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词很流行,就是“内卷”。那这个卷字该如何理解?今天就来研究一下。

“卷”字的源流如下图。

卷字由来(卷字玄机)(1)

来自百度百科

“卷”字的早期字形发现于战国的金文,其构成右侧是一个曲膝而跪的人,左侧是双手向上捊一竖代表的某物。要理解“卷”字意象,必须对这两部分进行高度的抽象,达到易学的高度才能正确理解。

金文字形中,左上的字符含有把某物向上拉的意象。如果直译,则“卷”字的字象即是有人将跪着的人搀扶起来。

但这个字象可以用易理进行转换。人曲膝的姿势是坎卦意象,坎卦一阳居阴中,又有一根芯轴上卷绕了许多东西的象,这个跪姿的人即代表这个卷儿。左上的符号,即代表将卷儿上的东西抽出摊开。所以“卷”字之字象即有人将一卷东西摊开的意象。“卷”字做为东西卷儿的道理即如此。

卷字本义是开卷儿,但以右侧字符为主,可以是卷儿和卷成的意义,这是后世字义的一种转化,非卷字的本义,读者要注意。

显然,如果不知易理,对于把跪着的人搀扶起来这一象能代表把成卷的东西摊开来这一象是较难理解的。所以汉字的玄机必须得有易理知识才能揭秘。

上图中的战国文字,把双手向上拉的东西演变成了火,这个变化若无易理知识可能又难理解了。

火为离卦的典型具象,而离卦阴爻居中,阳爻在两侧,阳爻向外运动即向远离中心的方向运动,所以有以某处为中心向外展开的意象,即是金文“卷”字双手动作的实质,亦即开卷儿。因此这个转换是符合易道的一种转换,与金文字形意象完全一样。

篆文字形中,双手上部的釆(biàn)字,在前面的“释”字注解中已有说明,是分开解开的意义,所以篆书“卷”字上部双手加釆字的意义也是把卷儿打开的意象,与前述两个字形意象一样。

楷书的演变来源于篆书,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知道了“卷”字源流各字符的易理,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卷”字是许多后起字的字根,我们再理解有关文字时要知道这个卷字的意象。比如“拳”字由卷字头和手组成,表示的是卷字意象与手的组合,指手握成拳(实际意义是握成拳头的手伸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