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

2岁的二宝有段时间没咬人了,可是最近这段时间又开始咬人。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

每次爷爷回家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让爷爷抱着,胳膊使劲搂着爷爷的脖子,开心地笑着。

可是一不留神,就咬爷爷肩膀一口。爷爷哎吆哎吆地嚷着“疼”,二宝非但没有“收嘴”,反而像小老虎一样,再来一口。

爷爷假装生气,把他放到地上,拉开衣领,告诉他“你看都有牙印了,明天就要发青了!”

二宝眼睛瞪得圆圆的,也不说话。

爷爷说说“你为什么咬人啊?”

二宝说“不说话了!”

爷爷追问“咬人疼不疼?”

二宝说“疼!”

爷爷反问道“以后你还咬人吗?”

二宝说“不咬了!”说着,脸色突变,好像要掉下眼泪,看着很委屈的样子。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2)

二宝有时候也会咬妈妈和奶奶,但是次数很少。

他这是怎么了?现在牙齿已经长全,不应该是牙龈痒,难道是学坏了?我们为此很苦恼。

他现在力气大,牙齿又锋利,时不时被他咬一口,就要疼半天。他嘴里说着不咬人了,可是又控制不住,说不定哪天还会咬,真是让人揪心!

疑惑不是解决问题之道,要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才能合理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3)

孩子咬人不代表他是坏孩子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William Damon研究表明:孩子一般要3岁左右才能逐步完善同理心。

我们感到疼,但孩子在咬人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会让人感到疼痛,因为他还不具备同理心,所以孩子咬人的目的不是让别人感到疼,他不是坏孩子

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他后来知道“疼”,是因为我们在被咬的时候喊“疼”,他知道了咬人会有“疼”的反应,但是疼到底是什么滋味,他也无从感受。我们不会像他那样以牙还牙,他自然不会有切身体验。

那孩子的本意不是伤害,又为何用伤害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呢?其实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咬人是孩子表达自己生气、沮丧、渴求控制感和追求关注的一种方式。因为还不太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所以孩子会通过咬人这种看似非常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向我们诉说自己。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4)

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

问二宝为什么咬人的时候,他只会说“不说话了”,就是因为他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真实原因。

二宝喜欢爷爷和他一起玩,但是爷爷白天不能和他玩,他因为见到爷爷兴奋,用咬他来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二宝不是欺负爷爷,是欢迎爷爷的到来,是见面礼。

他看到爷爷进门,就会高兴地跳起来,让爷爷抱,高兴得笑,这些行为都可以证明二宝对爷爷没有恶意。

他和妈妈、奶奶相处的时间最多,就很少咬人,咬人也是在大笑之后。

这样一分析,恍然大悟:孩子喜欢一个人,又得不到足够的陪伴,他就会用咬人的方式表达自己情绪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5)

孩子咬人还有更多内在心理动机

《儿童行为心理学》认为,孩子咬人主要包括这几种情况:第一,长牙时牙龈又痒又痛,孩子会咬人;第二,孩子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了发泄情绪会咬人;第三,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而出现的补偿性反应。

具体来说,大家应该深有体会,要明白孩子咬人的内在心理动机。

1、缓解牙龈痒痛

孩子在长牙的时候,小牙齿会对牙龈施加压力,穿透牙龈慢慢露出尖尖角,就需要通过啃咬东西缓解不适感。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啃咬的物品,他会随口抓住什么咬什么。吃母乳时,他会咬妈妈。家人抱着他玩耍时,他会咬家人。

孩子大约从3月左右开始为出牙做准备,在2岁到2岁半之间长齐牙齿,在2年多的时间里,孩子都会因为出牙而咬人。

二宝小时候经常为此咬人,我们也是深受其害。

2、受到坏情绪影响

孩子不仅有高兴的情绪,也有悲伤的情绪,当他被人侵犯或者愿望没有达成的时候,也会咬人。

有朋友曾经说过,自己2岁的孩子,和他的好朋友在一起玩,因为抢夺一个玩具熊,没有抢过来,就下嘴咬了好朋友的手指,把家长吓坏了,以为孩子会变成一个小霸王。

孩子不仅这样对待小朋友,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大人。当他想要一个东西,或者想做一件事,大人不同意,他也会咬大人,发泄自己的不满。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6)

3、口欲期没有满足

弗洛伊德将0-1岁这个阶段定义为口欲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喜欢用嘴探索世界,吸吮母乳、吸吮手指、咬一些硬质的物品等等。如果孩子在这期间,我们没有给他足够的母乳,不允许他吸吮手指、不给他提供可以啃咬的物品,他的口欲期就会延迟,在口欲期结束后还会咬人。

有一对高知朋友,他们认为孩子吸吮母乳不卫生,都要挤出来,放到奶瓶里给孩子喝。吸吮母乳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60分钟,但是吃奶瓶却只有5-10分钟,孩子既得不到口腔满足,也得不到足够的亲子依恋。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咬人,让父母深感头疼。

4、受到刺激

我们在被孩子咬了之后,肯定猝不及防,忍不住尖声大叫,疼得呲牙咧嘴,孩子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他认为大人喜欢这样,是我们鼓励他咬人,会更加兴奋,止不住地咬起来。

二宝咬人的时候就有这一特点,我们越是“哎吆哎吆”,他越会更来劲。还说“再”,意思是再来,他喜欢听大人发出这样的声音、看大人做出夸张的表情。

了解了孩子咬人的内在心理动机,做家长的还忍心斥责孩子吗?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7)

从3个渠道合理解决咬人问题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中提到,许多孩子在3岁之前至少曾咬过别人一次,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多数都会停止这种咬人行为。如果孩子在3岁以后还经常咬人的话,就需要接受一些治疗了。

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咬人,避免孩子在3岁后仍然咬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也认识到孩子咬人并不是品质不好,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如果我们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教会孩子的正确表达方式,就能够合理解决孩子咬人的问题。

(一)语言上的沟通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最基本工具,不仅成人之间需要沟通,成人和孩子之间也需要沟通。

1、引导孩子正确表达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因为词汇量不丰富,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才咬人。这时,我们就要告诉孩子怎么表达自己。

孩子在很兴奋的情况下咬人,我们告诉他“你可以说‘爷爷,我喜欢你,我希望你和我一起玩!’”

