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生就的天才,满腹锦囊妙计的刘伯温也不是天生就能洞察玄机。少年刘伯温曾经在处州石门洞潜心苦读,不负师望,其间孤影青灯,潜心苦读,那种精神是值得后人敬仰的,至今石门洞内还留有“诚意伯读书房”。

刘伯温石碑 刘伯温潜读石门洞(1)

公元1328年,刘伯温到石门洞书院读书,在此之前他已在处州府括城郡库就读四年。他的受业恩师郑复初眼见他的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十分器重,为了进一步培育这个得意门生,发掘他的潜力,就推荐他到石门书院学习。

石门书院自古就是造就英才的好地方,郑复初的想法就是将刘伯温培养成栋梁之材,所以,十分用心,他也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利用好时机,不辜负老师的殷切希望。所以,在石门洞书院读书期间,他将恩师郑复初的教诲时刻铭记在心。

刘伯温石碑 刘伯温潜读石门洞(2)

这里的生活十分艰苦。他借居寺院,孤影清灯,粗粮淡饭,聊伴群书。但他沉静如水,潜心苦读,躬身自省,不让一日懈怠。

石门洞附近的孩子们经常到洞中玩耍,嬉闹声影响了他的静读,但是,他一点也不气恼,反而将孩子们聚集到一块,为他们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们就自动散去,然后又进入读书状态。后来附近的大人们听说了他的事情,就主动约束自己家的孩子不要去洞中打扰其清读。

刘伯温石碑 刘伯温潜读石门洞(3)

刘伯温在石门洞专心攻读,还留下了一些趣味传说。其中就有“军师鱼”的传说。当时刘伯温读书时生活很简朴,家里给他的生活费用,他总是节俭使用,为了让自己能吃上一些不花钱的菜,经常到山间挖野菜吃,有时也到河边钓鱼。

刘伯温石碑 刘伯温潜读石门洞(4)

当地的河里有一种很小的鱼,因为个头很小,味道也不好,当地人不喜欢吃,以至于这类小鱼连名字都没有。可刘伯温却喜欢上了,他经常将这类不知名的小鱼当作菜肴,因为数量很多,给他省了许多饭菜钱。

后来刘伯温保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功成名就,石门的乡亲父老就将当年他食用过的那种小鱼叫做“军师鱼”,据说那种鱼也随之而名贵起来了。

刘伯温读书很认真,又能主动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他不仅能将恩师所指定的《四书》、《五经》等应试书目精读深思,谙熟于心,而且选读了天文、地理、兵法之类的多种书籍。

刘伯温石碑 刘伯温潜读石门洞(5)

从众多书籍中,他了解到了古人的智慧,懂得了男儿要做正人君子,做大丈夫,要为民请命,建功立业。从此,他便为自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至今石门洞内还留有“诚意伯读书房”。

刘伯温石门书院的潜心苦读,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他没有让父亲失望,也没有让老师失望,更没有让自己失望。他在石门洞潜心苦读了四年,四年后的乡试一举得中,为拓展自己的宏图大志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