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林下仿野生灵芝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万丹凤等

夹皮沟镇地处吉林省桦甸市市区东部偏南 75km处,位于松花江的右岸,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一年当中四季分明,春季时节气温干燥,且大风天气较多,夏季时节比较炎热,而且多降雨,秋季气爽秋高,冬季气候寒冷,且具有较长的冰冻期。年平均气温 3. 9℃,多年 10℃以上活动积温保持在 2731℃ 的 平 均 水 平,多 年 平 均 日 照 时 数 为2379h。这样的气候特征,给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夹皮沟镇结合当地具体气候条件,大力推进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工作,这对当地灵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过程当中,还面临着产量不高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当地林下仿野生栽培产量和质量,加强高产高效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将对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予以详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1 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的意义

夹皮沟镇气候低温冷凉,具有非常高的森林覆盖率,山区面积较大,无污染,这些为无公害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然而夹皮沟镇地块分布比较零散,存在大量的坡耕地,种植玉米生产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为了进一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夹皮沟镇结合当地具体实际,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建设与发展,推广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力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种植林下仿野生灵芝的积极性,使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所以发展林下仿野生灵芝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措施

2. 1 选好树种,育好菌种

2. 1. 1 树种的选择

选择柞木或落叶松等硬杂木。

2. 1. 2 菌种的选择

灵芝生产是以菌种为前提,科学合理地对灵芝良种进行选择,是保证灵芝高产的关键。在选择灵芝菌种过程当中,必须要选择具有较好遗传性状的菌种,同时还必须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繁育性能,因此,首选东北松杉灵芝。

2. 2 适时栽培,无菌接种

2. 2. 1 季节安排

2—3 月份是接种灵芝的重要季节。

2. 2. 2 适时砍伐

在 11 月—次年 2 月进行,结合灵芝栽培前 30d进行砍伐,将多余枝条去除,并运抵灵芝生产场地,尤其以硬质杂木较佳,具体运输时需要确保树皮完整性,也可选择落叶松与柞木。

2. 2. 3 切段装袋

切段于熟化消毒的前 1d 以及当天进行,保持17cm 长,确保切面的平整性,长度一致,并按照30cm 直径捆扎成捆。结合木椴直径大小,选择规格为 50cm 径宽厚度 0. 6mm 的聚乙烯筒袋,同时还要保持其具有较强的抗拉力以及耐高温性。装袋过程当中,将两头分别设置成活结,轻拿轻放,避免造成破袋现象。

2. 2. 4 熟化灭菌

为了保证灵芝生产产量与质量,必须要充分做好灭菌工作,应当保证熟化效果,10h 时 100℃ 常压灭菌。

2. 2. 5 消毒接种

夹皮沟镇应用的松杉灵芝为该区的野生灵芝,在确保无菌条件基础上,对纯正母种进行生产,对转接原种进一步扩大培养,推进规模化生产。接种量依照每个木椴 1kg 菌种开展接种工作。接种过程中,开展二次灭菌,保证接种室的干净卫生,木椴出灶前进行相应的消毒工作,利用 4g 消毒剂进行烟雾消毒; 当木椴达到 30℃ 以下冷却温度时,开展第 2 次消毒工作,并在接种完成后开展相应的消毒工作。

2. 2. 6 菌袋培养

菌袋培养过程当中,需要在干燥、卫生的室内暗处进行,接种之后的菌袋,在 7d 内培养温度应当保持在 18~25℃,促进菌丝健康生长。每 60d 倒 1 次菌垛,保证充足的氧气,这样更利于菌丝的生长。如果有水珠存在于袋内后,需要加强通风降湿工作,加强通风换气。通常 40d 左右的培养时间,木椴表面能够长满菌丝。此时便需要进行相应的刺孔放气,避免袋内积聚过多的水分,并加强通风换气,保证袋内充足的氧气供应,这对菌丝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保持 18~25℃进行 65d 左右的培养,菌丝会逐渐成熟,长势粗壮洁白,而且非常紧凑,不容易掰开。在养菌室进行 1a 时间菌木养菌,温度保持在 16 ~ 22℃,冬季不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菌袋受到污染后,应当进行脱袋,并对杂菌进行清洁,之后再次开展灭菌培养工作,增加种量。

