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1)

01

3月10号,也就是明天,大鹏的新片《保你平安》上映。但把时光倒回往昔,原名董成鹏的大鹏,并不想做导演。他想成为第二个黄家驹。

大鹏出生在东北集安,母亲是一名评剧演员。儿时他在戏院里,常看到母亲唱《白蛇传》。从此心里种上登台的梦。上学期间,大鹏学习成绩突出,文艺上也没少掺和。学校的文艺活动,他最积极。

读初中时,大鹏就尝试写歌,心心念念要出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他有个表叔在农大读书,有一台录音机。他写了十几首歌,攒起来,钻进厕所录了整整一个下午,把录好的磁带放在学校门口卖,一盘也没卖出去。

大鹏13岁开始学吉他,启蒙歌手是老狼。后来偶然买到一盘黄家驹,视为偶像,从此一心搞摇滚。他听唐朝、魔岩三杰,高中时就组建了乐队,叫“及格乐队”。2003年上大学时,他还拿了个吉林十大创作歌手。

大鹏成绩好,只能听家里人的劝,先考上吉林建筑大学。读书之余,还是想唱歌,想成名成腕儿,组了个乐队,频繁参加各种小演出,以摇滚人自居。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2)

大鹏新片,10号上映

成为歌手的梦,从没在大鹏内心熄灭。读高中时,他拉着学长搞过一个200人的演唱会,学beyond那样自己设计门票和海报。等到读大学了,有一次,听说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雪村要来学校,在一个楼下等着雪村,献上作品。雪村听了说,你这玩意儿,我根本唱不了。

大四下半年,很多企业向大鹏抛出橄榄枝。大鹏居然全部拒绝,因为一家唱片公司说要包装他,他还跟家里人借钱,凑了3.8万的包装费。大鹏很傻很天真,乖乖地等音讯。等了半天,人家没回。为了赚生活费,他只好先去天津一家小公司上班,工作内容是盯着煤炭装上轮船。

盯了一些日子,他的皮肤变黑,嗓子变沙。大鹏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把吉他卖了,换了一笔钱,直奔北京。等他找到当初那个唱片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没错,对方是个大骗子,骗光了他的梦想启动基金。

上面所有这些故事,后来,大鹏都拍进了《缝纫机乐队》。

而大鹏的新人生,正是从北漂开始的。

02

2004年,大鹏来到北京这个“随时可以吃了自己”的城市,继续追寻他的音乐梦想。他先去酒吧应聘歌手,人家一看他形象,直说你别来了。无奈之下,他又去应聘音乐电台的主持人,却因证件不足被赶出了队伍。

无奈之下,大鹏开始在网上找工作,至少先找到一个饭碗吧。恰好搜狐音乐频道招人。他跑过去,当了个临时工,一个音乐板块的网络编辑。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种报纸上的新闻粘贴、复制到网上,然后写点乐评。

活是个不起眼的活儿,但大鹏干得很认真。他的领导很赏识他,还告诉他,我来北京的时候,也想当歌手,这种人,北京少说有十万,你踏实干,比啥都强。这句话,大鹏最后听了进去。在搜狐一待就是十年。

这十年,他也正好赶上了互联网的风口。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3)

曾经的大鹏

在搜狐稳定后,大鹏租了个很破的房子,开始奋斗。他的勤奋、机敏,给他带来了机会。从一个最底层的编辑,他开始可以采访明星,可以去红毯、春晚跟拍。当时搜狐有个《明星聊天室》,一个拉明星来做宣传的节目。有一天上司身体不舒服,大鹏顶上了。原以为这是一个高光时刻,没想到,见了明星的大鹏念了几个网友问题,就卡在那儿,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

