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些躺平的“广州塔”照片在网络流传,并引起了人们热议。

很多人看了后,第一印象是:

广州塔累了?躺平了?更难听的说法就是:

广州塔“倒”了。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

黄石广州路景观天桥

1

被放倒的“广州塔”

原来照片视频里躺平了的“广州塔”,是湖北黄石建在“广州路”上的一座人行天桥。

(拍摄:网友hukang-1688)

以下视频来源于黄石广播电视台,

1月7日亮灯后,黄石本地媒体纷纷报导,并把广州路跨线景观桥,称作横卧的“广州版小蛮腰。”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2)

光黄石广播电视台这篇文章,点击就高达2.3万,我想,其中有不少是广州的网友贡献的吧。

但很多广州网友看了,感觉并不舒服:

除开设计缺乏创意,有照搬套用的嫌疑;最关键还是“躺平了”、“放倒了”,这个姿势不好。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3)

留言截图来自羊城晚报

在羊城晚报的留言栏里,我看高赞评论是一边倒地表达着不开心。

当然也不排除外地的评论里,有一些杂音: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4)

有人说,不舒服那是因为广州人们讲意头,在广东,除开“福”字可以倒过来,其他的都不能倒着。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5)

躺平的“广州塔”创意本身就不好,更何况人行天桥,是千人踩,万人踏。

1月11日下午,黄石主管部门负责人做了解释:

“设计方案名称是“时空隧道”,之所以采用钢网结构,才契合黄石由“十里钢城、百里矿山”,向生态园林城市转型的寓意。”

“景观桥外形与广州塔有点相似,但设计、结构均不同,不存在抄袭。”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6)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7)

2

让“广州塔”躺平,

缺乏文化尊重

看完这个答复后,有些观点不吐不快:

01 建筑外观无专利但享著作权

诚然,正如黄石当地工作人员所说,根据我国现行规定,建筑物外观,不受专利法保护。

但从“著作权”法来看,却是受著作权保护的。

《著作权法》第三条第(四)项规定:美术、摄影作品(享有版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七)项将美术作品解释为: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据业内人士说,广州塔方面曾申请过建筑设计外观知识产权保护,但黄石天桥相关设计团队,从未联系接触过。

当然, 在这类判决上,法官享有很大自由裁量权,你可以说我“躺着”的,不是直接复制,不侵权。

但就算不侵权,广州塔作为全国知名的建筑,更是广州的象征与地标,对其过分刻意的模仿,也会让人产生浓浓的山寨和碰瓷感,不但毫无新意,而且没有灵魂。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8)

02 让“广州塔”躺平,缺乏文化尊重

除开外形酷似,人行天桥的另一大争议点,是建在黄石“广州路”上。

黄石广州路,位于下陆区,长3.5千米,是一条重要的主干道。

诚然,我们怀着“不以恶意揣测人”的态度,人行天桥设计团队的初衷,可能受路名启发,大概是想要表达“广州路上广州桥”,有文化延伸的用意。

或许,初衷是好的,但不注意方式,就让文化延伸变味了。

广州人们没那么小气,或不计较山寨模仿,但让“广州塔”躺平,让人一看到就产生“广州塔倒了”的联想,这就让人难以接受。

往深层里讲,是缺乏文化尊重。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9)

正如网友们所说,黄鹤楼是湖北的象征,如果你修一个类似黄鹤楼的仿古公厕,你可能会觉得:

这公厕很美,也很好的呀。

但会让荆楚人们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你有恶意?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0)

黄鹤楼SU模型

其实不单广州人会在乎意头,连大学教学问都是这样。建筑设计讲究“向上”、“上善”,建筑风水学,在大学里,可是一门功课。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1)

3

让“广州塔”躺平,

不过是东施效颦

一个优秀的建筑物,是擅长把美感与功能结合。

阿里巴巴华南运营总部,今年之所以被评为十大最丑建筑物,理由是做了太多毫无逻辑的体量切削。

黄石广州路景观桥,让“广州塔躺平”,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学到“广州塔”的精髓,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广州塔的“双曲面”铁塔设计,最早思路是1915年荷兰工程师Iterson设计的双曲面冷却塔,目的是同样淋水面积下,进风口面积可以更大,所以曲面是内弯的(负高斯曲率)。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2)

双曲面设计的冷却塔

广州塔设计成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在腰部收缩变细,是因为广州塔是高耸结构,其主要敌人是风和地震,在风荷载下的顶点位移和舒适度,是最重要的控制指标。

塔身大量网状的漏风空洞,椭圆形细腰,可减小塔身的笨重感,削弱风和地震的作用。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3)

广州塔的竖向承重,是其混凝土内筒;而钢结构外筒,主要承担横向水平作用(地震 风)。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4)

广州的另外一处规划建筑物:番禺气象塔,形似小蛮腰,同为高耸建筑,可认为是学到了广州塔的神韵,有异曲同工之妙。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5)

番禺气象塔效果图

人行天桥这么学,就是东施效颦了。人行天桥的主要荷载,是桥梁自重和过往行人车辆的活荷载,风和地震不是主控作用。

从黄石广州路景观桥的结构可看出:实际受力的是混凝土桥架和桥墩,而外面这个钢网格,从受力上是累赘负担。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6)

网状钢结构外罩,既不能遮风挡雨,还影响往外的视野和通透感。

夜晚灯光闪烁,更妨碍桥下来往车辆的驾驶员查看路况,影响交通安全。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7)

可这桥,工程造价花了近2000万,就为了一个标志模仿,真有这个必要吗?

反而我看原来的一版方案,穿山甲似的造型,和对面葱翠山坡遥相呼应,引绿入城,比起现在这个方案,有新意和和谐得多。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8)

原广州路景观桥效果图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19)

原广州路景观桥效果图

好好的一处民生工程,最后演变成了文化“碰瓷”,设计师可能不缺专业知识,但人文素养,真得很需要加强。

这样被放倒了的“广州塔”,你能接受吗?

广州塔如何上去(广州塔不接受躺平)(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