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林

(引子)

这是八月,

北方的阳光是这样灿烂。

怀着缅怀英烈的敬仰之情,

我登上了这崇高的烈士陵园。

一簇簇傲然怒放的菊花,

装点着一座座抗日英烈的碑林。

轻轻读着他们的名字,

那段烽火燃烧的岁月,

便会飘在我的眼前。

邹嘉甫

邹嘉甫,河北蔚县人,1915年生,1931年入党,1938年任中共广灵县委书记。曾参加王震将军指挥的张家湾伏击战和杨成武将军指挥的邵庄伏击战。担任县委书记期间,通过发动宣传抗日。组建起了广灵县抗日游击队。期间,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为群众夺取粮食、食盐、布匹等,组织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深受百姓喜爱。1943年1月25日,日寇扫荡蔚县、广灵南山时,在陈庄子被敌人包围,为掩护群众突围,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

你走了, 你走了,

齐殿选

齐殿选,字圣夫,1899年生于定县龙门村,毕业于太原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罢课活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他参加了牺盟会,1938年春,与爱人周萱华调到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同年秋任广灵县抗日民族政府县长。期间,他结合当时形势,把政权建设、培养干部、发动群众抗日与减租减息、增加雇工工资结合起来,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培养出了一批抗日骨干。他曾组织地方武装配合七一八团于邵庄伏击日寇,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汽车四辆。1939年5月,150多名日伪军对县政府驻地安沟村进行突然袭击。齐殿选组织机关人员转移后,才最后转移,不幸与敌遭遇被捕。日伪军多次以高官厚禄和金钱美女劝诱,均遭到他的痛斥拒绝最后齐殿选绝食后,英勇就义,年仅39岁。

遥望魏巍的太行群峰,

我想起了你;

手抚烈士陵园的石碑,

我想起了你;

捧读北岳忠魂的故事,

我想起了你。

想起你,

就想起了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

想起你,

就想起了党旗下的铿锵誓言;

想起你,

就想起了把牢底坐穿的诗句;

想起你,

我的思绪穿越了历史的尘烟。

(一)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

在定襄县的的一个山村,

牺盟会员齐殿选,

接到了晋察冀边区的调令。

调任他担任边区政府社会教育科长,

妻子周萱华决定同他一起赴任。

两个幼小的孩子边哭边喊:

“爸爸——妈妈——你们不能走!

要走就带上我们……”

孩子们的哭声一阵接着一阵,

哭声也不时地揪着他们的心。

齐殿选抱起可爱的两个宝宝,

一句句肺腑的话语托付给母亲:

“娘啊娘,日本鬼子凶暴残忍,

他们正在中国的土地上放火杀人,

儿必须奔赴抗日前线,

履行一个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孩子们就交给你二老了,

希望爹娘把他们培育成人。”

告别了他们钟情的土地,

辞别了年迈的父亲母亲,

齐殿选和妻子背起行李毅然上路,

一对革命伴侣同赴抗日的征程。

(二)

晋察冀的抗日烽火熊熊燃烧,

根据地的斗争形势日趋严峻。

一九三八年秋天,

边区政府决定选派一批青年干部 。

到最艰苦的太行山区,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齐殿选被任命为广灵县抗日政府县长,

开始了他抗日生涯的崭新人生。

党的洛川会议刚刚结束,

会上提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方针。

在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

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齐殿选深入到广灵的山村,

全面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方针。

他一村一村的召开会议,

挨门逐户的鼓舞群众的抗日热情。

山村的群众都愿听齐县长的报告,

齐县长成了他们心中的救星。

减租减息改善了群众的生活,

更激发了山村群众的抗日热情。

一批批热血青年都走上了抗日前线,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广灵的山村。

(三)

