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百姓是怎么样的(官渡究竟在哪里)(1)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是一系列战斗组成的大决战。战斗的地点有多处,但最终的决战在官渡,因而史称“官渡之战”。

但这个官渡究竟是在郑州还是新乡,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史料认为是在郑州的中牟县境内,而且中牟县的官渡镇有古战场的旅游开发,很像那么一回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官渡是在新乡阳武县。

通过对郑州中牟古城的变迁、黄河故道的迁移以及史料对于官渡之战的记载等三方面进行分析,豹眼认为,官渡之战发生在新乡阳武县的概率更大,不太可能在中牟。

01

史料记载的官渡之战

要确定官渡的具体位置,离不开对官渡之战过程的解读。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挟战胜幽州公孙瓒之余威,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随后,曹操做出对抗袁绍的战略部署:

派臧霸自琅琊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以牵制袁绍,巩固右翼。

曹操率军进占冀州黎阳(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北岸),命于禁率领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驻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以阻滞袁绍大军渡河和长驱南下。

同时,曹操把主力驻扎在官渡一带构筑营垒,以阻挡袁绍正面进攻。

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曹操不可能全面防御。由于曹操防御策略与本题无关,就不多啰嗦啦,但黄河这些渡口却需要说清楚。

每一处重要渡口,起码是重要的集镇,甚至是城池。官方在这里设置管理机构,负责收缴赋税、管理治安,甚至是派兵驻守。许多地方习惯上称其为官渡,其意是官府治理的渡口,以官渡命名的地方也很多。但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前很繁华的渡口,后世可能仅仅存在一些遗迹,甚至踪迹全无。这也是后世无法考证真实历史的原因所在,官渡也就是这个情况。

建安五年(200年),衣带诏事件泄露,曹操诛杀了车骑将军、始作俑者董承等人,刘备惧怕逃亡徐州,反叛朝廷。曹操为了解除腹背受敌的困境,率领五千精骑东击刘备。刘备败逃袁绍,关羽被俘投降,刘备家眷被俘获。

200年四月,袁绍命陈琳书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并发布后,随之派遣大将颜良、郭图、淳于琼从黎阳渡过黄河,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把守的白马。曹操率领轻骑兵突袭袁军,关羽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然后曹操将百姓迁徙,沿黄河向西撤离。

袁绍派文丑与刘备率军追赶到延津南,在南阪(白马南)追上曹操。曹操不足六百骑,以计斩杀文丑,刘备败走,曹操顺利回到官渡。

这些战斗都是在黄河以南发生,是官渡之战决战的前期战斗。

这个过程,在《三国志·武帝纪》是有具体记载的。

官渡之战百姓是怎么样的(官渡究竟在哪里)(2)

袁绍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袁军抵达阳武;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

曹操与袁绍在此展开拉锯战,互有攻防,相持不下。

这里有一点是明确的,战役的地点在官渡,一定是在黄河之南。

从今天的地理地图来看,阳武是在黄河以北,而在黄河之南的是中牟县。以此来看,毫无疑问是在中牟发生的。

但从战役过程来看,就存在疑问了。这就是官渡之战,是在阳武发生还是在中牟发生的争议由来。

十月,袁绍派遣淳于琼运粮,夜宿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

曹操火烧乌巢就不必多说了,这里明确了袁军大营是在离故市、乌巢约20公里的位置。

20公里的距离就证明了官渡只能是在阳武县内,而绝不可能在今天的中牟县。

因为袁绍的粮草应在大营的后方,也就是在官渡的北、东北方向,不可能跑到官渡南或者东南方向。乌巢、故市在延津境内,离延津20公里到不了中牟,只能是在阳武。

但问题是官渡之战发生在黄河以南,而阳武却在黄河以北。

在豹眼看来,这是因为黄河故道迁徙导致的原因,而且历史上的中牟也不是今天看到的中牟的位置。

官渡之战百姓是怎么样的(官渡究竟在哪里)(3)

02

中牟古城的变迁

据《汉书·地理志》关于河南郡中牟县的记载:

"赵献侯自耿徙此。"

该史书认为:河南中牟就是赵国都城中牟。

《晋书·地理志》、《通典·州郡》、《太平寰宇记》和《舆地广记》等都沿用了这一说法。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云:

"此中牟在河北,非郑之中牟。"

他认为赵国的中牟是在黄河以北,而不是黄河以南郑州的中牟。

古中牟县虽然隶属河南郡,却在黄河以北。

中牟,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首都。历经桓子、献侯、烈侯、武公、敬侯等国君,赵国于公元前423年将都城自山西晋阳迁至河南中牟(今河南鹤壁山城区一带),后于公元前386年迁至河北邯郸。

