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言(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生命的浩瀚与博大)(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真实记录了这位聋盲女性丰富、生动而伟大的一生。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的那份顽强;生命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看上去是不是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这是董卿在朗读中以生命为主题的开场白,我想来形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是恰如其分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那个又聋又瞎的人,是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是不是觉得难于置信,是不是认为生命的不可思议,是不是能感受到生命的蓬勃,这是海伦凯勒给我们留下生命厚重的意义。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言(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生命的浩瀚与博大)(2)

海伦凯勒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一场猩红热夺去了她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从此坠入了无边的黑暗,或许这样的痛苦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来说体会不到,但是对于他们的人生是毁灭性的打击。小海伦尝试过无数次与他人交流,感知世界失败后,开始变得焦虑、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她,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甚至每隔一个小时就闹一次,直到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

直到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她是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她教海伦识字、阅读、说话,对于又聋又盲的孩子,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安妮·莎莉文需要倾注了极大的耐心,才能教会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海伦也凭借自己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凯勒的成功是安妮·莎莉文老师用专业,爱心,耐心,细心、一点一滴累积起生命的高塔,一砖一瓦砌成生命的厚度。悦己悦人,无论海伦是在耀眼的成功时,还是艰难的探索时,都能看到安妮·莎莉文老师默默陪伴的身影,直到生命的终结。

海伦的成功虽然少不了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功劳,更少不了她那坚韧不拔的毅力,课本不是盲人用的凸字版,她就用盲文把课文抄下来;眼睛看不见黑板上的几何图形,就用直的和弯曲的铅丝在坐垫上做成几何图形等等,人生中的诸多困难也曾令她曾万念俱灰,有过放弃的念头,最后她还是坚持下来,用顽强的拼搏一次又一次将困难打倒。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言(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生命的浩瀚与博大)(3)

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和许多人的帮助下走向了成功,她也用行动回馈着社会的赠与,她先后做演讲、杂技演出、为聋哑人募捐活动走遍了美国的所有城市,就像海伦所说:“我是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是这些都没有妨碍我通过知识了解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海伦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就像海伦说的:“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

当我们在抱怨出身平凡,生活贫困,命运不公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人出生时就被上帝夺取了芬芳,依旧活出绚烂的色彩。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言(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生命的浩瀚与博大)(4)

毕淑敏说的:"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孤独寂寞悲凉的时候,我曾格外地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不公平,渐渐地,我终于发现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

只要有凌云志,坚韧的毅力,拼搏的勇敢,就能把握着命运,享受着生命的光和热。杰克伦敦曾说:"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绚烂的流星,愿他每一颗都绽放着动人的光辉"。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