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持盈

“归隐”许久的韩国女星李英爱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师任堂:光的日记》回归韩剧小银幕,李英爱扮演的是韩国史上十分有名、同时也是韩国“最值钱”的女性——申师任堂。

师任堂的真实历史(申师任堂和那些被印在钞票上的女人们)(1)

请点击(《师任堂:光的日记》中扮演申师任堂的李英爱)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之所以说申师任堂是“最值钱”的女性,是因为她的形象被印在了韩元最大面值五万元的钞票上。与此同时,她的儿子李珥的形象也出现在了五千韩元面值的钞票上。

师任堂的真实历史(申师任堂和那些被印在钞票上的女人们)(2)

(韩元上的申师任堂形象)

毫不夸张地说,申师任堂是许多韩国女生眼中的“人生赢家”,同时也是韩国欧巴心目中的“女神”——除了白富美的必备人设,申师任堂在诗文和书画上颇有一番造诣,同时,她一手教养出的七个儿女的人生也相当成功。其中上文提到的、同样被印在韩元钞票上的三子李珥,是朝鲜李朝有名的“学霸”,曾经连续九次科举考试拔得头筹,儒学大家,被后世尊称为“栗谷先生”。

(同样登上韩元的李珥)

申师任堂出生于富庶的两班贵族家庭,曾祖母南氏是朝鲜李朝太宗的外孙女,父亲是当地名贤。这样的基本盘,已经保证了申师任堂的生活不会差到哪里,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申师任堂和她的三个姐妹都享有着普通家庭女孩无法企及的资源与保障,做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较,申师任堂的家庭倒颇似近代以“合肥四姐妹”而闻名的合肥张家。

有着原生家庭的良好教育,申师任堂对于琴棋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申的汉诗最有名的要数《思亲》,其诗句“千里家山万叠峰,归心长在梦魂中,寒松亭畔孤轮月,镜浦台前一阵风”虽然无法达到诗词大家的水平,倒也工整质朴,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除了诗词,申师任堂最为人所称道的要数她在绘画领域的艺术成就,五万韩元钞票正面是申师任堂的肖像,反面便是她的作品,连印有其子李珥的钞票背面也有她的草虫画。坊间亦盛传,申师任堂的草虫画作品因为过于逼真,引来动物啄食。

师任堂的真实历史(申师任堂和那些被印在钞票上的女人们)(3)

(申师任堂的草虫画作品)

有人或许会对“申师任堂”这一四字的人名感到奇怪。的确,“师任堂”并非本名,而是她的号。这个号也是别有深意:“师”表示师从,而“任”指的是周朝文王之母“太任”。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太任这位以贤德闻名的女性,但一定知道我们现在将妻子称之为“太太”。太姜(周太王之妻)、太任(周王季之妻)、太姒(周文王之妻)这三位贤德的女性被誉为“三太”,“太太”一词便是由此而来。言归正传,“师任堂”的名号可见其对于自身的定位和追求。

申师任堂19岁嫁给了同样为两班贵族家庭出身的李元秀,育有四子三女。在子女的教育方面,申师任堂可以说是有天然优势的,因而她的孩子们均成为了人生赢家。申师任堂集画家、诗人、伟大的母亲与一身,是标准的“德才兼备”的“贤妻良母”;作为国家形象出现在韩元上,本就无可厚非。

但在大部分韩国人、尤其是韩国男性眼中,申师任堂的“贤妻良母”形象远比“德才兼备”的优点要更突出,这也是其能够作为“样板人物”被印在钞票上的最大原因。

和韩国的申师任堂一样,纵观世界各国,出现在货币上的女性并不在少数。诸如英镑上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叙利亚货币叙磅上的巴尔米拉王朝女王芝诺比阿,都有着一定的政治意义。而昔日德国马克上的音乐家克拉拉·舒曼、澳元上的歌唱家奈丽·梅尔巴、瑞典克朗上的影星葛丽泰·嘉宝都是名声大噪的艺术家。

师任堂的真实历史(申师任堂和那些被印在钞票上的女人们)(4)

(瑞典克朗上的影星嘉宝)

而即将成为新版20美元钞票“代言人”的哈莉特·塔布曼则更具有特别的意义:作为黑人女性,哈莉特·塔布曼追寻自由,同时也为废奴行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千面值的日元上也印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樋口一叶;她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说家,她以笔做刀,切实描绘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矛盾与苦痛,官方给她的评价是“妇女社会角色转变的先驱”。无独有偶,在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一元纸币上的女性叫做梁军,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是一位曾参与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姑娘,平凡又不平凡。

师任堂的真实历史(申师任堂和那些被印在钞票上的女人们)(5)

(第三套人民币上的中国女性梁军)

有很多人认为,真正令申师任堂名垂青史的并非她的诗文与画作,而是她在男权社会中,作为好妻子、好母亲所遵循的道德礼法,所谓“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在他们心中,如果申师任堂仅仅在诗文绘画上做出了贡献,那么其和黄真伊这类在艺术领域有着很高造诣的妓生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关于黄真伊的文章请戳→《黄真伊、张绿水,朝鲜的妓生是怎样的存在?》)。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一观点正确与否,但它毫无疑问展现了许多人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相信这也绝对不是韩国政府将其印在钞票上的初衷。

师任堂的真实历史(申师任堂和那些被印在钞票上的女人们)(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