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物界曾经有一位“国宝级”鉴定大师,叫刘光启,是字画鉴定的传奇,外号“刘半尺”,任何字画打开半尺真伪立判,又称“神眼”“土圣人”。他在鉴定书画时,一手握轴边展边送,另一手握天杆随展随卷,展开一半就有了结论,或是“真的”,随口介绍作者来历,或是“这东西不对”,说清楚理由,前后不过两分钟,这“神功”是怎么炼成的呢?
刘光启1932年生于河北省冀县农村,上过两年私塾,粗通文墨,最爱看爷爷给庙里画的壁画。少年时他到北京琉璃厂鉴光阁字画店,跟掌柜的傅凯臣学徒,几年下来,背完了《画史汇传》,六千多个书画家名录如数家珍,库房里字画的名称、存放位置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1951年琉璃厂生意不行,掌柜的介绍刘光启到天津金石山房书画店,刘光启自此定居天津。他随吴玉如、龚望等名家研读经史画论诗词,艺术造诣日深,同时继续研习历代画家用笔用墨风格技巧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题款、装裱等知识。
刘光启
当时有一位东北老太太,来到金石山房,拿出一张沾满油渍的黄纸。刘光启打开一看是一封信,上写“仲淹再拜”,旁边有乾隆御题,断定是范仲淹的墨迹,心里有了底。他以二十块钱的价格买下这张纸,回去一查,这是范仲淹的《尹师鲁二帖》,故宫有另外一封,这一封遗失在东北。后来刘光启将这帖送回故宫博物院。
公私合营后,1960年,刘光启到天津市文化局下属文物商店工作,1970年调入天津市文物公司,成为文物图书清理小组成员。他记忆力过人,能把一整本《毛主席语录》背得滚瓜烂熟,这期间他基本是睡在画堆里,过眼无数书画、文物,练成了一双慧眼。
刘光启
天津实业家、收藏家张叔诚的家被查抄,收藏品装在三轮车上拉到仓库。也是巧了,几天后,刘光启到仓库鉴定珠宝,发现一个长轴画,打开一看,竟是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便将这幅画保护下来。后来落实政策文物退还,张叔诚将自己的藏品全部捐赠给国家,《雪景寒林图》成了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刘光启分类清理查抄来的字画,发现一卷黄黑色的纸卷,是草书纸本书帖《干呕帖》,落款为王羲之。史书记载,王羲之的真迹早已失传,现传世的墨迹皆属后世摹本,刘光启反复鉴定,认定这卷《干呕帖》为唐人所摹,末代皇帝溥仪将其带到东北,是稀世之珍。
雪景寒林图
刘光启
他发现的隋代六朝、唐人写经、宋代银粉书、元明清名画不计其数。他曾到郊区一家工厂办事,内急上茅房,在秫秸秆墙的缝隙间看到一个小卷纸,随手抻出,打开竟有三尺长,上面写满如同小指甲大小的小楷,后经仔细鉴定,这是六朝刘宋时期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抄本。
刘光启擅长辨别真伪,而且有理、有据。1990年他应邀到美国,在华盛顿博物馆看到一幅明代董其昌72岁时写的字,但上面盖了明代收藏家项子京的鉴藏印,项子京比董其昌年长三十岁,由此断定系伪作。他为天津艺术博物馆鉴定过一件绢本花卉图,画心用双丝绢,是明代物品,画上有“顾汝言”三字,是明万历年间画家,其书画技法带有明代文徵明的特征,落款是万历年间落款法,画上有四五个人的题跋,其中有晚明之人,画轴裱法是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的裱法。通过这些佐证,可断定此画确为明画,不是伪作。
刘光启
刘光启认为,历代书画家的作品既能体现个人风格,又有时代风貌。如明清以来流派纷呈,扬州派、海派、岭南派、金陵派、苏州派、镇江派、徽派……,不一而足,把握住一种艺术流派的总体风格,个别画家的作品也就容易归类、辨识了。有人将这个方法总结为“刘氏鉴定法”。
他生活朴素,从不以专家自居,上下班骑一辆破自行车,岁数大了之后改乘公交车,拎着一个破旧的黑色人造革包,像个老工人。他喜欢粗茶淡饭,被邀到各地讲学或鉴定文物时,从不大吃大喝,不住高级宾馆。他没当过官,一辈子与先进、劳模无缘,但实实在在的工作干得最多。
他常到沈阳道、鼓楼、文化街的旧货摊上溜达,因为他是国家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按规定有漏儿也不能捡,在他家里找不到一幅大师书画。有一次他在沈阳道市场一个大缸里发现一个卷轴,是清代陈鹏年的真迹,一问价两千元,赶紧通知国营文物商店艺林阁来人收购,那幅画后来卖了八万元。也曾经有人找刘光启卖一个写经,要价不过七百块,刘光启鉴定后报告文物公司,按其应有的价值给了那人二十四万元。2019年2月17日,刘光启先生病故,享年88岁。
刘光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