那期节目,现场氛围极其尴尬。主编和同事看着大鹏的窘态,乐得不行。

大鹏以为自己完蛋了。结果主编说,你这个囧样还挺有意思,以后你也来主持吧。

彼时,网络主持地位还很低,很多明星根本不把网站的采访当回事。大鹏没少遇到让自己的生气的境况。但为了工作,他都忍了。

大鹏表面上不说,但内心深处,从来都是个较劲的人。他心想,你们瞧不起我,那我就把它做成一档流量最大的节目,看你们来不来。

他开始研究怎么把节目做好,从素材、剪辑上下功夫,拼命改进节目质量。当时北京文艺台有个女导演被请到搜狐来做质量把关,看了大鹏的节目说,这种节目水平,在广播学院食堂卖盒饭都不够,赶紧换人吧!大鹏憋着劲儿,想了各种招给节目增加粘性,激活网络话题。他设计了以前没有的环节,点击量哗哗上涨。这时,女导演才对他说,别人不行,就是你了。

那一天,大鹏喝了个烂醉,拉着摄像的手说:

“我要捧红我自己,以后谁也别想换掉我!”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4)

主持人大鹏

没几年,大鹏就拥有了一档属于自己的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七年里,他几乎是单打独斗,把这档节目做到了互联网的一枝独秀。

曾经的音乐梦,早就被遗落了。

可是那种站在舞台上,被人关注,受到大家喜欢的梦,还在。

那个想变成一个红人的梦,还在。

当时大鹏还不知道,老天爷给他准备了一个多么大的惊喜蛋糕。

03

2010年前后,国产网剧的水平都还很低,有些就是一些恶搞段子拼凑,不成系统。那几年,一部叫《炸弹女》的国外短剧通过互联网传到这里,把广大网民们看得贼开心,还给它翻译了一个名字叫《屌丝女士》。

大鹏也是《屌丝女工》的观众。做了几年《大鹏嘚吧嘚》之后,他上表演课、学习话剧、主持,对做节目的流程烂熟于心。大鹏心说,这种短剧形式,我也可以搞啊,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有我自己就行。

他向搜狐老板张朝阳申请多次,终于说服公司,争取到了一小笔启动资金,自己拉了个班子开始拍摄。短剧名,就叫《屌丝男士》。

为了《屌丝男士》,大鹏可以说拼尽了全力。从写剧本,到演,到剪辑,全都是他一个人盯着做。关键是,这部剧需要你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段子和故事,每天绞尽脑汁去创作。一旦写不出,它就会断更。

短剧上线后,异常火爆。大鹏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受欢迎。当时剧组资金,少得可怜。大鹏想了办法,就是去“蹭明星”,以此来制造流量。《甄嬛传》火的时候,他靠着朋友关系,拉着孙俪来客串。《步步惊心》大火时,他去给吴奇隆做访谈,趁机拉他拍了“白发魔女”的桥段……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5)

《屌丝男士》

那时期,不知多少人等着《屌丝男士》更新。慢慢地,大鹏感觉到自己火了。

“屌丝男士”这个形象,成了他为人熟知的标签。

很快,老天爷就又推了他一把。一年后,随着《屌丝男士》热度飙升,新丽传媒找到大鹏,希望拍一个《屌丝男士》的大电影。当时大鹏手上一个成熟的故事还没有。对方觉得他肯定行。大鹏想了想,说:

“那能不能由我来做导演?”

项目确定下来后,业内人听了,均不看好。为什么?其一,一个网络段子短剧,变成一部电影,剧本设定首先就不丰满,故事性不足。其二,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网剧导演,能在大银幕上拍出个什么玩意儿?

事实证明,那些人小看了大鹏。

大鹏并没有套用《屌丝男士》的模版,而是用它的形式,讲了个“超级英雄”的故事。故事的起点,来自每个男孩心中的那点幻想。写好剧本后,当初做采访积攒下来的人脉,起到了作用。柳岩、吴君如、袁姗姗、小岳岳等三十多个明星全都答应来捧场。去香港找吴君如时,他甚至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周星驰。周星驰筹备《美人鱼》,知道大鹏搞笑,邀请他来参演。

但为了《煎饼侠》,大鹏选择了拒绝。

演员邀请搞定了,大鹏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钱。许多投资人不看好,项目启动时,手上资金并不多。为此,大鹏又开始“蹭”。

