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句式(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相信没有人不熟知这句话的。是否如黑格尔所言“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是最无知的”呢?我是“一知半解”的。“一知”是为知道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说的,出自其《杂说》四篇之一的《马说》,一般又标题为《杂说四》。“半解”呢?即在“伯乐”其人。这两天专门琢磨这篇“说”之文体的文本,明白“说”是为杂文的最早形态,将之发扬光大到现代的,当是鲁迅先生。对于“伯乐”其人,也弄了个“小明白”——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字伯乐,以善于相马著称。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马说》的这最后一节文字,不为众多“千里马”所记忆了。至少比开头段那句话难以记住,更容易忘记深而思之,此乃不能“首尾相顾”之“能力”吧?其实,这才是韩退之先生作此“杂说”的最为旨趣所在。——用而今的话说:“老韩这牢骚,发大发了!”

“策之不以其道”。意思是指不用鞭策千里马的方法鞭策千里马。可谓言之有理。但老韩您要想想,老板要是都这么做,让公司的“千里马”们都奔驰起来,这得花多少钱哪?您老人家也得替老板想想,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呀!

“食之不能尽其才”。意在养着千里马却不能尽其才华。确实,这么做有点赔本。但您老韩仍要替老板想想,公司的“千里马”们都尽其才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按倒葫芦起来瓢”怎么办?都才华扬溢了,老板的面子放在哪儿?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儿好理解,马叫唤不懂得其音义。在这个问题上,您老韩先生首先要做自我批评了,那么有学问,怎么忘了庄语的“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再者,公司“千里马”们的嘶鸣,老板哪能听不懂呢?听懂了,都予以应声,管傻小子都不容易,各个精明不是让人更费心?您要把老板累死么?还有,老板能没有自己的天地“小九九”吗?

老韩,退之先生,杂文做得好,有开创性!但是,牢骚满腹不可,这不是当干部的态度!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句式(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