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何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肇庆市近年来在城市更新与治理中以古端州老城区保护为核心,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端州城区进行历史文化及历史街区的保护现状

早在2014年,肇庆市就颁布了《肇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从2016年到2021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委托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做了二期肇庆市历史建筑普查和名录编制,市政府最后核定了96处历史建筑,时间跨度从清代到民国时期再到新中国时期,类型包括:民居、骑楼、公共建筑、园林小品等。

(一)政府完全出资主导的历史文化保护项目

1.肇庆府城复兴项目基本情况

肇庆府城复兴项目依托于宋城墙,现古城墙周长2801米,其内部府城总占地面积约62公顷,是肇庆市文脉、史脉、地脉的核心与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项目首期由“一城环绿,两府复兴,三街畅旺”几个部分组成,项目规划总面积约900亩。

2.城中路骑楼街

骑楼街东至正东路的阅江楼,西至城中路的宋城酒店,绵延将近2000米,民国时期是肇庆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它是肇庆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改造前的骑楼街整体形象较差,呈现出衰败寥落的景象,行走在城中路却感受不到历史文化的痕迹,骑楼街的破旧衰败反映不了其历史文化价值。

2021年,城中路骑楼街启动改造,力求恢复与重塑肇庆府城历史风貌,到了12月底,每栋骑楼都经过精心修缮,改造完成,力求恢复与重塑肇庆府城历史风貌,让旧骑楼迎来“新生”,目前骑楼街328间商铺,改造后拟全部实施统租。

肇庆整体发展规划(肇庆如何在城市更新治理中留住历史记忆)(1)

(二)由社会资本主导保护开发的历史街区项目

1.肇庆智联科创梦工场

肇庆市智联科创梦工场原来是肇庆新通电子厂的厂区,建筑物多为七八十年代的红砖旧厂房和员工宿舍,土地性质是工业用地,端州区政府引入外来企业投资进驻,将废弃的旧厂房、宿舍、道路等,重新改建、翻修再加以装饰,打造成为青年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党建基地。

肇庆整体发展规划(肇庆如何在城市更新治理中留住历史记忆)(2)

2.石牌里文创旅游区

石牌里文创旅游区项目位于肇庆市端州城区狮岗地段,星湖仙女湖景区出口处。2021年8月7日,石牌里民宿文创街区启动,项目将通过对老旧建筑进行整改活化,注入新业态,形成娱乐、民宿、餐饮一体的文旅街区,打造肇庆文旅新地标。石牌里街区采用修旧如旧、整体活化的方式,打造广府十二道文创特产街区。

肇庆整体发展规划(肇庆如何在城市更新治理中留住历史记忆)(3)

石牌里活化整改前。

肇庆整体发展规划(肇庆如何在城市更新治理中留住历史记忆)(4)

石牌里活化整改后。

二、肇庆市在城市更新改造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城区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日益边缘化,日渐萧条

如何既保护好老旧街区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也同时维护老旧街区的可持续性商业功能,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和课题。城中路的骑楼街,是历史上城区最兴旺的街道,但近十几年受到各大商圈和综合性大商场的兴起,人口和消费圈的逐渐东移,导致老城区的人流量骤减,使得老城区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日益边缘化。

一是缺乏街区原生品牌以及原生品牌得不到有效凸显。由于对“老字号”缺乏重视与保护,导致许多商铺的倒闭或迁移。二是商业业态单一、街区空间特色缺乏风格。骑楼街商业业态布局单一、功能杂乱分散,既不符合现代大型综合商场的经营模式,也无法利用好户外商业街的优势。三是周边设施不齐全,街区空间缺乏活力,周边常住居民日益减少。

(二)府城复兴项目后期的业态经营开发难以推进

府城复兴项目虽然完成了古城墙修缮保护工程(一期)(朝天门至南门段)、府城遗址公园、府前广场及周边建筑外立面整治工程、肇庆市博物馆北广场、骑楼街建筑外立面修缮等项目建设,但是古城墙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朝天门、南薰门、景星门)、古城墙修缮保护、披云楼南侧城墙保养维护工程等因受制于政策或资金短缺而未能继续进行。

在业态布局上,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府城周边缺乏停车场、完整的餐饮、文创、住宿、休闲娱乐配套设施,未能形成相关的旅游文化业态,现阶段府城文化遗址公园暂时只有周边居民饭后休闲散步的功能,难以吸引外地游客。