中牟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都,是由原都城晋阳迁至,后又将都城迁到了邯郸。当时的中牟城在今天河南鹤壁山城区一带。

有史料记载,中牟约始建于春秋初期,是齐桓公所建,后为晋国所占据。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记载:

"晏子适晋,至中牟。"

是说齐国国相晏婴出使晋国,到了都城中牟。

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在鹤壁发现了一些中牟遗迹。

通过这些史料及考古,说明了一点:中牟县是在黄河以北,而不是今天看到的中牟在黄河以南。而且鹤壁是在延津、滑县北面,不可能跑到今天中牟的位置去。

有资料也介绍了中牟在历史上有古城、新城和今城之说。也就是说,今天的中牟并非是历史上中牟古城和中牟新城。

以此推断,中牟官渡是历史上中牟古城或新城的官渡,并非是今城的官渡。

这样看来,历史上记载的官渡之战,发生在中牟官渡并没有错,只不过是古中牟,而不是今天的郑州中牟。

但问题是古中牟也在黄河之北,而官渡之战却发生在黄河之南。但黄河南面的官渡隶属于黄河以北的中牟,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就如中牟在河北却隶属于河南郡一样。

但还有一种情况更为可能,那就是黄河故道的迁徙。本来官渡是在黄河以南,但由于黄河的迁徙,现在就变成了在黄河以北。

那就再看一下三国时期的黄河,曾经是在今天黄河位置的北面还是南面。

官渡之战百姓是怎么样的(官渡究竟在哪里)(4)

03

黄河故道的迁徙

按《水经注·河水》记载:

大致经今河南滑县、濮阳、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

这就是说,黄河从河南滑县向东入海。滑县就是冀州黎阳,是颜良等人渡过黄河的地方。也就是说,今天的黄河远远南移了,三国时的黄河在今天黄河的北面。

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西汉文帝到东汉初年就相继发生了四次大的改道,其中三次发生在濮阳境内。但通过一些资料来看,黄河改道一般是在濮阳以下地区,曾经几度改道经过淮河入海,这是大开脑洞的事,但在濮阳上游改道较少。

史料记载,洪水在今天的鲁西、豫东地区泛滥了近六十年,东汉明帝才在永平十二年(69年)命王景修渠筑堤,从荥阳到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形成了东汉大河,这在《水经注》、《元和郡县志》都有记载。

从黄河迁徙及治理的历史资料来看,很少见到关于郑州地区的记载,也就是说,很可能黄河并没有到此一游,隶属于郑州的中牟也就不在黄河沿岸。

还有个习惯的说法,黄河以北称之为内,黄河以南称之为外。河内郡就是黄河以北的地区,河南郡一般就是黄河以南的地区。

河内郡,为古代郡名,是汉代设立的郡置,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范围为今河南焦作、济源全境和新乡、安阳西部部分地域。

综合史料,豹眼以为,三国时期的黄河,大致流经的路线是:从武陟以南、荥阳以北流出,经过阳武、延津、滑县、濮阳,最终经过山东滨县入海。

由此豹眼认为,官渡一定是在黄河以南,属于阳武的地面上,也属于古中牟县的地盘上,但不是今天中牟县的地面。

特别是故市、乌巢在延津地面,袁绍大营离此仅有20公里,官渡不可能跑到今天中牟县的地方去。今天的延津与中牟之间隔着原阳县,这个原阳就是阳武。

秦置阳武县,在今河南原阳东南,唐移今原阳。

今天的中牟离延津大约60公里,中间隔着阳武。延津之南20公里,恰恰就在阳武的界面上。

因此,官渡之战应该是在阳武发生的,也就是在新乡,而不是今天的中牟,也就不是郑州。

今天,黄河已经大幅度南移,中牟还不在黄河岸边,三国时期的黄河远在今天之北,今中牟的官渡,离得更远,也就不太可能成为当时的官渡。如果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双方也不太可能在此进行决战。这毕竟不是打野战,找个没人的地方好下手。官渡一定是一个紧邻黄河、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而且具备基础防御设施。

但由于黄河古道的迁徙,原来的官渡很可能被淹没,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繁华和踪迹。

因此,三国官渡,不太可能跑到远离黄河的今天官渡的位置,而是在古中牟也就是今原阳的地盘上。

官渡之战百姓是怎么样的(官渡究竟在哪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