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工程什么时候结束(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否继续实施)(1)

6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行解读。《规划》提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9大工程,那么这些工程与当前正在实施的各项重点生态工程是什么关系?既有的相关工程是否仍要继续实施?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在这次《规划》编制中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在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地理单元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基础上,对生态保护和修复作出系统规划。

《规划》的总体布局是“三区四带”,在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从各重点区域的生态本底和主要问题出发,通过“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设置了9大重大工程,这和以往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这些重要工程相比,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就是转变了以生态要素为主设置重点工程、以条线为主来推进工程的治理模式,这是规划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性、系统性。

那么,9大工程和原有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什么样的关系?

吴晓解释,第一,是原有工程的接续。比如提出的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就是在系统总结和推广此前我们搞了近二十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来提出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仍然是重大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从部署的9大工程来看,也基本涵盖了原有工程的核心区域和主要建设内容。

第二,是原有工程的拓展。比如从1978年开始实施的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全国上下都比较关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持续不懈的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的有关部署,在新规划的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里,除了继续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中的营造林工程外,还针对三北地区的重点生态问题,统一规划了包括防沙治沙、草原保护修复、湿地保护等任务。

第三,是原有工程基础上的统筹,比如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就基本涵盖了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既有的建设任务,但是要通过统一的规划、整体的保护、系统的修复、综合的治理,来解决现在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交叉重合、分散投入等问题,从而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整体提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杰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