府城文化广场要形成业态经营的状态,需要企业的专业化能力的支持,需要企业引入和产业导入,但受疫情影响,旅游业态大受影响,府城文化广场后期经营业态一直难以推进。

(三)企业经营日益困难,影响到后续经营的持续性

在石牌里旧厂房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企业承受较高的风险。首先,资金抗风险能力差,企业面临项目资金回收困难。二是企业融资难,当前企业参与改造的项目,只有使用经营权,没有所有权,缺乏有效融资抵押物。三是政府扶持、优惠力度有限。

在智联梦工场里,经实地调研,现阶段园区内约有30余家商户在经营,大部分是餐饮、咖啡、酒吧类,在2019年疫情发生前经营初期租金收入是可以达到预期,但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商户退租,以及减优惠租,致使现年租金收入未达到预期,与预期4年回收投资成本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

由政府招商引入外来投资商经营,这是肇庆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保护老旧街区和厂房所做的一项积极探索。如果最终企业无法经营下去,因亏损而倒闭,那么这种模式就难以推广,将对端州区后续的老旧街区、厂房的保护及现有其他老街区的可持续经营造成负面冲击。

(四)城市更新中,美学元素应用不够

在城市中,城市美学是综合艺术,是自然美、技术美、社会美的统一。如何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这个是一个新的课题。而端州城区在城市更新中,包括前述的例子,美学元素应用不够,注重于修旧如旧,对于历史街区和历史旧建筑物在保留原貌的同时,如何体现历史的美术感,和整体的美学感,仍然缺乏深入比较深入的思考。

三、促进城市更新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对肇庆的“老字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肇庆的“老字号”经营范围涉及餐饮、照相、美发、旅店等服务领域,例如“巧心面店”“胜记餐馆”“松涛宾馆”“端州月饼”等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肇庆老字号的发展日渐式微。留住“老字号”,留住的是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回忆,留住的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因此有必要对“老字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更加关注老字号的新生力量——年轻消费群体,将老字号所拥有的独特技艺、服务、品质、文化情怀通过“年轻化”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坚持不变与积极求变相结合。不变的是工匠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热情周到、货真价实的服务态度,变的是创新,用创新、竞争契合社会发展,从“技术创新、制造升级、品牌建设”三大方面来内外兼修,推动品牌和产品升级。

3.对老字号进行科学管理。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成立肇庆市老字号协会,组成专家组,对肇庆市的老字号进行分类,并依照《“中华老字号”认定规定》,做好肇庆“肇庆老字号”的认定工作,同时引导条件较好的老字号积极向省和国家推荐申报“广东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

4.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企业要从年轻消费者心理和感受的角度进行产品宣传,采用开辟专栏、专访、特别报道、名家推介等形式以加强对老字号的宣传,设立老字号app、微信公众号等,提高老字号的知名度。

(二)解决府城周边公共停车场配套设施问题是府城旅游振兴的关键因素

肇庆市全力推进府城复兴建设项目,目前整个府城的轮廓已初现,后续重点是进行商业业态的开发。在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中,其中公共停车场的问题排在了首要的凸显之处,发展旅游,没有配套大型的停车场,那就是空中楼阁。因此,需要在宋城墙周边规划建设一个大型公共停车场,顺带也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的公共停车问题,这是府城旅游振兴的关键因素。

(三)以企业化为主体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减轻财政负担和压力

以往的城市开发建设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模式,现阶段,由于受整个经济环境和疫情的影响,房地产业处于一个调整大周期,而端州区的房地产项目基本已经饱和,进入到存量更新时代。同时,考虑到现阶段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对于城区的老旧街区和厂房等,应采用多方合作模式,政府提供前期规划引导和政策优惠,给予企业自主权。

(四)借鉴外地经验,城市更新中打造美学建筑群

国内部分城市的美学打造值得肇庆市借鉴,如何以美学理念为引领,让一座座历史旧建筑在改造中,不仅保留历史文化,还要融入美学体验,使得一个个历史街区和建筑都涵养着其独特气质,这是一个城市更新中面临的新课题。

结语:对城市的历史保护往往会耗资巨大,但当你站在丽谯楼楼下,抚摸着斑驳的旧城墙,脑海中浮起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丽谯楼称帝,改元永历的盛景,历史的厚重随即而来,对于留住历史与经济代价的付出比较甚至质疑就会散去。

【撰文】 王楚 常静 巫广永 邓秀云 杜琦红

【来源】肇庆市委党校2022年重点课题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