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1)

「新网师2023春季招生开始,1月30日截止。」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2)

史健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3)

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

三年多的新网师伴随,难忘的故事有很多,给个体成长和学校发展带来的变化也很多。一是参加了新网师联盟校的一些活动。从山西太原,山东武城,河南郑州,江苏苏州,从线下到线上,一直追随新网师的脚步;二是参与了一些论坛活动。分别在第三期云端论剑参与共读共写分享,参与新网师联盟校校长们的圆桌对话,主持了班本课程论坛。三是学习了一些课程。刘丽赏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孙静、李亚敏老师的《小语研课》,王兮老师的《班本课程》等。通过这些活动和课程,我结识了很多新网师优秀的校长和老师。如果说影响最大的,则是通过新网师的学习,对课堂认知的改变。

谈课堂,就需要先回到学校。

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是一所民办教育集团,创办于2008年,整体教师队伍比较年轻,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选择到高收费就读的家长,对教育理解更加多元,对教育认知更加深刻,这也需要我们时刻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迫切需要,教师能够胜任,家长非常满意的。通过新网师,“构筑理想课堂”成为了学校的课堂改革的主要选择。

提到“理想课堂”,大家都不陌生。理想课堂一定包含了“六维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和练习度,以及“三境界”,即“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以及最重要的“寻求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从理想课堂这些核心概念出发,我们学校也行动起来。在2020年,出台了《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十项要求》,第四条就是“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三学课堂(素养化)教学范式”的探索实践,主要从基本理念、理论系统、操作系统、评价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4)

作者供图

一、学生立场

理想课堂提倡“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学生的思维很难被激发。理想课堂提倡“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提倡自由度,即我们在学习方式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

因此,从学生立场出发,我们提出了“互动对话是获取经验的唯一路径”。学生与学习资源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只有站在学生立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消费主体,才能改变原来的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才能改变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成为希冀的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这才是理想课堂。

二、学程重生

理想课堂倡导“整合度”。即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将完整的知识变得支离破碎。我们主要是对学程进行整体设计,从自学、合学、展学三个环节,通过情境设问,自主探疑,合作解惑,交流展示,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建构。这一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其主要特点是:“讲效率、保底线”。

学程重生,与静态预设式教学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学程中要让学生经历实践、体验、内化、表达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深度交流,达到知识、技能、方法、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生成。

一是生成价值观。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根本任务。二是生成核心素养。加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目标和任务设计。三是生成学习能力。让学生自觉先学、独立思考、有效合作、踊跃展示、大胆质疑,自主构建并学会使用现代教育应用技术手段,努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再提升。

三、学用赋能

理想课堂强调“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强调“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这是我们提出学用赋能的基础。

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分为五大部分:一是对教材和学生的解读;二是确定教学目标;三是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作业;四是有严谨的教学板块;五是教学反思。我们学校所倡导的“三学课堂(素养化)教学范式”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坚持学生立场,学程重生,学用赋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全科阅读、深度思维、多元表达。强调自学、合学、展学(三学),深化互动对话。要求聚焦学生,找准起点,精选内容,把握话题。当生活成为教与学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舒展与绽放,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5)

作者供图

老师们,朋友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元,课堂的时空越来越广阔,课堂的个性越来越强。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我们在课堂的追求上依然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构筑理想课堂,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一直在路上。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6)

陶寒春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7)

探索“三学”范式,构筑理想课堂

2019年是学校办学转型的非常时期,适逢我校加入新网师,学校积极推行新教育实验。于是,新教育提出的理想课堂“六纬度”和“三境界”成为我们学校推行理想课堂的目标和方向。

2022年泗阳县教育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构建素养化课堂,实施“三学”课堂建设与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我校积极探索了“双减”背景下课堂学习的新质态《理想课堂(“三学”范式)》。下面我主要讲一讲“三学”课堂的基本内涵、操作要领和教学评价。

一、基本内涵

“三学”课堂是指站稳“学校立场、学生立场、学用立场”的三学立场;凸显“课前自学、课中合学、课后测学”三个学程模块;实现“会言说、会比学、会留白”的三学目标;坚持“课程重构、教程重效、学程重生”的三学操守。

二、操作要领

教师将国家课程生本化,在课堂中实施大单元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发使用高质量的“课时学习单”,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学生展示台”,追求课堂教学的生长性。

1.坚持“大单元教学”,整合学习资源

大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据教材设置的大单元围绕大主题进行集体备课,用心分析教材,整体掌握本单元的内容结构,确定课时内容,研究知识展开过程、呈现方式及测试方法,分课时按照小主题系统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8)

准者供图

在本单元第一课时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感知本单元主要内容,最后一课时进行系统总结,做到首尾呼应。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制作“课时学习单”,优化学习过程

高质量学习活动单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开发设计课前自学用的预学单,课中合学的导学单,课后测学的测学单。以课中合学的导学单为例,每节课老师都要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单,一个活动单要设计N个学习活动内容, 以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营造学生读、听、议、练、做、记等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9)

作者供图

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促进深度学习

各班级建立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分工,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安排小组座位。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评价者。激励、启发学生思维,为讨论创造良好氛围,把握讨论的时机、讨论的内容,有层次地将讨论引向深入,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实现健康和谐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小组组员意愿,可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校内延伸至校外,由课本学习拓展到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建设“学生展示台”,强化学习展示

“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如实物投影展台、小黑板、学生秀场、读书报告会、数学论坛、3分钟检测、小舞台、英语角等。我们搭建学生展示平台,选择学生展示方式,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实现学生思维可视化,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时进行点拨反馈,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发展。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10)

作者供图

展示中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如汇报、操作、表演、书写、擂台赛等,借助“展示台”拓展活动领域,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科素养。

三、教学评价

为了正确把握理想课堂教学(三学范式)方向,我们制定了评价表供教学实践中参考使用。

1.评价依据

我们根据课堂教学要素确定课程资源、学习过程、素养生成、教师素养四个评价维度。评价指标由评价维度演绎确定,评价要点是根据课堂教学原理给出的操作性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坚持连续的“学—教—评”,促进教师形成“适切的理论引领,创新的教学主张,务实的贴生教学,鲜明的行为特色”素养化课堂教学形态。

2.评价表

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确定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实施过程分析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评定教学素养,从不同侧面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综合评价素养化课堂教学质量。

3.评价方式

本评价表评价对象是一节课,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法,评价要点描述了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可直接观察和感受,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制。根据评价指标达成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应A、B、C、D。教师本人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中的现实表现,对照表格给自己评定等级,反省本人的课堂教学行为评定教学素养。

以上就是我校在构建理想课堂方面的一些探索实践。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在课堂中更好地落实新教育提出的理想课堂?这是我们全体老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11)

作者:史健 陶寒春 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

编辑:吴文琴

审核:黄小瑜 张海珍

小学新教师教学要求(在新教育中找准办学起点)(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