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吐艳指什么季节(云绽霞铺锦水头)(1)

“云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桃李闹罢春风,海棠枝间新绿,红蕾深藏。细雨初晴,万点猩红出萼,于竹篱间嫣然一笑,迥出凡尘。

海棠是我国传统名花,起源却众说纷纭。一说来自海外。唐代李德裕在《花木记》中说,“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诗人李绅在《海棠》中就引用此种说法,“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但自张骞通西域以来,许多植物传入中国,却未见过有关海棠的记载。现在大多认为海棠源自中国。诗经《卫风·木瓜》一诗中所写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中的木瓜就是木瓜海棠。汉代上林苑的“林檎”、“红棠”、“柰”,都是可考的海棠的亲戚。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了“海棠四品”,即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现在人们所指的海棠多是这四种木本植物。

“海棠”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中晚期。唐以前多称海棠为“柰”,也称“野棠”“海红”。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就有“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的诗句。唐诗中也多见“野棠”诗句,如张籍的“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皮日休的“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等。

海棠人工栽培兴起于中晚唐,主要分布在四川、江浙等地,其中以蜀地海棠最为出名。唐德宗年间的宰相贾耽所著《百花谱》说“海棠盛于蜀”,并称之为“花中神仙”。唐代的海棠诗多是诗人在蜀地做官或游历时所做。女诗人薛涛幼时随父入蜀,她写的《海棠溪》一诗,开启了吟咏蜀地海棠的风潮。“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古时称染花的丝织品为缬,春日水面倒映红色海棠花影,小鱼在花影中嬉戏穿梭,小溪如同染上红色花纹的轻纱,灿如仙霞。

花开吐艳指什么季节(云绽霞铺锦水头)(2)

元·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卷》

宋代对海棠花情有独钟,宋真宗以海棠为题作《御制后苑杂花十题》,群臣奉和成风,海棠诗作大盛。但海棠在文学审美意蕴上的确立,还要从苏轼说起。

四川人苏轼在家乡时从未写过海棠。他的第一首海棠诗是被贬谪黄州后写的,诗名很长,叫《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过去人写海棠,都写其妖娆娇艳,如“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苏轼写海棠却是在满山杂花间 “幽独”,犹如“空谷”中的佳人。与海棠相比,其他花都落入俗套。“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海棠春睡的典故出自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唐明皇召见醉酒的杨贵妃,见她醉颜残妆,鬓乱钗横,笑说“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诗人这里化用此典,以杨贵妃的娇媚来展现海棠的高贵姿韵。诗人散步山中,偶遇来自故乡的花,“漏邦何处得此花,无奈好事移西蜀”“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 诗人最后将自己的怀才不遇和海棠的特点融合,得出海棠幽独高洁的品格,提升了海棠在文学中的审美意蕴。

除了意蕴的提升,苏轼还给后人提供了海棠的最佳观赏范式。“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柔和的春风拂来,氤氲的雾气中飘来幽香阵阵,当月光转廊隐去后,诗人不肯睡去,还要秉烛观花,静赏海棠之美。自苏轼后,秉烛赏海棠成为风尚。“海棠颠”陆游说“月下看酴靡,烛下看海棠”;范大成诗“烛光花影两相宜,占断风光二月时”;黄庭坚也说“烧烛海棠夜,香衣药市秋”,均可见苏轼“月下海棠”吟咏的典范作用。

花开吐艳指什么季节(云绽霞铺锦水头)(3)

宋·佚名 《海棠蛱蝶图》

这一时期以海棠为题材的花鸟画也渐渐繁盛起来。宋徽宗曾做《海棠通花凤》,并题诗“锦棠天与丽,映日特妖娆。五色绚仪凤,真堪上翠翘。”可惜画卷真迹已遗失。海棠蛱蝶图也是宋人所画。阳春三月,蝴蝶翩翩起舞,海棠在乍起的春风中花枝招展,花朵偃仰向背,叶片翻卷辗转,渲染出无形的醉人春风和隽永的春意。

花开吐艳指什么季节(云绽霞铺锦水头)(4)

南宋·马麟《秉烛夜游图》

南宋画家马麟的秉烛夜游图完美再现了苏东坡的诗句,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庑,园中海棠盛开,庭院烛光高照,白衣文人当门而坐,独自品味幽静月夜。

花开吐艳指什么季节(云绽霞铺锦水头)(5)

元·钱选《八花图卷之海棠 》

元代钱选所绘《八花图卷》中海棠为垂丝款,敷色雅正,背景中繁叶直株采用淡墨轻描,构图手法令人印象深刻,足以令其从众卉中脱颖而出。

“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各地海棠花开,多在清明前后。海棠沐雨初开,“西子织成新样锦,清晨濯出锦江霞”,最是妖娆娇艳。好花不常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暮春风起花落,叶茂枝繁,一问一答间,几多春愁,几许惆怅跃然纸上,绿肥红瘦之后,只能等明年的海棠依旧。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