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地球面临三体文明入侵的威胁,为了拯救人类文明,联合国选出了四个猛男,命名为面壁人,让他们自由动用资源实行反击三体人的计划。

由于三体人派出的监视可以无孔不入的监视地球任何角落,包括谈话、文字记录和计算机信息等,地球对于三体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但三体却无法监视到人的思维。

面壁者们要利用人类可以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特点,隐藏内心真实欲望和想法,推动各自计划。

而三体人也有对策,他们派出了破壁人,破壁人是指能够看透面壁人内心的人。

面壁人存在于科幻当中,但现实世界里,也有面壁人的影子,最像面壁人的,大概就是历史上的皇帝。

记录汉武帝的书(汲黯汉武帝我是你的破壁人)(1)

受着大臣言官的监视,受条条框框的祖制约束,一旦违反,会遭到抨击,但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而现实中最像破壁者的,就是看透帝王内心贪欲,直接上书或当面无情拆穿皇帝,直接打脸的各类诤臣。

比如唐太宗和魏征,比如嘉靖帝和海瑞。

但是最有意思的一对,当属汉武帝和汲黯。

01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号称千古一帝,做事决断更是铁腕,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司马迁替李陵辩护了几句,触怒了汉武帝,连男人都做不成了。

这种君主,如果当面壁人,谁敢做他的破壁人?

汲黯敢。

汲黯不仅敢,而且常做常新,破壁手法不断升级。

比如有一次汉朝出兵攻克大宛,汉武帝听说后高兴的谱曲做歌,心驰神荡,喜不自禁。

众臣原以为汉武帝是为了汉朝军士得胜而欢欣鼓舞。

没想到那首歌的名字叫做《天马歌》,原来是汉武帝得到战利品千里马,为马写的歌。

就在群臣大跌眼镜的时刻,汉武帝又做出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决定。

记录汉武帝的书(汲黯汉武帝我是你的破壁人)(2)

他觉得给马写歌谱曲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还要举行宗庙活动,在活动上单曲循环这首歌,让列祖列宗和天下百姓都能分享他的喜悦。

有很多人觉得这样做有点过分,但是没人反对,怎么说马也是军事战争工具,生育繁殖改善品种后可以用来打造汉朝骑兵,汉武帝虽然表现的过于热情,但是出发点还是不错的。

但是汲黯不管这些,他亲眼目睹了汉武帝从得到千里马后情绪的种种变化,结合汉武帝一贯表现,参破了汉武帝的真实意图。

表面上为了国家,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爱马癖好而已。

现代男人爱车,古代男人爱马,爱车到极致叫骨灰级发烧友,爱马到极致叫极品爱马士。

汲黯走到汉武帝面前,单刀直入地进行了破壁:历代皇帝在全国最高礼仪宗庙活动上放曲,都是上为了歌颂祖宗、下为了感化万民,如今陛下命令放《天马歌》,先帝和百姓们,能听懂吗?

这话说的相当婉转了,直接一点就是:人家放曲为祖宗为人民,你就为了自己喜欢的一畜生,合适吗?

这话可够难听的,本来兴高采烈满心期待的汉武帝立马如同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极度扫兴。

想要发怒吧,但是汲黯说的婉转,又没法直接发火,只好沉默不语,败兴而去。

记录汉武帝的书(汲黯汉武帝我是你的破壁人)(3)

汲黯破壁成功,汉武帝如果为得到千里马而高兴,无可厚非,但写歌谱曲,未免有些过度,夹杂了自己对马的个人嗜好。最后竟要宗庙上循环播放,如同为马举行国庆,则有点不可理喻,暴露了近乎病态的爱马士癖好了。

汲黯戳破的,正是汉武帝对马不加节制的私人嗜好,这其实是汉武帝一直以来的习惯,汉武帝经常在皇宫内举行马展,而且谁能给汉武帝养马,就能青云直上,以后肯定提拔重用,如果孙悟空在汉武帝手下干弼马温,也不用大闹天宫了,那可是比丞相还要光鲜的职位。后来汉武帝驾崩前,曾选出四位顾命大臣,其中一位叫金日磾,以前是给汉武帝养马的马奴。另一位上官桀,曾经给汉武帝干过未央厩令,未央厩令是弼马温的另一种叫法。可想而知汲黯的虽然说的委婉,但是听到的人都知道他破壁的无比精准。

02

如果只是在忠言逆耳,指出错误,汲黯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破壁人,汲黯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直指汉武帝面壁者的人设。

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摆出一副温柔仁君的架势,广招文人儒士,并定期召开文艺理论座谈会,与大家分享创造仁义社会美满生活的图景,每当这时,汉武帝便高谈阔论,如同圣人孔子再临,口中只想人民休养生息,惹得儒士纷纷拜倒。汲黯也在听客当中,汉武帝点他出来回答施行仁政的问题。

汲黯微微一笑,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当众摇身一变,又成了汉武帝的破壁人:陛下,你心里的欲望多如繁星,怎么可能安于实行仁政,您只不过是表面做做样子,不可能真正按照唐尧虞舜的做法走下去。

