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在《水浒传》这部经典著作中,主要人物刻画均以男性为主,纵使有几位女性角色,也都是“歪瓜裂枣”或是“阴险歹毒”之辈。诸如凶神恶煞的孙二娘,见利忘义的阎婆惜,朝三暮四、水性杨花的潘金莲等等。故此许多人都曾认为,施耐庵对女性有所歧视。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1)

诚然,在《水浒传》中,作者笔下的女性与其他作品不同,不再主要刻画女性的阴柔之美,反而大多都是敢作敢当,毫无顾虑的形象特点。但是,如果因此就说施耐庵对女性有所歧视,未免太过武断。

今天,我们就简单地谈一下《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一、巾帼不让须眉,敢作敢当的梁山女豪杰

1、古代少有的独立女性孙二娘

“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这是孙二娘登场时,作者给予的形象描写。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2)

作为一名古代女子,这样的外貌形象,显然是与当时的审美观极为不符的,尤其是她还“横眉杀气,眼露凶光”,这样的描写,俨然将孙二娘形容成了一个“悍妇”。在孙二娘的性格刻画方面,又着重体现出孙二娘是一个胆大、有主见,且身手不凡,豪气干云的爽朗女性。

如果将这些特点放在一个男儿身上,那么一定是一位侠肝义胆,杀伐果决的英豪。可是放在孙二娘身上,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众所周知,古代女性的美,大多都来自柔弱之美,要么是大家闺秀,要么是小家碧玉。而豪爽的孙二娘,显然是个另类,并且在古代三从四德的影响下,女子以夫君为尊,凡事皆要听从夫君的指挥,而孙二娘却不然,她的独立自主,开朗果断,与那个社会背景格格不入。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一出场便让人印象深刻。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3)

俗话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孙二娘虽然是一个古代女性中的“另类”。但是在梁上诸位好汉的影响下,一个柔弱女子想要在那个乱世当中生存,这样的人设也就不显唐突了。再后来,孙二娘为救武松,抛家舍业,宁愿带着自己的老公上山落草,这无疑也是体现了孙二娘的有情有义。

诚然,以做人肉包子,开黑店为生的孙二娘固然让人厌恶,但是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孙二娘,又着实让人敬佩。综合这种种原因,作者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女身男相,被乱世所逼迫成长的“女中豪杰”。站在书中的立场,以梁山的角度来看孙二娘的的确确是一个较为正面的形象。

2、命运多端的扈三娘

在梁上三位女英雄中,扈三娘是唯一一个有颜值、有谋略、有功夫不凡的女性。可是扈三娘,也是梁山少有的一位可怜人。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4)

原本扈三娘本是大家闺秀,与朱家庄的祝彪定亲,二人本可以成为夫妇,却在梁上好汉攻打祝家庄时,突发变故。扈三娘替祝家庄出战,而生性好色的王英见到扈三娘是个女将,又面容姣好,于是便主动请战。

但谁知王英不敌,被扈三娘所擒,而扈三娘又被林冲所捉,梁上众好汉便连夜将扈三娘,押回梁山。后来宋江将扈三娘认作了义妹,又将其许配给了王英。自此,扈三娘也成了梁山好汉之一,为梁山效命。

对战呼延灼、对战关胜、攻打东平府等等战役,扈三娘都有参与。并且都为梁山立下了大功,在梁上接受招安后,她又随着众人东征西战,最终死在了战场之上。

对于梁山来讲,扈三娘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员猛将。可是扈三娘真的属于梁山吗?又或者说梁山真是她的归宿吗?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5)

对于扈三娘来说,她的丈夫王英与她有着深仇大恨,梁山众好汉均应该是她的死敌。毕竟她是作为民女,被“强抢”上山的。可是面对着,这些她的仇敌,扈三娘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真的撕破脸面,拉上一两个人同归于尽?

可悲、可怜、有无可奈何的扈三娘,或许是梁山上最为苦命的女子吧。嫁夫随夫,既然她已经与王英有了夫妻之实,那么或许接受现实,就那么忍辱负重地活着,才是她唯一的出路吧。

“卿本佳人,奈何为贼?”唯有命苦二字。

从扈三娘委身于仇敌的角度来讲,她确实不够光彩,但是在那样一个情况下,究竟是自己的性命重要,还是仇恨重要,谁都难以抉择。但是从她加入梁山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扈三娘行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好汉”二字,因此也是一个正面人物。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6)