电影里,婚礼的戏是借用制片人好友的婚礼现场,袁姗姗出厂时的背景,用的是徐浩峰导演《师父》的一帮群演……电影拍了60天,有52天都是大夜戏。为在有限的资源里变得更完美,大鹏连续十几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就是这部上映之初谁也不看好的电影,最后票房,突破了10亿。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6)

04

在一篇自述文里,大鹏说,《煎饼侠》突破10亿票房时,他并没有沉浸在胜利中不可自拔。因为那是他第一部电影,他刚刚做导演。他想是,这才刚开始,我以后还要拍很多作品,还要高歌猛进。

大鹏怎么也没想到,此后五年,他再也遇不到一部破十亿的电影,再也不像当时那样,被无数的媒体关注,被投资人追着来谈剧本。

挫败,是从《缝纫机乐队》开始的。

《煎饼侠》成功后,大鹏并没有着急推出新片。他跟一群更成熟的导演、演员合作,演了《我不是潘金莲》《父子雄兵》,跟冯小刚学习,跟范伟取经,希望自己的导演技巧更纯熟,表演更上一个台阶。

直到2015年,他和徐峥、管虎、李玉等导演被广电总局送到好莱坞去学习。在一个录影棚里,他看到一部正在制作的黑人音乐电影,脑子里嗡的一下,前半生的很多梦想,瞬间又回来了。回国后,大鹏开始酝酿《缝纫机乐队》,故事的原型就是自己的青春时代,激情四溢的摇滚梦。

这一次,大鹏希望突破“屌丝男士”的身份,讲述一个真诚的追寻故事。

为了这部摇滚电影,大鹏找到许多摇滚老前辈。什么黑豹、痛仰、beyond都来了。大鹏拍得非常卖力,为了电影效果,建了一个22米高的大吉他。

他把自己少年时代对音乐的热爱,全都注入到了这部电影里。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7)

大鹏的《缝纫机乐队》

观感上,《缝纫机乐队》显然比《煎饼侠》好很多。故事更连贯,情感更浓密,是一个人真诚的生命体验的总结。想必大鹏也这么觉得。但他没想到,电影上映后,排片一直上不去,最低的时候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网上还出现了一种声音,觉得大鹏的电影,没必要看,一个拍《煎饼侠》这种“烂俗片”的导演,有什么好期待的?

那些日子,大鹏看到了一种无比分裂的景况:

那些看了电影的人,觉得这是一部真诚的作品,不再是以往嘻嘻哈哈的大鹏。可很多讨厌《煎》的黑粉,一些连电影都没看的人,跑去豆瓣给《缝》打一星。

无奈之中,大鹏应宣发人员的要求,向广大网友说抱歉,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觉得《煎饼侠》太俗气,错过了这部用真心拍的追梦片。

那是大鹏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很快,当初那些求着他的投资人,不再来了,很多他想拍的题材,也会被公司劝说,问要不要拍个更稳更赚钱的。

甚至有人问,要不要再拍个《煎饼侠2》?

可大鹏心里想的是,我不想永远被贴上“屌丝男士”这个标签,也不想永远被贴上“段子喜剧”这个标签,我还有很多面,想展现给观众们看。

实际上,在拍《缝纫机乐队》时,大鹏就已经那么做了。22米大吉他建造,需要花5个月。那5个月,他去拍了另外一部短片。

也就是日后拿了金马奖的《吉祥如意》。

05

2016年,大鹏在横店拍袁和平的《奇门遁甲》。期间,他看到一部文艺片被疯狂讨论。豆瓣上评分很高,一片赞誉。拍完戏回去,大鹏很认真地看完了。他还想到一个问题,观众喜欢对一个导演,产生一个固定印象。

尤其很多人看片前,会去豆瓣做功课,对一个导演和他的作品,有个提前认知。大鹏觉得,长期以来,太多人觉得自己是个“网络梗导演”。可实际上,那只是他的一部分。私下里,大鹏严肃、深情,一点也不乱开玩笑。

