏的思路是,当把局部的事情优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其带给其他部门的不良效应,没有想到局部之间的关联性。如果每个部门都只考虑自己部门的优化,而没考虑到在优化自己部门的过程中给其他部门带来的伤害,那么每个部门都优化不了,从而整体利益或结果受到损害。

这就是好思路与坏思路的区别。

2. 构建工厂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在构建工厂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好的思路。首先我们要有整体的目标与框架,然后要考虑到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性。

整体的目标是建立在公司愿景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愿景就不能建立我们的目标。愿景就是我们的公司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就是要勾勒出你理想当中的公司的模样。然后为了达到理想当中的公司,我们要建立公司的目标。公司的目标就是应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市场中打败竞争对手的利器。

工厂管理工作改善与创新具体事项(工厂管理的好思路与坏思路)(2)

为了实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我们要做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增值毛利,两个基本点就是补货周期和生产效率。

为了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好,那么我们必须要整个公司内部的资源,这就需要五倍胜垂直整合理论。

这就是构建整体工厂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如果工厂里每个人都清楚了构建工厂核心竞争力的思路,那么公司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3. 生活当中好思路与坏思路的案例。

工厂管理工作改善与创新具体事项(工厂管理的好思路与坏思路)(3)

假设我想从河北的廊坊去东莞参加一次家具展览会,那么其路线是从廊坊经过北京和广州,到达东莞。从廊坊到北京的交通工具有坐高铁、坐汽车、坐大巴;从北京到广州的交通工具有坐飞机和坐高铁,从广州到东莞的交通工具有坐高铁和坐出租车。

好的思路就是从廊坊出发之前,我们已经把各个阶段的交通工具都定好了,票也买好了,然后再出发。坏的思路是,没有整体的规划,每到一个地方再想下一次应该坐什么交通工具,比如,到了北京机场后才想我应该坐什么航班的飞机,到广州后我应该做什么班次的高铁等等。就是说他只考虑到了一段一段的路程,没有考虑到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衔接过程。

有一个案例是几乎每个人都做得都很好的思路。当我们过年回老家时,每次的交通问题都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计划做得很好。比如,提前一个月前买了高铁票,提前一个月前订了飞机票,提前一个月前把拼车的事情安排好了。而且也提前想好了回老家以后拜访哪些亲戚和朋友,为哪些人准备什么礼物等。这些思路都非常清晰。

即便如此,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上的思路是不清晰的。比如,如何提高准交率、如何提高库存周转率、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等。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想出好思路的方法——逻辑关系图。

4. 想出好思路的方法——逻辑关系图。

逻辑关系图又叫因果关系图。其主要方法是,先把想要的结果或想要解决的问题写出来,然后一步一步推理其解决方案或原因,这样整体的思维链条就出来了。

工厂管理工作改善与创新具体事项(工厂管理的好思路与坏思路)(4)

比如,我们在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四大责任时,为了提高准交率我们必须要做MTO、MTA和缩短补货周期,而为了完成这些我们需要做均衡化生产。为了提高库存周转率和降低呆滞库存,我们需要缩短补货周期的同时,要实施提高库存周转率十步骤和处理呆滞库存六步骤,而为了实施这些内容,我们又需要做均衡化生产。

为了均衡化生产,我们必须要做批次管理和齐套管理,而为了批次管理和齐套管理我们必须要做准时制生产、快速换线和自働化。

其中均衡化生产、批次管理、齐套管理的计划是由PMC做出来的,但是其实施部门是生产部门,所以双方都需要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做自己部门工作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其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这就是用逻辑关系图解决整体问题的思路,它既考虑到了整体的目标完成,也考虑到了部门之间的关联性。

我们在前面讲到的很多问题是用逻辑关系图来解释的,大家回去看一下。在画逻辑关系图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想问题也会更加全面,所以我们强烈建议平时大家多画几个逻辑关系图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好思路,才有好出路。

打破惯性思维,颠覆管理认知。

五倍胜智能诊断,让工厂管理一目了然。

欢迎大家转发和分享。感谢收看

工厂管理工作改善与创新具体事项(工厂管理的好思路与坏思路)(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