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出自主张“仁义忠信”大道的儒家。

结合上句的“主忠信”,孔子的本意应该是:不要结交不忠不信,跟自己不同道的人。这跟儒家所传播的处世准则是一致的,跟孔子本人的所言所行也是一致的。就好比小时候我们要出远门,长辈也会教导我们:一定要跟做正经事的正经人做朋友!

心理学朋友之间的需要和被需要(不忠不义者不可交)(1)

有什么样的环境,圈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人都是在不断地模仿和学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建立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成就怎样的自己。小到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性格也会有深远的影响。

社会纷繁复杂,也会存在各种性格,以下几种人你遇到过吗?

喜欢幸灾乐祸

他们自我价值的定义往往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得到明确实现。

这样的人不会在自我优劣的比较中得到进步,只会在他人的失败与不幸中获得精神层面的优越感。这样的朋友未必是希望你们过得不好,只是不能比他们好,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我们获得不了来自友情的真诚相助。

负能量过多

负能量过多的人,往往也是偏感性情绪化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与情绪,还会将怒火发泄给周围的人。把自我调节,独立思考都寄托于他人。让外界为自己的情绪买单。而自己的情绪都无法处理,又怎么有能力考虑到他人的情绪呢?

只顾自己眉飞色舞的人

真正的朋友会在一起,互相倾听又互相倾诉,对方倾听你的故事,你为对方排忧解难,彼此愉悦,共同成长。

而有些朋友却在你们彼此交谈之时,有的完全只当说的人而拒绝当听的人,有的随时随地以自己的观点为主导,别人讲的时候又心不在焉。但是当他讲的时候,那完全就是眉飞色舞绘声绘色。这样的人,就算你把他当成朋友,他也未必把你当成朋友。他所关注的重心只有他自己。

语言打击嘲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友情应该建立在平等默契与相互适应的基础之上,当代社会,人们交朋友就图的是一个舒服,言语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教养与内涵,而那些经常喜欢言语嘲讽的人,往往就是打着开玩笑的幌子,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通过贬低他人,可以获得一定的优越感。教养和修养都不会太高。

心理学朋友之间的需要和被需要(不忠不义者不可交)(2)

人品和学历无关。不忠不义的朋友,不如没有朋友。好的品行,是一个人一生的护身符,在品行的修行上,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