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1)

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

周顺萍 原苏荣

摘要:本文集中对上海和江苏两地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目前上海市选用新世纪版教材较多,而江苏省则以牛津译林版教材为主。研究发现:上海新世纪版和江苏牛津译林版教材中关于副词性关联词语都有相应的运用,出现了表时顺、解释、断言、转折、推论、加合、结果以及条件八个类别;新世纪版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种类较为丰富,而牛津译林版教材中相关内容则相对较少,不够多样化且仅在语篇中出现,未做出比较详细的介绍;相关语义类别应用于两版教材各有取舍,说明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教材语篇衔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材;副词性关联词语;语义类别;功能类型

一、引言

教材是高中英语发展课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决定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教材作为中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资源,不仅承担着英语素材和英语知识输入的重担,还要承担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的职责。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不同地区结合自身需求选择相应教材。长期以来,苏沪地区在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方面都得到了重视,尤其体现在英语教材的选择上。《牛津英语》教材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联合编写出版。由于该教材在苏州、南京的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在江苏省内全面推广。《新世纪英语》教材的课程目标更紧密贴合上海市的课程标准来编写,将提高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两方面作为教材编写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对苏沪地区不同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将侧重对两个版本高一年级教材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的语义类别和功能类型进行分析。在教材编写中,语篇的选择是编者考虑的重中之重。衔接作为语篇的重要特征,是达成语篇语义连贯的手段之一。在教材中把握语篇的衔接机制能够帮助读者正确猜测词义,更好地分析语篇结构,进而准确理解教材。而副词性关联词语在语篇衔接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副词性关联词语的语篇衔接功能研究主要有Halliday和Hasan (1976)、Halliday (1994; 2004)、原苏荣和陆建非(2011)、原苏荣(2013)、刘曜(2016)。而对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教学和教材中的应用研究不多,只有Sheldon(1988)及刘斌(2015)等。副词性关联词语在上述两个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应用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本文将围绕苏沪两版高一教材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展开,通过重点探讨副词性关联词语的语义类别和功能类型,结合真实的语例分析和佐证,比较副词性关联词语在两个版本教材中的应用情况,总结现行教材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2)

二、苏沪两版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情况统计分析

副词性关联词语是特指在复句和语篇中起连接作用的副词和副词性词语。副词性关联词语是在句子中或语篇中起关联作用,表示分句之间,句子之间或语段之间关系的词语(原苏荣,2013)。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篇章功能在原苏荣和陆建非(2011) 的文章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根据原苏荣(2015)的判断标准,副词性关联词语主要分为以下八类:表时顺,如just, then, finally等;表条件,如luckily, at least, in any case等;表加合,如only, besides, what is more等;表解释,如really, certainly等;表转折,如however, actually, on the contrary等;表推论,如nearly, no wonder, almost等;表断言,如probably, perhaps, likely等;表结果,如finally, at last, in the end。

笔者对高一年级苏沪地区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1。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3)

根据表2.1的统计结果,从整体来看,苏沪两版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都得到了重视,且种类较多,八大类副词性关联词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以上数据充分体现出教材有意识地向读者展示了副词性关联词语的语篇衔接功能,以及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可见,教材的编写能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也保证了重要副词性关联词语有足够的再现率。

但是,苏沪两版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又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上海新世纪版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副词性关联词语种类较多,且出现频率较高。而牛津译林版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使用频率相对较少且用法单一,比较偏向简单易学的词语。尤其是在语篇功能上,新世纪版中功能种类多,八大类十八小类都有所涉及,而牛津译林版相对涉及的要少很多,出现的高频词语用途也比较基础和单一。如表时顺功能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中,表相承和紧接的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新世纪版教材中都有一定的运用,其中使用频率高的是表相承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语,如“then”(随后),该类词有较明显的语篇建构功能,用途比较广泛。而牛津版在表相承和紧接的种类很少体现。

通过对两版教材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造成两版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使用情况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单元板块活动设计不同。笔者发现,牛津译林教材模块设计分为六大类,分别为:Reading,Word Power,Grammar and Usage,Task,Project,Self-Assessment。六个板块中,副词性关联词语在Reading阅读部分出现频率较高,其他板块更加注重语法讲解和活动的设计。读者在学习中较难发现副词性关联词语在语篇中的功能用法。新世纪版英语教材模块设计可分为七大类:Reading & Additional Reading, Structure, Function, Listening & Speaking, Writing, Study Skills, Task。其中,Reading & Additional Reading和Writing部分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复现率较高,且在第一单元写作模块中,编者部分列出关于副词和连词在句中的功能用法,强调语言使用时的逻辑连贯性,有意培养学生对于某类词语在篇章中各种功能的应用。新世纪教材更注重此类词语。

