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解析

手指

(1)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一部分(1)总写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qìn)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sāo)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采用拟人和排比的写法,以举例的方式写出了大拇指的吃苦耐劳,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做什么事都愿意出力的无名英雄,再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它踏实、忠诚却不好大喜功。)

(3)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ǎo)窕(tiǎo),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uì)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yà)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luó)丝、解纽(ni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拟人、排比的写法,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4)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描述了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5)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zhàn)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bàn)。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运用设问的手法,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所以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第二部分(2——5)分别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6)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zēng)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第三部分(6)最后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个道理。

——本文作者丰子恺,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作者简介

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艺术趣味》《随笔二十篇》 《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

2、课后生字

弦xián(1)偏旁:弓(2)结构:左右(3)组词:和弦、琴弦

揿qìn(1)偏旁:扌(2)结构:左右(3)组词:揿纽、揿钉

窈yǎo(1)偏旁:穴(2)结构:上下(3)组词:窈窕、窈妙

窕tiǎo(1)偏旁:穴(2)结构:上下(3)组词:窈窕、窕冶

薄bó(1)偏旁:艹(2)结构:上下(3)组词:薄弱、单薄

拇mǔ(1)偏旁:扌(2)结构:左右(3)组词:拇指、拇战

搔sāo(1)偏旁:扌(2)结构:左右(3)组词:骚动、搔痒

痒yǎng(1)偏旁:疒(2)结构:半包围(3)组词:挠痒、心痒难耐

秽huì(1)偏旁:禾(2)结构:左右(3)组词:污秽、秽土

轧yà(1)偏旁:车(2)结构:左右(3)组词:轧棉花、倾轧

拧nǐng(1)偏旁:扌(2)结构:左右(3)组词:拧开、拧紧

螺luó(1)偏旁:虫(2)结构:左右(3)组词:螺丝、螺母

纽niǔ(1)偏旁:纟(2)结构:左右(3)组词:纽扣、纽约

扣kòu(1)偏旁:扌(2)结构:左右(3)组词:纽扣、扣子

貌mào(1)偏旁:豸(2)结构:左右(3)组词:外貌、相貌

仓cāng(1)偏旁:人(2)结构:上下(3)组词:仓库、仓促

渺miǎo(1)偏旁:氵(2)结构:左右(3)组词:渺小、渺茫

涕tì(1)偏旁:氵(2)结构:左右(3)组词:鼻涕、涕零

享xiǎng(1)偏旁:亠(2)结构:上下(3)组词:享受、享有

庸yōng(1)偏旁:广(2)结构:半包围(3)组词:平庸、附庸

憎zēng(1)偏旁:忄(2)结构:左右(3)组词:憎恨、爱憎分明

3、多音字

窕(1)tiǎo窈窕、窕窕(2)yáo窈冶

轧(1)zhá轧钢(2)yà倾轧、轧棉花(3)gá轧账

拧(1)nǐng拧干、拧开(2)níng拧起、拧成(3)nìng脾气拧

着(1)zhe看着、写着(2)zháo着火、睡着(3)zhuó穿着、着陆(4)zhāo着急

只(1)zhī一只、只身(2)zhǐ只有、只见

长(1)cháng长短、长度(2)zhǎng长大、班长

单(1)dān单独、单单(2)shàn姓氏

少(1)shǎo多少、少许(2)shào少年、少女

中(1)zhōng中间、中午(2)zhòng正中、中弹

相(1)xiāng相信、相亲(2)xiàng照相、相片

喷(1)pēn喷涌、喷出(2)pèn喷香、喷红

要(1)yào主要、紧要(2)yāo要求、要挟

血(1)xuè血亲、血缘(2)xiě流血、血红

重(1)zhòng重量、重力(2)chóng重新、重复

倒(1)dǎo 倒下、推倒(2)dào 倒车、倒掉

劲(1)jìn使劲、手劲(2)jìng劲风、刚劲

了(1)le走了、快了(2)liǎo了解、知了

给(1)gěi交给、送给(2)jǐ给予、供给

都(1)dōu都有、全都(2)dū都市、首都

落(1)luò落叶、掉落(2)là丢三落四(3)lào落枕

没(1)méi没有、没人(2)mò淹没、沉没

解(1)jiě 解锁、解释(2) jiè押解、解元(3)xiè 浑身解数

干(1)gàn干部、干活(2)gān甩干、晾干

屏(1)bǐng屏气、屏息(2)píng屏风、开屏(3)bīng屏营

冲(1)chōng冲动、冲洗(2)chòng冲压、冲劲

处(1)chǔ 处置、惩处(2)chù 到处、处处

参(1)cān参加、参与(2)shēn人参、党参(1)cēn参差不齐、参差错落(4)sān古同“叁”,三的大写。

薄(1)báo薄片、薄田(2)bó薄弱、刻薄(3)bò薄荷、

抹(1)mǒ抹掉、抹杀(2)mò抹不开(3)mā抹布、抹桌子

正(1)zhèng正确、正好(2)zhēng正月

乐(1)lè快乐、欢乐(2)yuè音乐、乐曲

觉(1)jué 觉得、感觉(2)jiào睡觉、午觉

得(1)dé觉得、得到(2)de出得了门了(3)děi如果下雨就得淋湿了

差(1)chā差别、差异(2)chà说差了、差得远(3)chāi出差、兼差(4)cī参差不齐

为(1)wéi因为、成为(2)wèi为了

量(1)liàng力量、产量(2)liáng重量、打量

分(1)fēn分开、分别(2)fèn安分守己、分内

4、易错字词

具、矮、肯、琴、弦、喷、抵、翻、揿、秽、烫、轧、扳、拧、逢、衬、研、蘸、瓣、

随时随地、姿态、拇指、构造、搔痒、窈窕、试探、螺丝、纽扣、相貌、屏障、冲撞、薄弱、左膀右臂、养尊处优、渺小、鼻涕、舞蹈、附庸、爱憎、拳头、

5、近义词

姿态——神态、形状——样子、简单——容易

构造——结构、舒服——舒畅、感谢——感激

窈窕——苗条、强硬——坚硬、复杂——繁杂

危险——危机、试探——尝试、接触——来往

消受——承受、机敏——机智、相助——相帮

相貌——仪表、冲撞——冒犯、好像——似乎

薄弱——单薄、渺小——微小、附庸——附属

差异——差别、左膀右臂——得力干将

养尊处优——娇生惯养

6、反义词

简单——困难、差异——相同、危险——安全

舒服——难受、感谢——抱怨、接触——隔绝

窈窕——肥胖、强硬——柔软、复杂——简单

消受——吃苦、机敏——笨拙、相助——刁难

冲撞——避开、好像——一定、薄弱——顽强

渺小——伟大、附庸——独立、左膀右臂——碌碌庸才

养尊处优——节衣缩食

7、文章主要内容

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说明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要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

8、手指的作用

大拇指:扶琴身、抵住水流、按住伤口、扳住重东西、翻书页、揿电铃等。

食指:推动笔杆、遇到危险时试探冒险、接触秽物、毒物、打电话、扳机枪、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

中指:在取物是最先碰到物、出力时在旁略为扶衬。

无名指:多用于胭脂粉、蘸药末、带戒指。小指:用处渺小、掏耳朵、抹鼻涕。无名指和小指还用来演奏丝竹管弦、做兰花指。

9、拇指的长短处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部编版第22课(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解析)(1)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部编版第22课(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解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