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鹏这个品牌,听到最多的“吐槽”要数“小鹏就输在了名字上,如果换成国外品牌早就月销过万了”这一条了。在或有意或无意的引导下,大家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说法,甚至会觉得除了这个名字,小鹏的一切都是领先的。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1)

即便是出现了现在的这个“上市两天就官降”这样前无古人的行为,也有很多人愿意相信,小鹏汽车是出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小鹏G9本是小鹏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一战,凭借P7在轿车市场积攒的人气能不能转移到SUV市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虽然小鹏汽车是一个新品牌,并且市场中已经存在理想与蔚来这样的竞争独守,小鹏能否凭借出色的产品理念和产品实力后来居上,恐怕难以获得统一的意见。然而,对产品的讨论还没来得及发酵,一场有些刻意的“营销”冲上了各大头条。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2)

上市仅两天的小鹏G9,宣布“改款”。这次光速改款,不仅将车型配置代号,从G、E、X换成了Plus、Pro和Max,增加了两个配置,并且将部分选装配置变成了全系标配,次顶配车型还降低了售价。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3)

表面上看,改个型号,加点配置,降低价格,这些都是对消费者有利的消息。可是,这件事却以如此速度发生,并打着“由于受到消费者大量负面评价不得以改款”的旗号。按照常理来说,但凡大型商业活动,流程与内容都是提前确认过的,并且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也会有相对应的紧急方案。如果说只是更改海报信息或者金融政策,这种速度无可厚非,毕竟就是一句话的事。然而让我们万万没想到,仅仅2天时间,小鹏连车型名称带配置清单都改了。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4)

连一场耗时不过2小时的商业发布活动都要提前确认布置,那涉及到上下游供应链几十家企业、事关成千上万人就业养家的汽车生产活动,可能如此草率吗?就算股价出现了明显波动,但是股价波动导致的市值蒸发,其实并没有让小鹏汽车产生实际损失,如果积极跟进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白白扔掉真金白银,就为了博取一个“善待消费者”的名声吗?

对不起,那些网上投诉、到店拉横幅抗议小鹏汽车工作人员收了定金就变脸的消费者。不会认同。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5)

本着“人无常态必有鬼,事出反常必有妖”的求真理念,开始逐层分析,争取还原出一个合理的事实。

对于一家仍然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来说,创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就是公司的整体性格。创始人何小鹏是凭借UC浏览器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在嗅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广阔前景之后,毅然决然投身新能源赛道,出资又出人,创立了小鹏汽车。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6)

何小鹏本人亲口对媒体讲述过,没有想到什么好名字,最终才“勉强”使用了小鹏这个名字。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个品牌,是一件很荣幸的事,甚至在汽车圈很难找出来几家不是人名命名的品牌。何小鹏这么“谦虚一下”反而让大家更容易接受了这个品牌名字。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7)

至于UC浏览器,与其说是软件层面的成功,不如说是开启了一次内容创业的风口。时至今日,以“震惊”开头,用极其夸张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内容,仍然被称为“UC体”。这种简单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往往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取得极其理想的传播效果。随着网络的大跨越式的发展,这种方式不仅没有过时,但是前景越来越可观。

从心理学上讲,想要让一个人接受你的方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提供一个对方无法接受的方案,然后再说出自己的第二套方案,在“巨大的让步”下,对方就会很容易全盘接受第二个方案。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8)

由此看来,小鹏汽车很有可能是计划自导自演一场先引发吐槽,然后再火速认怂的戏码,这样大家关注的重点就不会是G9定价过高或配置不够丰富等负面消息,而是变成G9加量不加价的正面评价。代价只是让代理公司多制作了一套宣传用图而已,并不会有实际的损失。

剧本的确是按照这个套路执行下来了,利用一件事上了两次头条的目的也达到了。只是,舆论的反应稍微有些过激,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唱衰的声音。熟悉内容运营方式的小鹏汽车,自然也会妥善的处理掉这些负面信息,回到岁月静好的状态。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9)

有一说一,小鹏汽车的产品实力在新势力品牌中名列前茅,即使是首款试水产品小鹏G3也有着出色的操控手感。小鹏P7的成功也绝不是偶然,与自身强大的产品实力息息相关。只是,这次的“刻意之举”有些令人反感,毕竟我们马上将要迎来2023年了,大家已经不会轻易被“UC体”震撼到了。

消费者是绕不开的话题(只是一场带互动的闹剧罢了)(10)

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营销的确手段十分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一些产品的不足。但是营销手段终究只是辅助手段,想要品牌长久,依靠的只能是强大的产品实力。小聪明只能得到暂时的目光,大智慧才是品牌能够长久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