第二,两版教材版面设计不同。新世纪英语教材在阅读和写作模块部分篇幅较多,词汇量也相对较多,注重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而牛津译林版在语法和任务版面设计部分篇幅相对较多,图形丰富,单元活动多,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单元活动丰富性。

第三,两版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副词性关联词语中,表解释,推理,断言等词语相比表时顺和结果类词语要求有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新世纪版对上述副词性关联词语都有涉及,注重此类用法的语用功能,侧重多样性和实用性。牛津译林版单元活动丰富,注重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创新性,学生在日常会话中使用副词性关联词语相对较普遍和基础。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4)

三、苏沪两个版本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举例分析

下面笔者将就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江苏和上海所用英语教材中应用的语义类别和语篇衔接功能类型进行阐释,主要选取了其中四种常用的类别进行举例分析。

(一)表时顺

表时顺的副词性关联词语反映了篇章中相关事件的先后关系,是篇章组织中时间顺序义的显性表达法。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时间顺序原则”,一般来说,语篇中对事件的描写顺序与事件本身实际发生的先后即事件发展顺序大体一致。处在相关事件在开放或封闭的时间序列中的位置上的关联性副词一般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示时间上的承接。根据时间先后顺序的不同,可分为先时顺序和后时顺序。笔者发现,表时顺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在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各个部分中都有所涉及,这与该类词在语篇衔接中的功能和作用有很大关系,也反映出了高中生在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

1. 先时顺序

先时顺序表示某事件先于参考时间发生。在描写顺序和事件顺序相反的情况下,多使用表示先时的副词性关联词语。相关的先时性副词性关联词语有:originally, formerly, previously, in advance等。在新世纪和牛津译林版教材中常见的先时性副词性关联词语有at first, first等。例如:

(1) First, exchange a“Hello”or“Hi”with the foreigner, but at the same time, pay close attention and see if he feels liking chatting.(《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35)

(2) I found the homework was not as heavy as what I used to get in my old school, but it was a bit challenging for me at first because all the homework was in English.(《英语》(牛津译林版)高一 p.2)

例(1)中的“first”表示“先”,与后文中的“but”表“但是”相照应,转折意味更强,时间对照性更明显。而例(2)中的 “at first”表“起先”,与前文的“but”也起到了照应的作用。但和例(1)不同的是,例(2)中出现的“at first”与“but”起到了 语义上折射意味更强的作用。苏沪英语教材中都涉及到了 此类表时顺类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使用,相比较而言,牛津译 林版比新世纪教材在此类用法使用的更多。

2. 后时顺序

后时顺序不仅包括前事刚完,后事紧承,而且强调依次发生。表示后时顺序的副词性关联词语大都位于描写前后两个事件的句组或语段之间。后时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可以分为相承和紧接,相关的词语有then, later, soon, immediately等。在新世纪版和牛津译林版教材中常见的此类副词性关联词语有soon, then, later等。例如:

(3) The film is then ready to be examined by a doctor.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30)

(4) It was a little scary at first, but everyone was so nice and friendly that I soon stopped worrying. (《英语》(牛津版)高一 p.18)

(5) A person should go to a doctor at once, if he has been bitten by a dog.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66)

例(3)、(4)中的“then”“soon”表示“随后”“随即”,即表示两事相承,依次发生,属于相承类副词性关联词语。例(5)中的“at once”表示“立刻”,也就是前面的事情刚完成,后面的事情紧承,在后时顺序类中属于紧接性副词性关联词语。苏沪两版英语教材中,新世纪版教材中后时类关联性副词复现率较高,而牛津译林版教材中紧接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却没有出现,相承类副词性关联词语中“then”“soon”出现的较多。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5)

(二)表条件

条件关系是以一定逻辑关系为基础的。一般表条件是指上文提出条件,下文得出结论。根据条件性质,条件性副词性关联词语可分为有利条件、起码条件和不利条件。教材中常见的有at least, anyway, fortunately等。例如:

(6) For the moment, at least, the boy is safe.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82)

(7) The boy is showing his father his school report, which, unfortunately, gives a very poor grade—2 out of 5.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81)

例(6)中“at least”(至少)表示起码条件,在语篇衔接中起到了突出强调重点和模糊限制的语用功能。例(7)中 “unfortunately”(不幸地)表示对说话人不利的条件,且不好的情况或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此类用法在会话、交流过 程中也较为常见,便于学生对相关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学习 和使用。此类用法在新世纪版教材中出现的种类较为全面,新世纪教材中既出现了表起码条件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也出现了表不利条件的副词性关联词语,而牛津译林版教材在这方面没有体现。

