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儒家,道家和佛学。唐朝的时候,这三种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都很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儒释道三教合流。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当时很多著名的诗人心中,他们的思绪都是复杂的:既想要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又渴望仙人的修行,还希望归隐山林,打坐修禅。

王维的意境很美的诗,唐诗写静到极致的诗歌(1)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向往佛学。且不说王维被誉为诗佛,写出了很多带有禅理的诗歌,实际上当时和他有共同选择的人不在少数。今天我们所谈到的其中一个诗人,来到江苏常熟的破山寺,写下了一首唐诗。虽然并没有王维的诗歌有那么高的传唱度,但是其中所表达的意蕴和王维的诗作异曲同工。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王维的意境很美的诗,唐诗写静到极致的诗歌(2)

​这首唐诗就是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和王维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而且年龄相差不大。从名气上来说,常建和王维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是这一首唐诗,却硬生生写出了诗佛的风采,奠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就如同一个导游一般,在这首唐诗的一开始就引导我们走进这一所古老的寺院,此时,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之中。

接下来是写到了什么呢?他会把我们带到一个什么样的佛寺之中呢?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但是接下来景色的描绘,是这首古诗当中流传最广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幽深之处,而诵经修行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王维的意境很美的诗,唐诗写静到极致的诗歌(3)

​这两句古诗交代了佛寺当中禅房的所在之处,和山林、花木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更加突出了其和世俗生活隔绝的意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地不光有美丽的花木,还有飞来飞去的小鸟,山光明媚,让飞鸟怡然自得更加欢跃,飞来飞去。“潭影空人心”,寺院当中的一潭清水,也是清澈无比,让你看到之后,更有一种静心的感觉。

前六句诗人就像是一个导游引导我们参观了这个破山寺。尤其是第二联和第三联只有20个字,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但是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幽静绝世的佛门世界之中。

空人心,悦鸟性,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可以让人净化心灵,也才能达到真正的静的境界。

王维的意境很美的诗,唐诗写静到极致的诗歌(4)

​后面两句更是以声音来衬托这种“静”,营造出来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此地的钟声早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报时工具,而是引领人们开启打开一个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常见的这首唐诗流传非常广泛,虽然他的名字或许并不太为人所知,但是这首诗却让他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号。这首古诗虽然和王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其中的诗词用字,其中唐诗的境界,颇有诗佛的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