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七分天下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1)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三国诸葛亮,明朝刘伯温,皆以智谋名闻今古。刘备曾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朱元璋则称刘伯温为“吾子房也”。刘伯温与孔明,何人更为老于谋算,因为他们所处时代并不相同,所面临的局势也不同,却是很难评定,当时有人说刘伯温是“孔明俦也”,即是说伯温孔明不相伯仲。

刘伯温和孔明皆通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堪称不世出的人才。刘伯温与孔明的经历也有相似处,刘伯温曾仕于元朝,后来因为方国珍的事对元朝彻底失望,便辞官隐退。朱元璋在起事以后,因为刘伯温颇有名声,便想用钱将他笼络到自己麾下,刘伯温当然没有答应。后来是朱元璋的手下孙炎又多次写书信给刘伯温,殷切邀请刘伯温出山辅佐朱元璋,刘伯温这才点头答应,颇有点刘备三顾茅庐的味道。

关于历史功绩,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赤壁之战已是尽人皆知,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在刘备死后,刘禅当政时期,诸葛亮则主持了北伐中原的战役。刘伯温为朱元璋制定了“先陈友谅,后张士诚”的计策,最终让朱元璋顺利取得江山,可谓赫赫功绩。在鄱阳湖之战中,如果没有刘伯温,朱元璋的结局可能是兵败身亡,当时朱元璋在船上指挥作战,刘伯温忽然跳起来让朱元璋换船,结果朱元璋刚换好船,他原来乘坐的那艘船便被陈友谅炸烂了。随后朱元璋拍着胸口用刘伯温的计策打败了陈友谅,陈友谅也在这场战事中身亡,由此天下局势底定,江山已入朱手。

在三国时代,群英荟萃,天下不止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司马懿、荀彧、陆逊、庞统、周瑜、郭嘉等等,哪个不是智谋超群,站在智商的顶峰?在那个英豪辈出的时代,诸葛亮硬生生为刘家开辟出了一个“三国鼎立”的局势,虽然在诸葛亮死后,这个局很快被破。在元末明初的时候,便没有三国时代那么恐怖,似乎只有一个“刘伯温”,可是这并不是说刘伯温的智谋输于诸葛亮,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孔明与刘伯温皆是古代谋士的代表,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谋略过人皆是他们的代名词,可是他们谁又更胜一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