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认知是分三层次,每一层次之间有明显的分界,这个观念是用阜字来表达的。
阜,甲骨文写成一竖,竖上有层级,像阶梯或像阶梯那样有起伏的山,《说文》云:阜,山无石者,是一座土山,象可拾级而上。《释名》曰:“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髙厚也。”《广雅》曰:“无石曰阜。”
阜用在字的左半边作为汉字部首变为阝,俗称左耳旁,用阜作意符的字多与土山,丘陵,建筑,登降,高下有关,如:陆,陵,陟,陛,除,阶等。
阜有丰盛,肥大,多,长,等意,也用来表示面积很大的、又高又平的土地,又特指物质的财富的丰盛,《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阜人民,以蕃鸟兽”,这里阜是繁衍生息的意思,《墨子·尚贤下》:“而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者安之,远者归之。”,这里的阜是富庶而安宁之意。
从甲骨文的造字规则来讲,一竖代表神,一横代表气,三角代表精,阜表示精气神累积至一定程度后的跃迁,神级的提升,阜字有三级,三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多数,因此阜是精气神累积固化后的跃迁提升过程。
这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与认识的运动不谋而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也就是从实践到知识,从知识到实践这样的反复,才能完成,这样认识循环的都相对地进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的一般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讲,神即规律,气是能动性,实践活动,而精是对规律的把握,因此,阜可以认为是表示认识的一般规律,认知跃迁的过程,随着认知的提升,物质随之而丰盛,心地而得安宁。所以《韵会》讲: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
佛家的观点,神识是分上中下三层的,上层无色界,中层色界,下层欲界,每一层又分几个小层次,上界无色界4天,中界色界18天,下界欲界6天,合共28天,道家在佛家三界28天上,又加四梵天5层,三清天2层,大罗天1层,合共36重天,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其实凡读富(fu)的,都与认知其关,另一种层次的划分,是从精气神形质心彗来划分的。
质的层面是腹,所谓心宽体胖,大腹便便,就是身体安康的表现。
形的层次就是复,重点指的是形态维持修复能力。
气的层面就是富了,能力强,经验老道,表现在物质财富上,就是钱财多。
心的层面是负,反映在心量上,就是心包,心识的强大在包容,百川归海,有容乃大。
智彗的层面,是妇,妇是一种天人感应的能力,与自然合一的能力,商代妇最多,是大巫师,大祭师的意思,后世把妇看成商帝的老婆,闹出许多笑话,最大的笑话就是妇好了。
神的层面就是父,大道本尊,天父。
精的层面,就是阜了,是以上各层次的综合体,也代表认知的潜力与提高的过程。
#学文习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