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不费一兵一卒即取荆州,而后又从江陵打造船只,准备沿着江水东下,拔取江东之地。被曹操追赶的走投无路的刘备,在彼时遇见了孙权心腹鲁肃,遂转头屯扎樊口,孙刘联手备战曹魏,赤壁之战拉开帷幕。东吴大都督周瑜胆气过人,丝毫不惧曹魏势大,仅率3万人前往赤壁,与曹魏隔江相峙。

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诸葛亮为何派关羽去义释曹操)(1)

随周瑜同出的东吴老将黄盖,在隔江观望时,发现曹魏船只首尾相连这一重大纰漏,遂献火攻之计。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因东风与火攻的天作之合而昭然史册,一夜之间,熊熊大火遮天蔽日,曹操全部大船以及岸上营寨尽皆焚毁,车马辎重亦尽损,曹操惊惧之下率亲随逃遁华容道向江陵撤离。

一夜惊魂未定,彼时天色微明,大风未止又遭倾盆大雨,曹操及将卒躲过孙刘追兵后,也只剩下了数百来人。天寒地冻众人衣衫甲胄湿透,腹中饥饿疲乏,更兼山道中泥泞不堪,那些身负箭伤焦头烂额者不禁伏在路旁号啕大哭,可谓是将卒皆挂泪,曹操见状斥"生死有命,何哭之有",遂奔袭在前,催促众人快行。按照诸葛亮的计策,刘备麾下关羽张飞赵云三路截击曹魏。

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诸葛亮为何派关羽去义释曹操)(2)

演义华容道义释曹操就此下笔。赵子龙率军埋伏乌林小道,张飞埋伏葫芦谷口,二人皆虚张声势,稍稍与曹操交手即撤退,关羽关云长率500刀斧手隐于山高势陡的华容道。半晌之后,曹操率残兵走到华容道,关羽与刀斧手霎时间横立于眼前,挡住去路,曹魏诸将皆面露惧色。曹操谋士程昱献计"云长恩怨分明,从不恃强凌弱,若求之,必能脱此难"。

面对狼狈不堪的曹操及张辽,关羽念及旧情不忍下手,遂四散摆开,放曹操过路。试问,曹操取荆州,追赶的刘备一度命几休矣,而彼时曹操新逢大败,华容道取其身命新仇旧恨一了百了,岂不干净利索,诸葛亮为何要安排关羽义释曹操?事实上华容道义释曹操,正是三足鼎立的先决条件,其意义非常重要,更关乎蜀汉刘备的大业前途。

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诸葛亮为何派关羽去义释曹操)(3)

赤壁一战大胜,东吴威震四方,而都督周瑜名扬天下,曹操败逃之后,周瑜立即率部准备开赴汉中,其意在图取天下,这其中也包括刘备。彼时刘备尚无寸土之地,无力抗衡曹操,也无力抗衡东吴。如果华容道击杀曹魏,曹魏控住的北方必将再度陷入征伐,东吴则一家独大,吞刘备易如反掌,故而真的诛除曹操,只能是为东吴做嫁衣。

权衡之下,吴魏蜀三分鼎立并存,才是最好的选择。东吴与曹魏相互制衡,弱小的刘备才能在这种制衡中获得喘息之机,进而发展壮大。故而华容道义释曹操,实际上是一招浑水摸鱼之计,看似放曹操一条生路,实际是为蜀汉刘备创造生存的契机,如此一来,不得不放,不能不放。如若不放,只能是成全东吴的野心,而陷刘备于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