2. 3 排场埋土

2. 3. 1 栽培场地的选择

林下达到 70%~80%左右的遮荫度,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疏松、砂质的偏酸性土壤以及向阳的疏林地更适宜林下仿生野生灵芝的栽培。要合理翻耕土地清除杂草,再开展埋棒工作。

2. 3. 2 排场埋土

4 月下旬,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排场埋土,应当保证场地的干净,有效防治白蚂蚁,结合不同的木椴菌种,以及生长优劣合理的分类。保证埋入的菌木都保持粗细相等,断面上出现灵芝原基的朝上,按照顺序进行去袋排行。保持 40cm 的株距,60cm 的行距,将作业道设置于中间,并合理设置 60cm 的排水沟; 菌木排好之后,利用厚度 10cm 的腐殖土进行充填,并用水喷雾,保持良好的湿润度; 覆盖完成之后进行二次发酵,并在其上设置一个 50cm 高的防雨棚,避免降雨造成的不利影响; 50d 左右可以撤掉防雨棚,并利用人工手段拔除杂草,不可采用除草剂除草。

2. 4 出芝管理

保持 15~30℃的床内温度。气温较低时,合理地利用杂草覆盖,增强保温; 温度较高时,可以利用水进行喷雾降温,也可加强通风,促进灵芝的生长,保证灵芝产量。温度观测时间选择 9 ∶ 00 与 15 ∶ 00 对地表温度进行测定,菌材经过 15~25d 的发育便可成熟,发育成原基。一开始原基呈现为白色光滑的肉瘤状特征,有灵芝的菌柄向上延伸,若温度始终保持在15℃左右,灵芝的菌柄能够生长,但不能打开菌盖,温度达到 22℃以上时,才能将菌盖打开。

2. 5 采收及加工

当灵芝的菌盖边缘部位白色以及黄色的环圈全部消失,边缘部位变红,呈现木质化的菌盖,并不再生长成熟的子实体,此时便可开展相应的采收工作,利用剪刀,在灵芝的柄基部剪下,之后将杂物清除。6—7 月份是灵芝的盛产时期,灵芝采完 1 次需要对床面进行清理,霜降之后覆盖杂草或者稀土进行保温,确保灵芝安全越冬,第 2 年温度达到 15℃以上时,将杂草和细土清除,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采收之后的灵芝,应当晒干,利用聚丙烯袋进行包装,并做好防潮及防霉变、防虫工作。可以生产灵芝片和灵芝粉。

3 保证措施

进一步强化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让农民充分认识到灵芝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将其种植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并强化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推动林下仿野生灵芝产业的稳步发展。对技术人员实行包户制度,对农户灵芝植过程加强全程技术指导,达到 “零距离”服务的效果。

4 效益分析

4. 1 单产、总产

产量项目区平均单产 0. 85kg/椴,比计划单产略增,合计收获灵芝 51000kg,比计划增加灵芝 8500kg。

4. 2 增加经济效益

项目区灵芝总产 51000kg,160 元/kg,产值 816万元,比计划增收 136 万元。

4. 3 经济效益

林下灵芝每椴当年可产鲜灵芝 0. 85kg,160 元/kg,每椴可卖 136 元,扣除成本每椴 30 元,每椴第 1 年纯收入 106 元; 5 万椴可产鲜灵芝 42500kg,纯收入 530万元; 每万椴纯收入 106 万元。而大棚灵芝每椴可产灵芝 100g,40 元/kg,灵芝孢子粉 30g,300 元/kg,每椴可卖 8. 5 元,扣除成本每椴 5 元,每椴可纯收入3. 5 元,每万椴纯收入 3. 5 万元。林下灵芝第 1 年可比大棚灵芝每万椴多收入 102. 5 万元。

5 结语

夹皮沟镇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还应当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强化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灵芝种植技术水平,才能保证灵芝产量与质量。

什么是灵芝高产栽培技术(北方地区林下仿野生灵芝高效栽培关键技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