一九三九年春天,

浴血后的山桃花绽放得格外鲜艳。

半年多的宣传抗日发动群众,

广灵的地方武装威名大震。

一个春风徐徐的拂晓,

齐殿选收集到了一份重要的敌情。

有四辆运载日军的汽车,

要从直峪往灵丘调运。

他立即与七一八团取得联系,

决定在邵庄设伏歼灭敌人。

激烈的战斗在上午打响,

我军居高临下发起了猛攻。

手榴弹在汽车上轰隆爆炸,

机关枪雨点般射向敌人,

鬼子来不及下车就见了阎王,

齐殿远带着游击队员冲下山岭。

剩下的少量鬼子负隅顽抗,

齐殿选指挥战士们冲锋陷阵。

一阵密雨般的的疯狂扫射,

残余的鬼子顷刻全部毙命。

四辆汽车全部葬身火海,

邵庄伏击战大获全胜。

根据地军民扭起了欢快的秧歌,

欢歌笑语回荡在县城乡村。

( 四)

邵庄伏击战打下了鬼子的嚣张气焰,

抗日民主政府令日伪军胆战心惊。

敌人暗中窥探县政府机关驻地,

连夜包围了根据地安沟村。

齐殿选得到了这一情报,

立即组织机关政府转移到了大山中。

当他最后转移出村后,

山路上正遭遇上凶残的敌人。

他拔出了手枪向敌人猛烈射击,

几个鬼子应声倒在了血泊之中。

敌人把齐殿选紧紧围住,

他终因寡不敌众落入魔掌之中。

齐殿选被带进了南村据点,

伪县长设宴企图诱他投诚。

“齐县长啊你还年轻,

何必每天流窜在偏僻的小小山村,

共产党成不了多大气候,

你要是自白了保你步步高升。

金钱美女任你自由挑选,

你可千万不肯改悔葬送了前程。”

“我们共产党人甘愿清贫生活,

哪像你们这帮汉奸卖国求荣。

要杀要剐你快快定夺,

不要用一派鬼话欺骗我们。”

说完他一脚踢翻了敌人的饭菜,

从此便开始了绝食斗争。

敌人给齐殿选戴上了脚镣手铐,

推着他在大街上示众游行。

齐殿选边走边宣传抗日,

高呼着口号痛斥日寇的暴行。

鬼子气得恼羞成怒,

用刺刀捅得他两腿鲜血淋淋。

面对鬼子惨无人道的摧残,

齐殿选大义凛然铁骨铮铮。

他高呼着: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民族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最终绝食后英勇就义。

三十九岁的生命虽然短暂,

但你却像恒星一样永恒。

你的名字永远辉耀了史册,

你的精神永远与壶泉长存。

太行烈士碑拓片(太行英烈传)(1)

曹清正

曹清正,女,生于1925年,广灵县上寺村人,家庭出生贫寒,13岁就当童养媳妇。1938年5月,齐殿选县长亲自上门看望了曹清正,对她进行了抗日宣传教育。从此,她的心里便种下了革命的种子。1940年,年仅16岁的曹清正毅然逃出婆家,到区公所要求参加革命。不久便担任了区妇救会主任。在革命工作中,她与时任县委宣传部长王子尚产生了爱情,并很快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1943年1月25日,曹清正随同王子尚参加完县委召开的干部大会后,回到四区下栈村传达县委会议精神时,由于汉奸告密,敌人包围了下栈村,区干部在人少的的情况下,立即组织突围,结果王子尚中弹后英勇牺牲,敌人妄图活捉曹清正,面对敌人的劝降,曹清正拉响了手榴弹,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9岁。

白雪皑皑的太行山,

静静的肃立;

下栈村的白桦林,

在风中默默地啜泣。

阴云笼罩着荒凉的村庄,

一顶军帽覆盖着洁白的雪地。

手榴弹的巨响过后,

曹清正残缺的身躯旁,

躺下了几具鬼子的尸体。

十九岁的生命如花似月,

可她却将一段巾帼英雄的故事,

永远留在了广灵大地。

(一)

公元一九二五年的春天,

山桃花开遍了太行的山山岭岭。

上寺村的一间寒窑里,

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声。

小清正来到了这个多灾难的世界,

她睁开眼睛呼吸的就是寒风。

一家人每天吃糠咽菜,

母亲的奶水少得实在可怜。

小清正天生聪颖可爱,

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双亲。

十三个春秋的风雨人生,

曹清正已出落得楚楚动人。

贫穷的家计再也无法维持,

母亲决定忍痛把她嫁人。

做童养媳让她受尽了非人虐待,

性格刚强的她时刻都想着逃婚。

(二)

