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张档案
编辑|小张档案
前言
与古埃及和希腊等国家相比,古印度文明中城市中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 5000 年前。
几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心——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等——声称是人类历史上所有文明的摇篮。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聚居地之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也有它的底牌。安德鲁·劳勒将古印度文明视为 5000 年前人类第一次与全球化调情期间“最具侵略性的参与者”之一。
哈拉帕这一文明的遗址被发现的时候,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一个无趣的考古遗址。但在过去几年中,印度河的挖掘和考古工作开始重视起来,并且在全世界获得了关注。
本文将从哈拉帕遗址的发现,通过研究其文明的起源、居民生存状态和习惯、以及哈拉帕这一文明的崩溃,来谈一谈古印度文明是如何生存了5000多年。
哈拉帕古印度文明的发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个古老文明,其基础可以追溯到 5000-8000 年前,以位于旁遮普邦拉维河岸的同名城市命名为“哈拉帕”。
亚历山大·坎宁安于1853年发现的公牛印章和六个字母,是青铜时代哈拉帕与现代考古学的首次互动。
同时,1921年在哈拉帕的大亚萨恩和信德省摩亨朱—达罗(巴基斯坦城市) 的巴纳吉进行的发掘,并了解了“该遗址的潜力”。
1931 年马歇尔、1938 年麦觊、1940 年瓦特斯和1946年惠勒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
迄今为止,专家们已经确定了大约 2800 个遗址,将哈拉帕的发展分为早期、成熟和晚期三个阶段。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考古学家在 1947 年两国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后挖掘了连接遗址。
印度河文化发现于独立前的印度西北部、信德省和旁遮普邦;成熟的哈拉潘中心地带拥有整个印度河谷发展的基础。
那么古印度文明到底有多古老?
最近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印度河流域的拉基加里遗址发现了技术相对先进的文物,这证明古印度文明可能早在8000 年前就开始了。
一位印度河研究人员承认,多年来,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之间的冲突,加上无知的农民和当地人,以及由于信息发布延迟等因素,印度河遗迹及其后继文化一直被忽视。
抛去知识层面的不足不谈,考古学家正在拼凑和了解有关印度河的新事物。
迄今为止,关于印度河的所有发现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行:印度河谷由多达两万至四万人的人类住区组成。它在技术、城市规划、农业和动物驯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它在工艺美术、贸易和商业、宗教习俗、文字、度量衡、陶器、印章、石制品、印章和小雕像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文化进步。
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先进的经济、行政和社会制度。
梧桐生活出乎意料的是,印度河不仅仅是另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类住区的无聊历史证据。
考古发掘证实了这一观点,证明印度人生活在社会等级分明的封闭式社区中。
例如,罗米拉·塔帕尔写道,城市化的印度河居民,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发明和先进的经济体系,明显歧视居住在印度河社会郊区的以农业为基础的部落。
印度社会特有的这种历史形式的歧视也催生了今天仍然盛行的瓦尔纳(种姓)制度。
印度河城市对排水系统、房屋建筑和街道建设进行了详尽的规划。
当时的社会制度反映在城市的建筑中。印度河定居点的精英拥有更高的地位。他们可以使用水井并住在更大的房子里。
处于社会阶梯顶端的人也享有物质财富,例如拥有高品质的工艺品。
一个智力和技术发达的社会的其他特征是定义明确的葬礼。在这里,印度人的葬礼规格有着十分明晰的规定。印度河人还拥有强大的贸易网络,范围广泛,从中亚到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的生活似乎更轻松,而不是更简单,因为当时的人们不得不在没有我们今天享受的奢侈品帮助的情况下经受住气候和其他严酷的现实。
山体滑坡和地质灾害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灾难性景观经常充满特大地震、山体滑坡和暴风雨天气。
上游印度河流域比正常高出 3500 米,非常不适合永久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人类活动,包括古代文化和贸易路线,都在这些荒凉的条件下建立了基础。
山峰上霜冻寒冷,下部地区多雨,为农业区提供了干旱的气候特征,也是广泛挖掘地质和考古发现的场所。
片刻之间,一场有影响的雪崩可以将数英亩的生命和土地变成废墟。然而,山体滑坡的另一面是丰富的沉积物沉积在山上,而不是进入基岩。
此外,居住在这些土地上的人类祖先已经建立了装备精良的地质灾害和灾害管理系统。几个世纪以来,稀疏的村庄和欠发达的城镇已经变成了更稳定、运作更好的城市中心。
梧桐树对各种文化的影响
早期的调查结果针对的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当代文化和后继文化之间不存在“城市生活的物质结构”交换的说法。