(三)表加合

加合指相关的人、事物、事件同现或共存的关系。加合关系可分为并列加合、例外、后重和特提加合四类。下面以“特提加合”为例进行分析,特提加合表示后面部分所说的人、事物或事件更加重要,在表达上需要突出。常见的相关副词性关联词语有specially, especially, particularly。例如:

(8) In some countries parents often decide what careers their children will follow—especially their sons.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15)

例(8)中的“especially”在此具有进一步解释说明的作用。在它之前的句子与它后面的单词属于总提和分说的关系,主句总指对事件、情况的概括,而分说是对总提的具体分述。在这里“尤其是他们的儿子”也在句中起到了一定的强调意味。此类典型的副词性关联词语能体现出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特点。该类词语在新世纪和牛津译林教材中都有体现。

(四)表结果

表结果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主要为表时间先后的前因后果关系,或经过某些过程之后出现的最后结果。这类副词性关联词语有finally, therefore, eventually, ultimately等。例如:

(9) Therefore many people think that computer-made comics will in the end replace hand-drawn ones.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82)

(10) After making repeated revisions that took nearly two years, the program finally completed in 1991.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 p.116)

例(9)中的“therefore”(因此)表示在某种原因下产生的最终结果,而例(10)中“finally”(最终)在语篇中表事情在时间先后上发展到了特定的阶段或结果。表结果的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新世纪版教材中使用得比较广泛,主要原因在于该类用法在语篇衔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牛津版中此类副词性关联词语涉及较少,偏向于较基础且实用的逻辑关系词语。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6)

四、结语

本文聚焦苏沪两个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调查和比较研究,重点探讨了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语义类别和功能类型,并结合语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版教材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使用情况各不相同,新世纪版教材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有较为全面的呈现,种类丰富,涉及到了八大类十八小类。学生在了解和熟悉相关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用法后,能够在教材中把握语篇的衔接机制,正确猜测词义,更好地分析语篇结构和理解教材内容。牛津译林版教材中没有涉及到表条件,相承和紧接类的关联性词语,在模块设计时也没有相关用法的介绍,仅在语篇中呈现,学生较难注意并把握此类词语的运用。

根据以上调查和比较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三个启示:1. 在教材编写上,高中英语教材中相关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版面设计应保证一定的复现率;2. 教材中词汇讲解部分可以对相关副词性关联词语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进行相应的解释和佐证;3. 在日常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对相关用法进行讲解,熟练掌握相关用语并运用于课堂话语中。

总之,本研究给苏沪地区教材编写提供相应参考,为苏沪地区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实际价值,这种比较分析和描写对英语语法的本体研究有补充和完善作用,也为相关英语教学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此外,通过对牛津译林教材和上海新世纪教材的比较研究,希望相关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研究能够给教材使用者和研究者更多启发,对以后研究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有借鉴意义。

注:本文基金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汉英特殊类词语——副词性关联词语多视角比较研究”(编号:2014BYY003)。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7)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2004.

[2]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6.

[3] Quirk, R.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85.

[4]Sheldon, L. Evaluating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J]. ELT Journal, 1988, 42 (4): 237-46.

[5]戴炜栋. 高中英语(新世纪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刘斌. 副词性关联词语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8]刘曜. 巴金散文汉英文本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语篇衔接功能[J]. 蚌埠学院学报,2016(2).

[9]王守仁. 牛津高中英语[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0]原苏荣.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11]原苏荣. 汉英特殊类词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性质特点和界定标准[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1).

[12]原苏荣,陆建非.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Adverbial Conjunctions in Different Versions of English Textbooks in Shanghai City and Jiangsu Province

Zhou Shunping Yuan Surong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dverbial conjunctions in different versions of English textbooks used in Shanghai and Jiangsu. Currently, the English textbooks New Century is widely used in Shanghai while the Oxford Edition is more popular in Jiangsu.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1) The applications of adverbial conjunctions are relatively involved, including eight categories. 2) There are more adverbial conjunctions adopted in New Century edition than in Oxford Edition. Meanwhile, the Oxford textbook doesn’t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d reveal a lack of diversity, only making adverbial conjunctions appear in the discourse. 3) Both textbooks include different types of adverbial conjunctions more or less which indicate that adverbial conjunc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extual cohes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use of adverbial conjunctions will eventuall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research.

Key words: textbook; adverbial conjunction; semantic category; functional type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年第6期)

苏教英语一年级上单词(苏沪地区不同版本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