孩子在不高兴的情况下咬人,我们告诉他“你可以说‘我想要这个玩具’、‘我想出去玩’、‘我还不想睡觉’”。

孩子在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时候咬人,我们可以告诉他,应该用语言向大人求助,“妈妈,帮我要那个玩具”,而不是用牙齿咬人。

这样跟二宝沟通以后,二宝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记得用语言表达了。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8)

2、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

我们被咬会感到不舒服,也要把我们的感受告诉他。

拉起衣袖,让他看看被他咬的牙印子,告诉他“这里会变色,会疼!”

用类比的方法告诉他,“疼”是什么滋味。

比如孩子曾经摔倒,腿上曾经受伤,就告诉他疼就是腿受伤的感觉。

孩子在小时候总会有磕磕碰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具体的事例让他明白我们的不适感,慢慢让孩子感同身受。

这样告诉二宝,二宝看到牙印,还会上来吹一吹,对我们表示慰问。

温馨提示:被咬时不要表现过于夸张。

我们被咬到的时候,会很疼,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不要大呼小叫,或者打孩子屁股,而是保持冷静,让孩子明白这不是好玩的游戏,要避免这种方式表达情绪。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9)

(二)行为上的满足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老天给我们人类最大的礼物就是让我们在一出生时嘴巴就已经发育得非常好,有强大的吸吮力,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活下去。

在孩子1岁以内,一定满足孩子口欲需求。

1、尽量母乳亲喂

如果有条件进行母乳喂养,最好亲喂,不要挤出来喂给孩子。

在孩子6个月以内尽量纯母乳喂养,在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白天如果有时间就给孩子亲喂,没时间也要保证晚上能够亲喂,可以坚持喂到2岁。

母乳喂养会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口欲需求。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0)

2、允许孩子吃手

孩子在一岁以内喜欢吃手,这是他在探索世界。

经常吸吮手指,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发育,让孩子更聪明,也同样可以满足口欲需求。不要给孩子戴手套阻止他吃手,给他洗干净、剪好指甲就好了。

3、给孩子提供适合啃咬的物品

孩子出牙的时候,牙龈痒痛,我们要帮助孩子缓解这种不适感。

可以买一些牙胶让孩子啃咬,牙胶有弹性,可以反复啃咬,不用担心孩子受伤。

我们还可以提供手指食物,比如手指饼干、萝卜条、苹果条等,让孩子啃咬,还能补充一部分营养。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1)

(三)借助绘本引导

孩子缺乏社会经验,我们用成人语言和他沟通时,往往存在不理解的情况,如果用绘本给孩子解释,孩子就容易轻松理解。

这是因为绘本的语言简单、画面丰富,图文结合的方式能扩充孩子的经验、符合孩子的认知。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绘本引导孩子认识到,咬人并不是一个好方式。

1、告诉孩子牙齿的作用,看绘本《牙齿的故事》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牙齿,并了解会牙痛,让孩子了解牙齿的作用是用来吃东西,不是咬人的,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2)

“门齿”像凿子一样,作用是把食物切断;“犬齿”像锥子一样,作用是帮忙撕开食物;“臼齿”像石臼一样,作用是把食物磨碎。这些牙齿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食物嚼碎工作,食物进入肚子,让自己增加营养,保持健康。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3)

小孩子有20颗牙齿,大人有32颗牙齿。和妈妈一起对着镜子照一照,看牙齿是这么多吗?增加互动趣味性。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4)

2、告诉孩子咬人是不对的,看绘本《咬人大王布奇奇》

布奇奇是个咬人大王,总是喜欢欺负小朋友,小朋友听说布奇奇要来找他玩,吓得晚上做噩梦。梦到遭到恐龙的撕咬,被人们手忙脚乱地送去医院。妈妈知道了小朋友的苦恼,开导他大胆说“不”,小朋友鼓起勇气,想了一个对付布奇奇的好办法,让布奇奇落荒而逃。

这个故事让孩子认识到,咬人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咬人交不到好朋友。对于总是受欺负的孩子来说,也能学会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5)

3、引导孩子控制情绪,看绘本《赶走发脾气的牛》

发脾气的牛很小很小,很难被发现,它落到谁的身上,谁就会发脾气。但是只要知道它的存在,就一定能找到它。找到发脾气的牛,赶走它,就不会乱发脾气了。把坏情绪比做一只牛,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孩子更容易理解。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说“小牛来了,让我们一起赶跑它吧!”拿出配套的发脾气牛指偶,一边做动作,一边联想到故事情景,就很容易修复情绪。

温馨提示:因为孩子理解能力有限,需要经常给孩子读这些绘本,孩子印象深刻,才会慢慢理解。

如何制止3岁小孩咬人(孩子喜欢咬人不代表是)(16)

结语

孩子喜欢咬人的情况很普遍,我们发现孩子咬人的时候,不要和品德挂钩,孩子不一定有攻击性,只是因为生理和心理需求而导致的暂时性行为。

我们要理解孩子,从语言上引导、从行动上满足需求、借助绘本改善孩子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加强、理解能力的加深,孩子就会改掉咬人的习惯。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