他觉得大家并不了解真实的自己。他决定拍一部纪录片。

这部片子本来叫《姥姥》,是大鹏带着摄制组回老家,准备拍那一年姥姥过春节的样子。他还请了个女演员,让她演女版的自己。除了这个女演员,其他人都是怎么生活怎么拍,没有剧本。女演员即兴即可。可谁也没想到,片子还没正式开拍,姥姥摔了一跤,没多久就去世了。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8)

戏剧性的是,姥姥去世后,三舅成了一个问题。三舅本是当地油田保卫科科长,不幸患病,烧坏了脑子。离婚了,老婆带着女儿走了。姥姥一直照顾他。姥姥去世,接下来三舅该怎么办,成了一大家子春节议事的重点。大鹏干脆让女演员演三舅的女儿,继续了这场不知道算不算纪录片的纪录片。

三舅名叫王吉祥,这部片子,最后改名《吉祥》。

不过刚拍完时,大鹏不知道怎么处理素材,放在那里没动。直到一年后,才含泪把自己家里的故事剪出来。送到各个电影节参展,人家说不上这是什么,纪录片吧,有人演出,剧情片吧,它又是个纪录片手法。

最后,金马奖让他入围,还给它发了个奖。

随后,大鹏又把另一组拍他拍这片子的素材剪出来,凑了个下半部。两部分加起来,变成了一部实验性极强的《吉祥如意》。

很多人都是含泪看完这部电影的,因为它太中国太民间了,是每个中国老百姓家里都可能遇到的那些情况。拍《四个春天》这部知名纪录片的导演陆庆屹看了《吉祥如意》,说我真没想到,你竟是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

观众都以为他搞笑,讲段子,喜欢玩烂梗,洒狗血。

可实际上,他严肃、深情,思考很多重要的人生问题。《屌丝男士》只是命运把他推到了那里,那并不是全部的他。

关于电影,他还有很多话题、很多题材,在努力开拓。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9)

片子拿了金马奖

06

大鹏自认为不是个天赋选手,甚至觉得自己很普通。

所以一路走来,他都无比努力,一步步认真突破自己。

《煎饼侠》火了,他不着急捞钱,接了个《父子雄兵》,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被剧本打动了,想去磨砺一下自己的演技。拍《奇门遁甲》,他明明有恐高症,要从十几米的地方往下跳。剧组说给他替身,最终被他拒绝。后来记者说,说不定替身比你自己完成得更好呢。大鹏说,是的,也许:

“但这就是我做事的方式。我一定要自己去过这一关。”

一方面觉得自己并非天赋过人,另一方面,大鹏又很想证明自己。

《缝纫机乐队》挫败后,大鹏反省了自己很多。后来他觉得,自己太在意外界的看法了,太想证明自己是什么了。这样反而不好。他需要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创作这件事上来,关注其本身。至于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

那时,大鹏经常翻看自己的作品,从2007年的网络节目,到《煎饼侠》再到《缝纫机乐队》再到《吉祥如意》,他发现自己一直有进步。他告诉自己,别的不要多想,争取每一次,都能让自己的创作,上一个台阶。

不久,他接了申奥导演的《受益人》。这是宁浩“坏猴子工作室”出品的,聚焦一个骗保故事。和《我不是药神》一样,充满现实意义。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10)

为了片子,申奥曾做了大量的采访,从警察那里打听了很多动人的细节。他想通过一个黑色幽默,来关注这个现实点。大鹏接到本子时,本来不那么自信。可后来,他化好妆,学重庆话,走在街头,扎进人群,发现没人认出自己,他知道自己找到了那条脉,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从一开始的网络段子,到《煎饼侠》里大男孩的梦想,再到《缝纫机乐队》重现自己的追梦心。这整个阶段,大鹏的创作,是一个从浮夸到真诚的聚焦过程。他撇弃了最早那种散碎的、拼凑的讲述,开始从一个网片导演,进化成了一个真正的电影导演。这是他蜕变的第一步。

从《吉祥如意》开始,大鹏把镜头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空间,是关于中国家庭,关于生命,关于某种中国人共同的情感。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私人的情感,不单是自恋的生命体验。这是蜕变的第二步。