在印度考古调查局将其挖掘工作转移到新独立的印度西部地区后,新的结果浮出水面。
印度河文化元素的扩散发生在恒河和德干走廊之间,而阿拉瓦利—巴纳斯—马尔瓦地带连接着这两者。
当代阿哈尔文化的演变与哈拉帕早期阶段一样古老,尽管它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情况下演变成了它的形式。
除此以外,还有文化的互动和传播,文化的共存为物质和社会经济实践的交流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驳斥了哈拉潘对铜石器时代以及恒河平原沿岸繁荣的后续文化影响的说法. 与彩绘灰色和北方黑波兰器皿相关的恒河文化构成了恒河文化的主体。
自给农业实践的发展被认为是独立的。以马为中心、以铁为基础的平原文化也没有从成熟的哈拉帕定居点获得其基本特征——包括度量衡、工具、陶器等。
两种文化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字,3 世纪的布拉米文字是从左到右书写的,这与哈拉帕的书写方向相反。然而,哈拉巴文化及其金属铸币影响了印度河流域的红色和黑色和红色陶器文化。
哈拉巴文明的崩溃据信,大约在公元前 1900 年,印度河就失去了人类互动的神秘强度,城市文化慢慢退化为分散、稀疏的区域社区。古印度文明终结的原因是印度河研究者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
安德鲁·劳勒列出了“干旱、洪水、构造转变、意识形态动荡和外国入侵”这几点原因,作为对印度河如何以及为何在分歧的学术观点中结束的解释。
除了洪水泛滥和暴雨模式外,繁荣的哈拉帕人定居点遭到破坏的原因还在于人们向内陆迁移,搬到地势更高、更安全的地区,并试图重建哈拉帕人的生活方式。
随着类似印度河的相对原始文化的形成,观察到人类向纳尔默达迁移。
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化不同,印度河文化在历史的篇章中被遗弃和遗忘。
格雷戈里·波塞尔说,即使印度河人没有在时间的冲击下幸存下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公元前 3 千年的人民和文化更重要”。它是一个“新兴的商业和技术强国”。
印度政治中围绕印度河流域的理论目前印度民族主义者之间正在进行的辩论使这一点变得毫无意义。
以印度教为中心的右翼政治家坚信,古代印度文明在“外来入侵者”的冲击下幸存下来,指的是中世纪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根据宣称的印度教苦行者和圣人,灵性和他们对宇宙的吸引力,在历史上保护了“真正的”印度人,使他们免受这种外来宗教影响。
硬币的反面批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雅利安人入侵理论,该理论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根源追溯到该国北印度人口中讲梵语的祖先。印度的自由派左翼支持者强烈支持这一立场。
为支持这一论点,劳勒指责印度教民族主义宣传破坏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考古学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并且没有为组建研究印度河的合作研究团队留下余地。
那么古印度文明的根源会继续存在吗?作家米歇尔·达尼诺指出,在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印度文化无法延续其古老的根源。
今天的年轻人无视古代印度文明的过去知识。它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的和过时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他们越来越倾向于物质享受的吸引力。
这位学者并不认同年轻一代对古印度文明的态度。他写道,“他们无根的民主和世俗主义概念(分别来自希腊和欧洲的民族国家理念)永远不会提供将印度凝聚在一起的水泥。”
印度政界的另一种思想流派认为,当前的执政党和其他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支持印度建立印度教国家的人——正在公然破坏世俗主义的想法。
凭借将印度古印度文明的历史与雅利安人祖先和吠陀时期联系起来的信念,人们认为现代印度正在失去其宪法真理的基础。
结论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哈拉巴文明的起源后,经过百年间的发展,他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制造业和冶金行业都有着显著的成就。
而这一时期,也能看到哈拉巴的贫富差距已经显现,从葬礼的规定和墓碑形式差异,就可以看出来,早起的印度发展并不是平衡的。这已经形成一个城市的规模。
同时哈拉巴的宗教活动也十分兴盛,而宗教活动所需要的大量物品,也进一步促成哈巴拉手工业的发展,如此而来,哈拉巴的手工业不断发展,并很快达到了兴盛阶段。
但此时,印度河流域的气候发生急剧变化,致使哈拉巴的农业、经济迅速衰落。
不久后,这一强大的史前文明就走向了灭亡。
笔者认为,哈拉巴这一文明遗址是极具有重要的价值的,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这一文明的兴起、盛行和衰落,更对古印度文明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 文明与国家起源新解[N]. 易建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 哈拉帕文明:南亚次大陆古文明之源[J]. 张任重.大众考古,2019(07)
- 印度河文明为何崩溃[J]. .大自然探索,2014(06)
- 神秘消失的十个文明[J]. 杨孝文.百科知识,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