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已经十多岁的孩子,对于性别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家长的过界亲密反而会毁掉孩子,让孩子没办法正常生活,甚至会患上一些身体上、心理上的疾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影响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影响性(对孩子过度宠爱)

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影响性

一个已经十多岁的孩子,对于性别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家长的过界亲密反而会毁掉孩子,让孩子没办法正常生活,甚至会患上一些身体上、心理上的疾病。

01

没有边界的爱

前段时间,公司聚餐,大家都带上家属,我也带上了丈夫和大宝一起去。在吃饭的时候,同事家的父女互动却让气氛有一些尴尬。

因为凳子不够,一位爸爸就把自己已经11岁的女儿抱到腿上,小女孩很快就吃饱了,但是这位爸爸并没有放开女儿而是一直抱着。

无聊的小女孩就时不时亲一亲爸爸的脸蛋,甚至会对嘴亲,在看到这位爸爸伸出舌头添一下嘴角的时候,在场的同事都不淡定了,但是这位爸爸的表现却是很淡定。

这位爸爸的行为也引发了大家的不满,同事们都一致认为女儿已经这么大了,不应该和爸爸这般亲密无间。

但是,这位爸爸却认为同事有一些小题大做,甚至说出在家还会帮女儿洗澡,和女儿睡觉的话,把大家伙都震惊到了。

“性无知”真的是太可怕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亲密接触,会让孩子没有边界感,也会让孩子对“性”知识模糊不清。

对女儿而言

爸爸和女儿过多的亲密,会让女儿对“性教育”缺失。女儿在和爸爸的亲密相处下,不懂得“我要保护好我自己”。

也正是因此,女儿会降低自我保护、防护意识,潜意识中会认为这样的亲密接触是正确的,甚至会觉得其他人也可以与自己亲密接触。

对儿子而言

妈妈和儿子过度亲密,会让儿子认为:“我和其他女孩子发生亲密接触是不需要负责的”。儿子和妈妈的关系非常亲密,妈妈走到哪里就把儿子带到哪里,甚至妈妈洗澡的时候,也要把儿子带上。

已经十多岁了还要抱着妈妈一起睡觉,甚至会抚摸妈妈的身体,这般亲密关系就如同一对亲密的恋人容不下第三者。

而儿子也会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一个感情泛滥的人,他们对待恋爱都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渣男”。儿子不会明白自己的一些过界亲密会给女孩子们带来伤害,也会让儿子变得没有责任感。

02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不越界的爱

首先、保持身体界限

孩子在三四岁左右,就会有一定的性别意识,会明白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什么不一样,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明白:“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洗澡的时候,如果孩子还不能独立洗澡,那么女儿洗澡就让妈妈帮忙,儿子洗澡就让爸爸帮忙,帮助孩子树立身体边界感,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不要和孩子过度亲密,比如亲密,抚摸对方身体的一些敏感部位。适时让孩子远离自己的被窝。如果你家孩子已经五六岁甚至十多岁了,还要跟家长一个被窝,这对孩子对家长而言都是不利的。孩子长大了,就要学会分床睡、分房睡觉,这对于家长以及孩子而言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其次、退出孩子的生活、给他们适当的空间

在孩子出生后,家长就有了软肋,但是大部分了家长会因此而变成一个控制型家长。自己的生活中心都要围绕着孩子转悠,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全部。

上周带着大宝去和几个老同学聚餐,吃饭的时候,同学就一直问自己家的小孩想要吃什么。孩子说想要吃披萨,同学就说披萨不好吃也不卫生,然后直接给孩子点了一个煲仔饭。很多家长也如这位同学一样,什么事情都喜欢替孩子做决定,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还有一些家长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私自做主给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但是,家长有没有思考过,这些兴趣班是孩子喜欢的吗,适合孩子吗?

还有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因为玩具而发生争吵时,直接对孩子说:别抢,妈妈给你再买一个,或者急忙给孩子支招再买战胜小朋友等等。这样的做法,直接剥夺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缩手缩脚。

尧二育儿日记寄语:

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度来决定的,而是从彼此相处的舒适度来决定的。对彼此传递爱意的方法不一定是需要身体的接触,而是通过一个边界感让孩子明白“尊重”的重要性。

让孩子明白,自己和爸爸妈妈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学会保持一个独立的人格。家长也要懂得放手,学会信任孩子,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