记录汉武帝的书(汲黯汉武帝我是你的破壁人)(4)

大家的眼光都瞬间集中在汉武帝身上,汉武帝读懂了那些异样的目光代表什么:原来你是个表里不一的面壁人啊。

汉武帝恼怒至极,恨不得拔刀砍了这个破壁人汲黯,但是手里还拿着书呢,刚才高谈阔论时脸上那种温柔君主的表情还挂在脸上,突然动粗不就正证明汲黯说的是对的吗。

被气出内伤的汉武帝强压怒气,但实在是没法继续开会了,黑着脸宣布散会。

汲黯的这次破壁计划是成功的,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方便对外征讨匈奴安定边疆,顺便开疆拓土,是国家机器开动的必要准备,并非要与民休养生息,他注定是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铁血帝王。

破壁的目的只是提醒,让汉武帝以后发动战争的时候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劳民伤财。

但汲黯这样当众破壁,不会引起面壁者的反噬吗?汉武帝退朝后确实忍不住大骂汲黯:太过分了,这厮愚直至级。

但也就是骂骂,还是背后骂的,后来传到了汲黯的耳朵里,但是,汲黯丝毫不担心,作为一个破壁者,他的破壁胆子极大,自我修养极高,这才哪到哪啊。

很快,汲黯就做出了破壁者的巅峰操作:破你的壁,与你何干?

03

事情是这样的,又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朝会,会议主题是人才招聘。

本来,前期经过独尊儒术广纳贤才,朝中人才济济,众正盈朝,但是不久朝中的贤才数量便急剧减少,不够用了,汉武帝责问下来,一查,发现都被自己杀了,经过上次被汲黯揭穿面壁人身份后,汉武帝也就不装仁厚君主了,人才干不好就杀,导致人越来越少。

记录汉武帝的书(汲黯汉武帝我是你的破壁人)(5)

谈到招聘纳新问题,汲黯率先发难,劝汉武帝收起屠刀,不要频繁诛杀大臣。毕竟人才难得,不能求贤时若渴,杀之却如草芥。

汉武帝怒了,替自己辩解:“天下人才多的是,所谓‘人才’,说白了就是器物,有才干而不肯充分施展,跟无才一样,不杀他还等着过年吗?”

汲黯听完,微微一笑,便沉默不语。

汉武帝无意间驳倒了汲黯,得意至极,不禁洋洋自得。

汲黯笑了,开口说道:“你说的不对。”

汉武帝不禁问:“请问哪里不对呢?”

汲黯说:“我说不出来,但我感觉不对!”

众人听了皆一愣,这次破壁可真是让人叹服,这都行?

汲黯继续说道:“虽然我说不出你哪里不对,但不要认为我愚昧,希望陛下从今以后能够改正。”

这真是闻所未闻,你说不出我哪里做的不对,还让我改正,你小子是还没睡醒吧。

汉武帝气笑了,大声对群臣说:刚才汲黯说他自己愚昧,我觉得这是他说的最正确的一句话。

朝会结束后,汉武帝神清气爽地回宫了,破壁人第一次被打败,还有不爽之理?

但汲黯并没有灰心丧气,其实,这是他最成功的一次破壁,表面上看他没完成破壁,其实他已给出足够的信息,并告诉汉武帝要改正,这次破壁,是注定完不成的,因为汉武帝的内心,不能从朝堂之上说出来。

记录汉武帝的书(汲黯汉武帝我是你的破壁人)(6)

汉武帝对杀人才的看法,其实源于他的两个性格特点,多疑和冲动。手握皇权,多疑便常常顿起杀心,冲动便习惯挥下屠刀。

汉武帝晚年,这种性格终于反噬到了自己身上,因怀疑太子,酿成巫蛊之祸,上演了父子自相残杀的悲剧,当汉武帝醒悟,早已不可挽回,太子吊死在民房之内,还有上万人受到牵连,成了冤魂。

汉武帝追悔莫及,老泪纵横,命人建了思子台,向全天下发了罪己诏。

不知此时,他是否会想起早已驾鹤西去的那位昔日的破壁人汲黯,在那次看似失败破壁时对他说的话:你不要以为我愚蠢,我虽然说不出你哪里错了,但我希望陛下能改正。

04

在《三体》中,破壁人的下场都不太好,最惨的一位成功破壁之后,暴躁的面壁人恼羞成怒,差点打死他。但相反,汲黯的下场非常好,后来汉武帝实在受不了这位破壁人十年如一日的拆台,找了个理由让他离开京城,去地方做官。

因为汲黯是汉武帝的破壁人,天天得罪汉武帝,嘴又毒,没人敢和他做朋友,人际关系很糟,一直对结党营私绝不手软的汉武帝因此对汲黯十分放心,不仅称其为社稷之臣,还放手提拔汲黯的家人,让他弟弟汲仁官至九卿,儿子汲偃官至诸侯国相。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海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