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建筑工程大部分都是以框架结构为主,我们在编制某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书"或是"支模架搭设施工方案",以及"高支模架施工专项方案"时,都必须要掌握其荷载传递力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参数,如果不会计算和计算中的运用,那么,所编写出的一切都是照书复抄的。下面再来回味一下方法在哪里!

脚手架计算书

梁底支模架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如下面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

一、参数信息:

梁段信息:L1:

脚手架参数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m):0.75;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a(m):0.30;

立杆步距h(m):1.65;模板支架计算高度H(m):10.65;

梁两侧立杆间距la(m):0.70;承重架支设:无承重立杆,木方平行梁截面A;

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块自重(kN/m2):0.350;梁截面宽度B(m):0.450;

混凝土和钢筋自重(kN/m3):25.000;梁截面高度D(m):0.800;倾倒混凝土荷载(kN/m2):2.000;施工均布荷载(kN/m2):1.000;

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其他

采用的钢管类型(mm):Φ48×3.5。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二、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荷载的计算:kN;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 25.000×0.450×0.800×0.300=2.700 kN;

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 0.350×0.300×(2×0.800 0.450) =0.215 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1.000 2.000)×0.450×0.300=0.405

木方楞的传递集中力验算:

静荷载设计值 q=1.2×2.700 1.2×0.215=3.498 kN;

活荷载设计值 P=1.4×0.405=0.567 kN; P=3.498 0.567=4.065 kN。

支撑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 M=4.065×0.700/4=0.711 kN.m;

木方最大应力计算值 σ=711427.500/64000.000=11.116 N/mm2; 木方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木方最大应力计算值 11.116 N/mm2小于 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方木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4.065/2=2.033 kN;

木方受剪应力计算值 T=3×2032.65/(2×60.00×80.00)=0.635 N/mm2;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0 N/mm2;

木方受剪应力计算值 0.635 N/mm2小于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0N/mm2,满足要求!

支撑方木挠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 P = q1 q2 p1 = 3.320 kN;

木方最大挠度 Vmax=3320.250×700.003/(48×9500.00×2560000.00)=0.976 mm;

木方的挠度设计值 [V]=0.700*1000/250=2.800 mm;

木方的最大挠度 0.976 mm 小于 木方的最大允许挠度 2.800 mm,满足要求!

后续待复习待讨论!

支模架搭设主要数据(支模架搭设的计算方法)(1)

支模架搭设主要数据(支模架搭设的计算方法)(2)

支模架搭设主要数据(支模架搭设的计算方法)(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