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不少人将王维和李白、杜甫这样类比: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看似王维之才总是要逊色于李、杜几分,但世人却忘了人才容易,全才难得宋代词坛有一个苏轼,书、画、诗、词、散文样样精通,号称全才;而唐代诗坛的这个摩诘居士王维,与苏轼相比,不只是多了对乐律的了解,还多了一份翩翩君子的范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王维最有名吊灯诗讲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维最有名吊灯诗讲解(王维最淘气的一次)

王维最有名吊灯诗讲解

后世不少人将王维和李白、杜甫这样类比: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看似王维之才总是要逊色于李、杜几分,但世人却忘了人才容易,全才难得。宋代词坛有一个苏轼,书、画、诗、词、散文样样精通,号称全才;而唐代诗坛的这个摩诘居士王维,与苏轼相比,不只是多了对乐律的了解,还多了一份翩翩君子的范儿。

他是诗坛画画得好的人,也是画坛诗写得最好的人,更是几千年来能将诗和画完美结合的第一人。所以本期想到用“淘气“来形容王维时,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但在这首《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里,的的确确让人找到了王摩诘可爱的一面。

这首诗写于王维早年隐居在终南山时,两人一起去寻找山中一位姓吕的隐士,到了家门口发现对方不在家,于是索性“偷偷溜进”对方家里,好好地参观了一下,并写下了此诗,流传了千年。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诗: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用轻松清丽的笔调,为我们叙述了这次寻隐士之行。诗的开篇“桃源一向绝风尘”就下笔不凡,以昔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比喻隐士居住之处,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崇拜之情。第二句“柳市南头访隐沦”点明自己此行的目的。

第三句是一个典故,三国魏时吕安和嵇康是经常往来的好友,一日吕安来找嵇康,结果嵇康不在只有他弟弟嵇喜在,于是吕安不肯入门而是在门前写了个繁体版本的“凤”字。嵇喜大喜以为对方是在夸自己,哪知道吕安这个“凤”字拆开便是“凡鸟”二字。王维在此句用这个典故,意思是对方是真隐士,而不是凡鸟自己自然不敢造次。

第四句是最有意思的一句,不敢乱在门上题字是真,可他却觉得自己进去参考一下主人家的院子也没什么不妥,毕竟君子坦荡荡。

五、六两句写隐士的居住环境,可谓美如画。诗人用屋内和屋外的对方,远处青山在屋内就可见,就如在屋里一样;东家的流水流入西家,可见这是一间傍山依水之处。这10个字以景入画,空灵绝美,堪称出神入化,一看就是王维的手笔。

最后两句再写隐士,他在这里闭门读书,就连他亲身种的松树也透着古朴之风,树的表皮像龙鳞一样。这两句是虚写,眼见隐士的居住环境,诗人便能感受到这是一位长居在此的真隐士,用龙鳞的比喻暗示对方已在此隐居许久。

与王维其它山水诗相比,这首诗笔姿灵活,虚实相间,活波不呆滞,是难得的佳作,更让我们看到了王维小淘气的一面。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