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1)

瓷器鉴定真知堂:

收藏,古今中外,都是少数人的事。孟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完成了物质生活追求的少数人,才能上升到精神生活的高度。而收藏文物,无疑是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之内的高雅爱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进入收藏宫殿的。

古董,又称古玩。现在科学说法是文物,古代文人说法是长物。所谓身无长物,就是没有玩物,差不多比一贫如洗好一点,最多算是温饱而已。

文物收藏,最早的可能要早到商代。为什么我这么说呢?这是有证据的。商代晚期国都在河南安阳,安阳又称殷墟,商朝又称殷朝,所谓殷鉴未远的意思就是,周代人说,殷商灭亡的借鉴还不远,不可不重视。周代青铜器多见食器,少见酒器,就是因为周人以为殷人好酒亡国,所以做《酒诰》戒令后人不可好酒,所以殷商流行的青铜酒器一下子就少了好多。

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2)

扯远了,商代王陵后来多被盗掘,目前发掘了商王武丁配偶妇好墓,这是最大的一座完整的仅次于帝王陵的大墓,里面出土了很多青铜器玉器。其中不少玉器,专家鉴定是更早的所谓文化期时期的器皿。并不是商代同时期的制作,所以说,古代玉器在商代就已经成为了妇好的收藏品。这就是笔者所言收藏最早可以论证到商代的证据。

收藏这件事,从古至今,一般都是博学之士所为。古代和当代不一样,读书人少,不识字者多,比例说是一比一万,估计都还是低估的。所以,古代收藏家多为官员或文人,这和今天收藏群体多为普通百姓不一样。换句话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全民收藏意识的提高,对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是,由于中国近3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发生了重大变更,所以全民趋利,个个想发财,换来自己的车子房子票子还有漂亮媳妇,不可不说的是浮躁二字和见利忘义四字甚嚣尘上,正能量缺失。

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3)

收藏一摊上利字,则作假的,说谎的太多太多,收藏圈本是一片净土,现在却乌烟瘴气,满目疮痍。景德镇瓷器行业失去了日用瓷器这个大饭碗,陶瓷洁具瓷砖这块大蛋糕又不是广东人的对手,只好做起仿古瓷,用多少梦想发财的普通收藏者的银子养活自己。

对于普通收藏者,花个几百几千人民币,就能买到疑似国宝的瓷器文物,这无疑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接下来再被人忽悠,花个几千几万的鉴定和前期费用,梦想把地摊淘宝变成自己祖传的古董送上拍卖公司的会场,换来接盘者的几十,几百万,有此一梦,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就打了水漂。

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4)

国宝帮,片片帮出现了。国宝帮认为到处是国宝,所谓专家因为利益关系坚决不认。片片帮认为除了馆藏品以外,民藏都是假的,只有片片是真的。就好比丐帮里的污衣派和净衣派(出自《射雕英雄传》,其实都是丐帮)一笑而已,请勿对号入座。收藏者一不小心进入二帮,则脱身困难了。

瓷器鉴定,其实本质上就是文物鉴定。由于文物这个词敏感,所以一般不说文物二字。其实国家文物法一直都有规定,1840年以前的文物一般都不允许流通。上世纪92年以前,零散出现在邮币卡市场上的疑似文物,经常有带红袖章的来查,发现了就会没收。之所以后来大量古玩市场古玩城出现,是因为邓小平南巡后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大胆试的缘故。没想到这一试就是25-6年!试到现在也没有给个落地的说法。这也是今天文物收藏品市场萧条的根本原因。

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5)

文物鉴定,到底是眼学还是科学呢?说实话,笔者认为是眼学为主,科学为辅。以前有句话,叫做:“考古考古,连蒙带唬”。地下文物出土,就算对于专业人员,没有钱币这类断代品出现的话,也是类似于哥德巴赫猜想一类的谜底。那么对于瓷器这件没有考古发掘报告的东西,怎么鉴定,难度一定更大。

所谓眼学,其实是收藏研究者数十年浸淫于其中的学问综合体。见得多了,才有发言权,见真才能识假。只是现在真正的老一辈收藏家早已作古,新一辈收藏家,玩得最久的也不过三十多年,而体系内专家,按照规定自己是不能收藏文物的,他的眼力水平就局限于他说研究的那些门类和年代里。

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6)

笔者头条写了5个月,文字写了60万字,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东西。但你看那些专家学者,论文都没有几篇,遑论著作。在此基础上的高级职称,对于他们自己有用,对于民间需要提供文物鉴定的收藏者而言,有用吗?

中国文物,历来都是眼学。孙瀛洲等老一辈收藏家研究者,能看到具体的表象,能说出类似“官哥窑器聚沫攒珠,侘紫无光确为真”等理论,但由于当时的局限性(距今已经7-80年)并不能说明原因何在。而今天的科学检测,却能从历代瓷器胎釉彩成分不同,微量元素不同去正确区分瓷器的年代和窑口,这种科学检测的结果当然是眼学所不能替代的。

应该说,到了修订《中国陶瓷史》的时候了。上世纪80年代编订的《中国陶瓷史》随着这几十年的基础建设和科学发掘,更多实物和窑址披露,确实到了非修订不可是时候。但体制内专家已老,民间藏家没有话语权,青黄不接的时代,使得这件大事虽然迫在眉睫,却无法进行。

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7)

以眼学为主,科学为辅的鉴定方法,首先要求研究人员有二十年以上的收藏眼力,所以这一点,民间收藏家的条件好于体制内文博界专家。原因无他,民藏家都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眼力,馆藏家则不花自己一分钱,隔着玻璃柜天天看着它而已。

其次要求有真正到代无疑的标本作为科学检测的根据,这点民藏家就一败涂地,没有发言权了。科学上,就算考古发掘出土的东西,绝大多数都不能作为断代标准,墓葬里的钱币最多只能断上限,不能断下限。汉代的五铢钱就算出现在墓里,也不能肯定这墓就是汉代,只能说明它不早于汉代。所以,科学检测目前还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

至于去年所谓量子检测仪发布大会,我只能说,你去看看吧,我没那个本事,照一下就能精确到年,如果这玩意真是科学,那无疑是一件轰动天下的事情,全世界所有科学家都得甘拜下风,诺贝尔奖不发三个以上给他,那真是对不住发明者!

就聊到这了,我想怎么鉴别文物瓷器真伪,大家心里多少有数了吧。有任何疑问和发言,欢迎留言,大家交流探讨。(请勿对号入座,不过是讲讲自己的看法,不针对任何人)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

瓷器鉴定诀窍(瓷器鉴定到底谁说了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