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底特律:成为人类(Detroit: Become Human)》的制作人员,也很难回答“游戏一共有多少个结局”这个问题。Quantic Dream的主要编剧之一亚当·威廉姆斯(Adam Williams)说到:“这将取决于你对游戏结局的定义。”而编剧/导演大卫·凯奇(David Cage)则表示:“我不能确定具体数目,但是绝对有很多。”他们都表示也许公司曾经尝试过统计结局的数量,但是他们真心不清楚具体的数字。大卫还向笔者讲述了《底特律:成为人类》与Telltale Games公司的游戏存在的区别,以及他们是如何在游戏中实现发行商所宣传的“每个选择都至关重要”这一核心特质的。他在最后说到,长达4000页的剧本使得游戏的结局拥有了上百种的变化,这对想要追踪所有可能性的测试(QA)团队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底特律成为人类解锁全流程(底特律成为人类试玩)(1)

现在我们还不能向您保证《底特律:成为人类》中的最终结局可以让每个人都心满意足,但是我们可以保证的是:哪怕在结束了为时两小时的试玩以后,笔者依旧在不断地反思自己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在游戏的第一幕里,玩家就能掌控大量角色的生死,所以笔者经常会陷入一个困境之中:到底是放任一个角色死亡,还是让他心怀怨愤的活下来更加合适。其实笔者甚至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拯救这些角色的可能,而这种好奇与不确定性的结合正是《底特律》给予玩家最为深刻的印象。

笔者在试玩康纳这个角色时遇见了某些尴尬的场景,而类似的情况有可能在后续的游戏里持续出现。玩家在游戏里需要控制主角调查犯罪现场,并通过搜集现场的疑点来得出最终的结论。康纳可以通过他独特的“倒带”能力来搜集线索,这个十分有趣的设定也是康纳和其他两名主角最为显著的区别。然而某些案件的细节太过于一目了然,玩家却依旧需要不厌其烦地描述它们。例如,某个案件里的受害者身上布满了刀伤,而旁边的地板上还摆放着凶器,但是玩家还是必须亲自告诉某个经验丰富的侦探这个人是死于刺伤。这样的设定显得有些愚蠢,同时也破坏了办案时的压迫感与严肃感。

当然了,《底特律:成为人类》中的绝大多数设定都还是极为聪明的。例如游戏中色彩明快的商场就处处充满着细节:不少人类在其中大声抱怨着机器人夺走了他们的工作,然而在商场的另一处却设有“机器人停靠点”,机器人们会在主人休闲或用餐时进入其中并转变为睡眠模式。这无疑极大增强了游戏中环境叙事的力量。Quantic甚至撰写出了一部《机器人法案》来展现游戏中的人类社会是如何对机器人进行隔离的,遗憾的是笔者暂时还没有能够见到这部法案的详细内容。在笔者看来这也许会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因为它能帮助玩家更好地自主认识游戏中的世界。

底特律成为人类解锁全流程(底特律成为人类试玩)(2)

《底特律》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能够让原本无聊的任务变得有趣。游戏中另外一个主角凯拉(Kara)的原本身份是“女仆机器人”,玩家可以操控她来清理垃圾以及打扫卧室,然而即便是这个看似平常的过程里也充满着发现的乐趣。游戏的场景中充斥着细节,整个画面显得格外真实,而室内的装潢也很好地反映出了原本主人的个性。每个人物的纹理、镜头以及主要颜色都和其他的主角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制作方既赋予了角色独特的风格却又让整个故事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

《底特律:成为人类》真的十分有趣,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别的工作室能够做出一款这样的作品。Telltale的解谜游戏在制作宗旨和设定范围上都和《底特律》差别很大,而其他冒险游戏的制作方往往难以获得与第一方工作室同等的资源(主要是资金)。在这里,我们诚挚地祝愿凯奇的最新作品能通过其庞大的潜力,为玩家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