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友老付那里收了一张如图的老CBS碟。里面古尔德演奏的莫扎特24钢琴协奏曲是令我觉得好奇的。听了之后,我脑海里反映出这么一个问题:演奏家的个性,和作品本身要求的“风格感”,如何协调?
古尔德对莫扎特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处理,给我的主要感觉是:不知是刻意还是本性使然,他淡化、减弱了莫扎特作品本身固有的“优美感”。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演绎中常见的优美连奏(legato),在古尔德的手指下,变得不那么优美顺畅,略微发干,甚至有时使我觉得“连奏不连”。我觉得,就我听惯并接受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传统风格感”而言,这个古尔德的演绎不是太有说服力。不如他演绎巴赫键盘作品时自如、自然、有说服力。
这张CD的搭配很好,后面一半是著名女钢琴家罗西娜·列文涅(钢琴大师列文涅的学生和妻子)演奏的莫扎特21钢琴协奏曲。伴奏乐队是朱莉娅音乐学院乐队——罗西娜是朱莉娅学院的钢琴教师,在那里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包括钢琴家克莱本、指挥家列文、约翰·威廉姆斯(“星球大战”作曲者)等。罗西娜演绎的莫扎特21钢琴协奏曲顿时让我们回复到传统的莫扎特作品的“风格感”——优美而有光彩的触键、顺畅的连奏、典雅灵动的音乐表情。相比之下,再回头去看古尔德,就会觉得古尔德真的是缺乏“莫扎特的筋”。他似乎不知莫扎特作品的魅力在于优美、在于典雅灵动的表情、在于歌唱性的连奏。古尔德完全在按自己理解的莫扎特演绎,也有可能是故意把莫扎特弹得与众不同、不落俗套,在很多人听来,很可能就是“乱弹琴”。其实我不否认古尔德对作品某些片段、某些细节的处理是饶有兴味的(比如三个乐章里他弹第三乐章相对最有意思,第一乐章的华彩段也不错)。但站在作品整体的高度去看,不得不说,他的做法和我所理解的莫扎特、以及和主流钢琴家对莫扎特的演绎风格,都是有出入的。如果是“盲听”,即不知是谁在最演奏而听,我觉得很多乐迷会认为这是一个三流钢琴家的演奏。当然,一些细心的资深乐迷可能会听出其中一些不寻常之处,但打总分的话,我觉得它是难得高分的。
沉思中的古尔德
所谓“风格感”这个词,是谈论古典音乐时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它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就要象贝多芬,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就要象莫扎特。演奏古典时期的作品,就要有古典气质,演奏浪漫派时期的作品,就要有浪漫精神,演奏民族乐派的作品,就要表现出相应的民族风格特征,演绎印象派音乐作品,就要注重空灵而朦胧变换的意境塑造。如果把贝多芬的作品演绎得象莫扎特,或者反之,都是风格感错误。演奏家对“风格感”的把握能力,是衡量艺术家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演奏家贵有个性,但这种个性的发挥,仍是受“风格感”的约束的,不能跨越作品的风格要求去乱发挥。演奏家不能把莫扎特的作品演绎成柴可夫斯基、或者把舒伯特搞成马勒,然后说“这是我的理解”!这样的乱理解,只能引来人们对他音乐修养的质疑。
对作品的风格感的正确理解,来自哪里呢?一个是传统,也就是人们对一部作品的普遍、传统、习惯性的理解。比如老柴的“悲怆交响曲”整体格调就是忧郁而缠绵的,维瓦尔迪的“四季”中的“春天”就是清新而欢快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是激昂的,如果我们倒错一下,把“春天”演绎得忧郁、把“命运”演绎得欢快、把“悲怆”演绎得激昂,就文不对题。当然,不同时期的观众的欣赏口味是会改变的,对一位作曲家的认识也会逐渐演变。这是一个历史因素。
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演奏家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包括对作曲家的生平、背景、性格、各个时期创作作品的风格演变,对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表达意图、对原谱的认真研读。这个不是可以随意瞎理解的,而必须是有依据的。越是认真而有艺术责任感的演奏家,越会在这方面花大力气。
不过,再伟大的音乐家,也有一个本身的个性气质和作品的风格感要求相契合的问题。在一些个性强烈的伟大艺术家身上,这个问题有时会更突出一些。拿富特文格勒为例,我个人并不是喜欢他所有的演绎,基本只认同他对瓦格纳、勃拉姆斯、贝多芬、布鲁克纳、里查·斯特劳斯的演绎。他的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可以说都值得一听,但是否象他的瓦、勃、贝、布那么卓尔不群呢?就未必了,他的有些演绎甚至可说是比较一般的(比如他指挥的“悲怆交响曲”)。
若说有哪位演奏家对所有作品的演绎都是超一流的、说服力很强的,我觉得除非是在神话里。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这样来要求任何一位音乐家。就好比,没有一位演员,不论他多么伟大,能把所有类型的角色都演绎到一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