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胜利 向我开炮”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七十年。

作为朝鲜战争当中的经典战役,上甘岭战役已为数代人耳熟能详了。

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是怎么一回事?

曾经参战的志愿军,他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如果把真实的上甘岭拍下来,还有人敢当兵嘛?

这究竟会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役?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

章熙宁:甘岭整个山打平了两公尺,一棵树都没有了。

蒋锡培:有时候那也不是一发炮弹两发炮弹,那是一排子炮弹。

李亚林:炮的话我跳那个炮弹坑里面跟我人一样高。

马发泉:石头都打焦了乌焦了 。

王发祥:那个挖猫耳洞一挖基本上沾上的土都是血,那个土都是血。

来朝鲜作战的很多志愿军战士

他们从参军到作战 仅仅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期间他们只是摸了枪 打了木靶

学了几句英语和朝鲜语的“缴枪不杀”

但是当他们真实走入炮火连天的战场的时候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却丝毫没有胆怯

反而异常的勇敢和兴奋

他们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普通人变为一个战斗英雄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2)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3)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4)

记者:您当时知道杜鲁门是谁吗?

王德君:杜鲁门当时不知道,后来才知道肚皮很大,鼻子很长,是个大头子,侵略朝鲜的头目。麦克阿瑟怎么回事,我们也不懂,后来才知道麦克阿瑟是美国指挥朝鲜战争的一个将军。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新征程。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5)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6)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7)

李正夫:当时心里很激动,要离开家乡了,要去抗美援朝了,行军到鸭绿江大桥过桥的时候我们就唱歌了,唱了两首歌,一个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个歌,还有一个就是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就是离开祖国了,唱这两个歌。

王发祥:抗日战争的时候,那日本鬼子在我们丽水三年来了两次,杀了多少人,烧了多少房屋,连我自己家的父亲都是给他们弄死的。那假如说抗美援朝当时不去,美国佬的话他肯定也过来的。对吧,李承晚的话,他要是过来还有什么客气的?

王德君:领导跟我们讲是抗美援朝 我们保家卫国,为什么呢?美帝国主义要侵略朝鲜还不是目的,主要的目的还是,利用朝鲜这个跳板侵略中国。

对于这场战争,在这些老人的记忆中至今还恍如昨日。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8)

杜德奎:我们上甘岭打了40多天,不是每个人坚持了40多天,是24个小时。

程龙义:毛主席讲过,敌人靠钢铁,我们靠意志,敌人打钢壳我们打意志。

程龙义:一跨过鸭绿江听到那里边,飞机轰炸,到处飞机轰炸。

陈益中:无地可躲。他的飞机是24小时在那里盘旋,24小时在那里轰炸。

程龙义:我写信写回来我告诉父亲,这是两个世界,在我们这边这么和平安定情况下,一过江,那个就是这个飞机狂轰乱炸,机枪扫射,到处一种战争的气氛,战场的气氛。

攻打上甘岭的总策划范佛里特将军

因为他自己在进攻计划中曾经说明

拿下上甘岭只需要伤亡200人

用5天的时间就能完成这个计划

而现在已经超出了预计的时间

他只能重新部署兵力 用更强大的炮火 更密集的攻击

高地失而复得 得而复失 敌强我弱

弹药供应不上的志愿军作战该何去何从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9)

胡修道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得到这个荣誉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一共有12人,这12人中只有彭德怀、杨育才、胡修道三人生还回国,其余全部牺牲在朝鲜战场。

李福云:胡修道这个英雄叫独胆的英雄,就是说这个山头人死的很多,伤的也很多,但是他一个人把这个山头守住了。

*胡修道所在的3号阵地受到了美军炮火和地面部队的猛攻,他们班除了胡修道和班长全部牺牲,班长也是身负重伤。胡修道一个人坚守了阵地一整天,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0)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军事研究员 许述:

美军刚开始攻到山头,胡修道就剩一个人他居然还能守住,不可能的事情这是,胡修道他打退了41次进攻,在军事意义上来说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为什么能打退,他应该感谢炮兵,如果没有炮兵,他肯定是也不会为活着的英雄。

*作为一名新兵,胡修道还是第一次和敌人面对面的真枪实弹,他借助于上甘岭高地的俯视角度观察,到处都是不断冲上来的联合国军。正是后面志愿军炮阵地上不断支援的炮火才给了他战斗的信心,他自己在阵地里不断的变换着位置,投出了数百颗手雷和爆破筒。

李伍昌:他下来立了一等功,朝鲜英雄,这些部队呢损失大,我们这些不是在机关里头,师的机关里头,或者在团的机关里头,这个伤亡小的多了,但是少的多也比过去打国民党伤亡多,因为国民党他没有那么多的飞机,没有那么多的炮,你说毛泽东的儿子不是敌人的飞机炸的么。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一个多月后

毛泽东才知道自己已经和儿子阴阳相隔了

1951年1月2号,周恩来将电报送给毛泽东

1951年3月,与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

毛泽东说 ,“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

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

但是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

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

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

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

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关于毛岸英的遗体如何处理问题

毛泽东也是亲自批示

岸英葬于朝鲜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1)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2)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3)

杜小平:我父亲跟我讲过,说那个当时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说得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因为毛岸英同志和另外一个参谋,他们在木质的房间里面,还在查阅有关资料,没想到美国飞机这个炸弹,会扔得这么准,扔到洞口,把整个的办公室都掀翻了,当时就一片火海,我估计当时他也就遇难了,当时就牺牲了,情况就是这样。

毛主席的不少亲人,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牺牲了好几位,毛岸英牺牲了,对毛主席的感情上打击是非常大的,这个作为任何一个人,都会体察到一个做父亲的人,一个人的心情,我想这个都是人之常情。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4)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5)

毛岸英的遇难,说明了一个事实,作为志愿军最高级别的指挥中心,都会被美军的飞机炮火轰炸,可见当时朝鲜战场的情况多么恶劣。所以上甘岭战役的炮兵部队及时到位,奠定了坚守和反击的基础,虽然我们在火炮数量上只是美军的三分之一,但对抗性已经明显提升,一时间,狭小的上甘岭地区火炮云集,一场炮火密度堪称世界之最的著名战役,在萧瑟的秋风中拉开帷幕。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6)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7)

在美国

朝鲜战争又被称为是“被遗忘的战争”

没有二战的凯旋荣光也没有越战的政治影响

课本上对此提及也比较少

甚至纪念日都经常被忽略

一方面美国人疑惑

在二战当中叱诧风云的美军

为什么能征服强大的德国和日本

却征服不了这小小的朝鲜

另一方面

美国人对朝鲜充满了陌生

很多美国军人在出征之前甚至根本不知道朝鲜在哪里

这实在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凤凰大视野

《向死而生 -- 上甘岭战役亲历》

为了胜利我必须战斗到最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18)

编辑:苏珍妮、Ky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