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陈子昂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但是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

登幽州台歌拼音注音版(登幽州台歌)(1)

脚下踏的是圣明君王的招贤台,耳旁回响的却是历史长河的嘶吼,那是多少盛名才子的一生孤寂?笔墨晕染书写的不过是繁华远去的背影,长剑披荆斩棘的不过是歌舞楼台声慢慢,挥斥方遒论天下的不过是废墟间的野草丛生。

天地悠悠,时光是白驹过隙,呼吸之间一个人的一生消失,一个时代的陨落,满腹才华,空有志向,想留下什么,但终究没有那圣明君王的慧眼,什么也留不下。

登幽州台歌拼音注音版(登幽州台歌)(2)

古今千年又千年,留名青史的圣明君王少之又少,前不见,后也不见,今也未见。

纵是暖阳之春,也是凛冽寒冬不曾远去,天地轮转,星辰不息,这滚落的泪纵然滚烫也转瞬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