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居住于山中;山中的住所。这里应该是指诗人的辋川别业。点明此诗要写的地点。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诗要写的时间。其中“暝”,指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看到“空山”二字,你是否还记得王维另一首以空山开头诗——《鹿柴》“空山不见人”。同样是“空山”二字,它们所属的季节不同,含义不同,但是“空山”不“空”,却是相同的。这首诗里的空山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王维的诗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1)

新雨后,雨后二字好理解,即下过一场雨之后,而前面冠一“新”字,是什么意思呢?一般对“新”字的解释为“刚刚”,新雨后就是刚刚下完一场雨。

我认为,“新”字还应包含有另外三种意思,它们可能更接近诗人的本意。一是“焕然一新”的意思,改变一下原诗句中的词序为“雨后空山新”,即雨后的空山焕然一新。

二是“第一”的意思,秋天里可能会下几场雨,但是唯有第一场雨给人的感觉是与众不同的,入秋的第一场雨让“空山”彻底与夏季时不同,真正成为秋季的“空山”。

自然就有了下一句“天气晚来秋”,下过了第一场秋雨之后,天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不然还停留在“秋老虎”的天气。

所以这个“新”自然会有第三种意思——清新,雨后的空山,可以说一切都是清新的。

王维的诗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面对雨后的空山,凝神秋天的傍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人看到了明月和松、清泉和石,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清泉石上流是动景。雨后的月光更为明亮、皎洁,月光之下的景物清晰可见,而月光下的泉水更为清澈,因为是雨后,泉水在石上流淌得更为欢快、无拘无束了。

这两句诗主要是从视觉方面来写,但是又暗含着听觉,因为它又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泉水清凉的声音。在这样的一种明净幽清的环境中,让人身心轻松、愉悦,怎能不是一种享受呢?

王维的诗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两句诗让我们不自觉地想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如果说颔联给我们的感觉这山着实是一座看“空山”,那么颈联则在告诉我们这不是一座“空山”,不但有“浣女”,而且有“渔舟”。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王维的辋川别业,它是王维在辋川山谷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这是一片拥有林泉之胜、因地而建的天然园林。在这个园林里,不只是王维自己,有山民,也有专门为园林工作的人,如房屋的卫生就有两名仆人专门打扫。王维“山居”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哪些古时隐居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王维的诗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4)

颈联虽写人,但不见人,只是描述听到的和看到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空间。

诗人可以看到一片竹林,而“喧”字说明洗衣服的姑娘,不是一人,而是一群,她们有说有笑,何其欢乐!

诗人又看到了本来静止的莲叶竟然晃动起来,猜想到一定是外出的渔舟从上游下来了。

王维的诗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5)

如果说颔联主要是突出静,那么颈联主要是写动,其实每一联诗中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这也就是诗人笔下的空山:空山不空,不空即空。

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和谐美好,日子无忧无虑。

这么好的地方,难怪诗人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谁又会不喜欢这样的地方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超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