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位于206 国道合安公路线上的桐城古镇大关,有一个以水碗命名的美食。它风味独特,工艺考究,在当地有“无水碗不成席”的说法。“1992年,我母亲创办大关餐馆,并将水碗引入正规酒店,2000年注册了‘大关水碗’商标。”张建军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他大学毕业后,跟随母亲学习水碗制作,2017年他成为“大关水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舌尖上的家乡味艺术体与碗融合(舌尖上的安徽非遗)(1)

张建军(左二)讲解水碗制作技巧。(受访者供图)

鲜美味道背后的“秘密”

大关水碗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成品鲜味扑鼻,细腻可口。如水碗“扯骨肉”“扯鸡丝”选用当地食材,且用手顺着肉的纹理撕扯成丝状。“汆肉片”选用猪后座肉切成片状且用刀背将其经络敲断等等,诸多水碗均有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原料经过取材、分档、花刀加工、调味腌制、主料炸制、辅料炒制、汁料熬制、汁料辅料淋撒、出盘造型等9 个主要工艺环节18道工艺程序制成。

张建军对记者说,水碗因水而生,独到之处也在汤水,汤菜成败全靠鲜汤提味,清汤要达到“提起来吊线线,掉下来滚蛋蛋,挂碗沾唇似水水,鲜香味醇咂嘴嘴”的标准。“大关水碗在桐城本地久传不衰。数百年间形成了一套菜品丰富、上菜顺序严格的水碗筵席。”张建军说,要一碗接一碗上菜,上菜时报菜名,水碗中放一个大汤勺大家共用,舀入各自碗中,再用自己小汤勺。筵席水碗数量,喜事用双,丧事用单。

2012 年开始,张建军先后经营多家连锁门店。他认为连锁店的成立,对大关水碗的传承与推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自2014 年起,大关水碗先后获得“安庆市十佳名菜”“省级招牌菜”等荣誉,2019 年参与“水碗专用炉”升级设计,并获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期待开拓一片新天地

张建军告诉记者,坐进大关水碗店,品尝着种类繁多的水碗,再听一曲富有历史气息的黄梅调,场景结合传统文化与美食,给人的感受不仅是酣畅淋漓的,更是立体厚重的。

对于大关水碗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建军表示将继续制定和监督落实五年非遗保护规划。同时,按照传承性与原生性的要求,总结与制定《大关水碗统一制作规范技术传承保护标准》,对各门店与学徒进行传授。

谈及未来,张建军有多规划,包括继续采取直营的多渠道拓展餐饮门店,适时在外省开设大关水碗分店,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餐饮门店经营效益,扩充传承人队伍,提升传承人收入水平,加强梯队建设,在2023 年前建立大关水碗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建设,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队伍;与桐城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沟通接触,借助桐城旅游业的发展东风,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大关水碗这一桐城特有的饮食文化等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魏鑫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