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表格(化学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

(1)看种类:若为混合物或单质则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看具体物质:一般活泼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为非电解质,酸、碱、盐等化合物为电解质,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氨气属于非电解质,一水和氨是电解质。

(3)从是否自身电离看: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解质自身发生电离,有些非电解质如NH3、CO2等,溶于水也能导电,但都不是自身电离产生的离子。

3,常见电解质的导电条件

(1)酸——水溶液中。

(2)碱、盐——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

(3)金属氧化物——熔融状态。

(4)水——液体。

4,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2)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要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表格(化学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表格(化学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表格(化学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