二、为人不齿的女性形象

1、贪得无厌阎婆惜

在《水浒传》中,有着贪欲的角色并不少,而在女性角色当中,则以阎婆惜为最。阎婆惜的贪,是明目张胆,却又毫无顾忌地贪,用现在的话来说,阎婆惜有些“无脑”。

阎婆惜作为宋江的小妾,本也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可由于是阎婆惜的母亲,强行将她嫁给宋江的,致使宋江对阎婆惜并无半分感情。但是碍于名声,宋江也不曾亏待过阎婆惜,好吃好喝供着,是以正随了阎婆惜母亲的心意。

为了衣食无忧,纵使宋江对她不瘟不火、不冷不热,阎婆惜仍然厚着脸皮地留在了梁山之上。不过她并不满足,不久之后她便与张文远私通,常言道:兔子不吃窝边草,有草何必满山跑。与自己丈夫同事私通的阎婆惜,并没有半分的羞耻,反而显得毫不在意。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7)

或许是宋江从心里就没有在乎过阎婆惜,是以她与张文远私通,宋江也并没有生气,对她的待遇还是一如往常。

不过纵使这样,阎婆惜依然没有满足。在阎婆惜看到宋江与晁盖来往密切后,竟然将他的书信藏起来,威胁宋江报关,借机向宋江进行敲诈。这封书信事关重大,不仅关乎宋江的仕途,更是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阎婆惜的这个行为,着实热闹了宋江,最终成为了他的刀下亡魂。

阎婆惜,从最开始贪图安逸的生活嫁给了宋江做妾,再到贪图享乐与张文远私通,再到最后因为贪图钱财利益,敲诈宋江。这一点一滴无不在揭示着阎婆惜的贪,而她最后被宋江所斩,也说明了她对事物被没有一点判断,更是对他的“丈夫”没有一点了解。正是这种“无脑”的贪,最终才使得他越过了宋江对她的底线,惨遭杀害。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8)

2、歹毒妇潘金莲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的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潘金莲的外在形象,是《水浒传》中,少有得美女。不过这个美女却也有着较为悲惨的遭遇。貌美如花的潘金莲与矮小丑陋的武大郎,本来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由于潘金莲被主人家报复,故意将她嫁给了武大郎,这才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

纵使是奴仆出身,但是凭借着姣好的外貌条件,想要找一个如意郎君也并非难事,可是她却被逼着嫁给了武大郎,这让她心中怨念极深。

虽已为人妇,但是潘金莲却仍在心中,对于自己的“如意郎君”抱有幻想,起初她曾对自己的小叔武松芳心暗许,但奈何武松为人正派,纵使潘金莲多次示意,但武松仍旧不予理睬。后来她又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西门庆,二人狼狈为奸,毒害了武大郎。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9)

潘金莲谋害亲夫、勾引小叔,与外人通奸,其行径让人极为不耻,受世人唾骂,在《水浒传》的设定当中,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面形象。

不过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古代女性是没有所谓的“婚姻自由”这么一说的。被迫嫁给自己不喜的人,这在古代十分常见,而在当时,女性甚至都没有主动提出离婚的权利。因此潘金莲的不守妇道,甚至毒害亲夫,都有些许被所处时代“逼迫”的意味。

或许作者也只是想借潘金莲的这个毒妇的形象,来表达当时社会对待女子的不公吧。

三、苦命良人,人善被人欺

在《水浒传》,纵使是梁山上的三位女中豪杰,都或多或少有着各自的污点,要是真从书中找出一位没有任何劣迹的女子,或许就要说是林冲的夫人,林娘子了。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10)

林娘子出身名门,又是大家闺秀,不仅美貌动人,又具有正义感。而且在她与林冲结婚后,二人虽未有一儿半女,却夫唱妇随相得益彰,日子过得十分幸福。

可就是这样的良人,也并没有“善有善报”。她去寺庙烧香,被高衙内调戏,自此林冲一家便遭遇突变。高衙内不仅在他爹的帮助下陷害逼走林冲,更是几次欲强行对林娘子不归,林娘子不从,自缢而亡。

林娘子是《水浒传》中少有的良人,然而她悲惨的遭遇却让无数人唏嘘不已。或许作者就是通过林娘子来告诉人们,在当时那个乱世,并非没有良人,只不过那样的人,很难在乱世得到善终。

水浒女性英雄形象分析(善恶难分不可一概而论)(11)

总结

人无完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优点或者缺点,都有正面和反面,没有彻彻底底的坏人,恶人也曾做过善事,不可一概而论。同样,《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虽然不多所代表的,却是在那个乱世之时,女性的悲惨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