一九三八年五月,

三五九旅来到了广灵,

八路军深入乡村宣传抗日救国,

革命火种传遍了太行山村。

青壮年纷纷参加抗日队伍,

妇救会也经常组织妇女活动。

县长齐殿选听说曹清正是童养媳,

亲自上门动员她参加革命活动,

齐县长给她讲解放妇女的道理,

更给她埋下了冲出封建家庭的火种。

一天,婆婆让她去田野挖苦菜,

曹清正终于下定了逃婚的决心。

提着篮子她跑出了家门,

就像一只小鸟终于冲破了牢笼。

她翻过了一座山走过了一道岭,

终于来到了区公所驻地卧羊村。

她向所长诉说了当童养媳的遭遇,

更表达了参加革命的一片丹心。

所长被她的的革命愿望深深打动,

毅然同意她参加妇救会的进步活动。

从此她走上了革命道路,

不久就当上了妇救会主任。

(三)

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

日寇疯狂的扫荡根据地的山村。

根据地的范围越来越小,

斗争的形势也日趋严峻。

区干部有的被捕有的牺牲,

还有的屈膝投降叛变了革命。

面对残酷的斗争形势,

曹清正革命的意志更加坚定。

她不仅把妇女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还常常演唱歌曲活跃战斗气氛。

工作中她结识了宣传部长王子尙,

渐渐地她们产生了恋爱之情。

王部长教她学习理论文化,

曹清正总把他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山路上,他给她讲赵一曼的故事;

窑洞前,总能听到他们动听的歌声,

革命把两颗心连在一起,

并蒂的莲花将绽放出醉人的芳馨。

(四)

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四日,

县委工作会议在陈庄子举行。

会上安排了当前对敌斗争的策略,

还传达了边区领导们的指示精神。

县委会议刚刚结束,

曹清正便同王子尙返回了下栈村。

他们正准备向同志们贯彻传达,

却得到了意外发生的敌情。

由于汉奸向鬼子报告了秘密,

鬼子们包围了下栈村。

面对意外发生的情况,

县区干部决定突围出村。

敌人发现了了他们突围的行踪,

将包围圈越锁缩越紧。

密集的子弹暴雨般飞来,

几个突围的干部顷刻中弹牺牲。

又一排子弹扫射过来,

一颗子弹打进了王子尚的前胸。

殷红的血染红了他的上衣,

他忍痛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

几个鬼子应声倒地,

王子尚也慢慢倒在血泊中。

望着战友英勇无畏的壮举,

曹清正顿时泪如泉涌。

她把革命的伴侣抱在怀中,

一声又一声地呼唤着他快快苏醒:

“子尚啊,子尚,你不能走,

我要你永远把我陪同……”

子尚微微睁开了眼睛,

微弱的气息翕动着嘴唇。

他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她讲,

可话到嘴边却欲语无声。

他怎忍心抛下心爱的伴侣,

他更丢不下党托付给他的事情。

面对敌人阴冷的枪口,

仇恨的火焰在曹清正心中升腾。

“看你小鬼子凶残到何时,

姑奶奶马上要你的性命。”

她猛地掏出了手榴弹,

咬牙切齿地快速冲进敌群。

手榴弹发出“轰隆”的巨响,

曹清正顿时与鬼子同归于尽。

白雪皑皑的太行山,

静静地肃立;

下栈村的白桦林,

在风中默默地啜泣。

十九岁的曹清正生命如花,

可她却把一段悲壮的故事,

永远留在了太行山峰。

太行烈士碑拓片(太行英烈传)(2)

太行烈士碑拓片(太行英烈传)(3)

作者简介

杨树林,山西大同广灵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广灵县文联副主席。出版的著作有故园三部曲《故园之恋》、报告文学集《奋进的乐章》、旅游文学集《塞上江南水神堂》、散文集《村野童趣》等,曾在《诗刊》《中国青年报》《散文选刊》《大同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