而到参演《受益人》,大鹏的视点,变得更广,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其中的人性和哀愁,一个体系的白与黑。显然,这是创作者脱离了个人的情怀、趣味,走向真正成熟的过程。是更大的蜕变。

这一次,大鹏沿着这条路,又往前迈了一步。

3月10号的《保你平安》,聚焦的话题,更现实,更具有普遍性:

那就是谣言和网络暴力。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11)

电影《保你平安》剧照

07

看了《保你平安》的预告片和先行片,大概能猜出这是个什么故事。

片中,大鹏饰演的魏平安,卖了墓地给宋茜饰演的韩露。结果,韩露被人抹黑造谣,被外界污名,最终导致要被“强拆”迁坟。魏平安本是个普通生意人,但作为韩露最后的托付对象,良知让他无法坐视不理。

他开始了一段“千里辟谣之路”,奔走各地,寻访一个又一个谣言的流传点,试图还韩露以清白。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本人也被网上的谣言给污名,遭遇了重重网暴……不过既然是喜剧片,想必最后的结局是大欢喜,魏平安终究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治愈每一个观众的心。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12)

3月10号,爆笑上映

看得出来,《保你平安》是一部现实向的喜剧。在喜剧之外,讨论着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恶劣处境。谣言、网暴题材的电影,之前大火的不是没有。陈凯歌的《搜索》,丹麦的《狩猎》,讲的都是一个人被传谣言后,陷入了孤独无助的境地。基本上这类电影,基调都很沉重,看了令人久久喘不上气。

而《保你平安》呢,翻开阵容表,名字都是乔杉、杨迪、贾冰、李雪琴、王迅、马丽这样的豪华喜剧阵容。用一个喜剧的、黑色幽默的手法,去讲述一个严肃、现实的题材,这里面的反差和创新,是一种挑战。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13)

这喜剧阵容,无敌了

看预告片时,你可以分明感受到电影戏谑的台词,洞悉其中嘲笑现实的意味,对被造谣者的同情和造谣者的理直气壮,对这其中的荒诞感,给足了一种尖锐的抨击。预告片里,那些轻信谣言的人,都是毫不顾忌受害者的感受,肆意传播着负面消息,他们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在伤害他人。

只有大鹏饰演的魏平安,他身上有一种执拗。或许是因为做人的良知,或许是因为被韩露感动,他一头扎进了事件的漩涡,哪怕自己也被谣言中伤,还是头也不回地要调查,以还韩露清白。这一路上,他和马丽、杨迪、贾冰、尹正这些传播谣言者之间的碰撞,想必很有意思。

让一个死去的人恢复清白,让所有轻信谣言的人能够扭转态度,不知道魏平安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做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成这个目的。

这其中的玄妙,要等电影上映了才知道。

姜涛说大鹏完整(只会用烂梗搞笑)(14)

期待李雪琴

这个主线制造的喜剧效果,在去年海南电影节上已经得到了肯定。作为电影节的看幕电影,很多人看了,表示又好笑、又荒诞,在笑完之后,又有一种满足的温暖。就像片中大鹏强调的那句话,人间自有真情在。

大鹏想让人们相信,在无端的恶意伤害到你时,也一定有人愿意帮你。

前不久,大鹏带着团队路演。与观众现场交流时,有人问,当你用真情对待这个世界却遭到的是伤害,这种坚持还值得吗?大鹏说:

“魏平安这个人,只要天上有郎朗太阳,眼前有吃有喝,就能光明正大地挺胸往前走。值不值得是自己的选择,重要是活得问心无愧。”

大鹏要在电影里传播的,正是这种“良知的呼唤”。

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影在北京高校点映,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现场笑声不断,看到最后,大家又很动容。地方观众欢迎、高校学子喜欢、资深影迷欣赏、业内人士背书,看来《保你平安》,会成为3月最值得去看的电影之一。

早在演《受益人》时,大鹏就说过:

“我不是中国电影里最受瞩目的那个人。但我争取每次出现,都让人们惊喜。”

相信这一次,他也能惊艳众人。

「全文完,下次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