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备课笔记,详细总结知识点,可收藏,用来假期辅导孩子预习,也可以复习用。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科学童话,讲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小青蛙的奇妙经历。

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会了解小蝌蚪发育成小青蛙的变化过程,懂得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年级语文课堂练习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备课笔记)(1)

孩子进入二年级,课文内容逐步增加深度,知识点逐渐增多,需要认识和会写的生字数量更是有明显的增加。

一、识字学习重点

一年级时孩子们学会了很多识字方法,大部分孩子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老师和家长不用再手把手地教孩子,应该先放手让孩子自己识记,把指导的重点转移到适时地点拨上来。

这一课共需要识记15个生字,其中读音容易读错的是带有后鼻音的“迎”、“顶”,还有“捕”的音节是bu,有的孩子容易读成pu。

二年级语文课堂练习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备课笔记)(2)

词语“脑袋”、“快活”、“衣裳”、“眼睛”、“时候”都是轻声词,要提醒孩子读准确。

二、写字学习重点

同识字一样,通过一年的写字训练,孩子们基本掌握了写字方法,学会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生字的间架结构,学会了基础的笔顺笔画规则,大体学会了笔画的穿插及运笔力度。

本课共有10个生字必须会写,老师和家长可以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和笔顺笔画易出错的字,简单的字可以让孩子自主观察,自主书写。

二年级语文课堂练习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备课笔记)(3)

易写错的字:“宽”下面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顶”右边是“页”,最后一笔是点。

笔顺易写错的字:“跳”右边的“兆"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皮”的笔顺是横钩、撇、竖、横撇、捺。

另外,还要注意“足”和“子”变成偏旁时的笔画变化。

三、学习课文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蝌蚪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外貌、动作。

感受叠词“大大的”、“长长的”的表达效果,积累词语,激发喜爱小蝌蚪的情感,并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二年级语文课堂练习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备课笔记)(4)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因,以及鲤鱼妈妈和乌龟给他们的提示。

从“游哇游”体现出小蝌蚪游的时间很长,“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展现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间的两次发育变化。

通过鲤鱼和乌龟的话,小蝌蚪大体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样子。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年级语文课堂练习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备课笔记)(5)

“尾巴变短了”写出了小蝌蚪第三次发育变化。

小蝌蚪在荷花旁边见到了漂亮神气的大青蛙,立刻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妈妈,朗读时要读出他们激动、高兴的心情。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蹬”、“跳”、“蹦”说明小蝌蚪已经长成小青蛙了,他们的生活习性也有了变化。“尾巴已经不见了”是小蝌蚪第四次发生变化,他们的外貌彻底改变了,再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二年级语文课堂练习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备课笔记)(6)

在充满童趣与温情的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小蝌蚪发育成长为青蛙的变化:程被有序地呈现出来,青蛙的样子也被清晰地勾画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