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56年来,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今年3月5日,全省学雷锋活动座谈会在邓州市召开,邓州市还举办报告会、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纪念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6周年。雷锋杂志顾问、原总后勤部政委张文台等一批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雷锋生前战友、雷锋辅导过的学生等齐聚邓州,讲述多年来学习雷锋的故事,共话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会议期间,《今日邓州》报记者对部分与会领导嘉宾进行了采访,本公众号今开设“雷锋精神 薪火相传”专栏,陆续刊发采访内容,敬请关注。

岗位学雷锋痴心育桃李(岗位学雷锋痴心育桃李)(1)

张玉滚近照

“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但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我要像一颗螺丝钉,钉在这里。”

“我定下了‘铁规矩’,要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教师。”

“我愿做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来照亮孩子们的前程,希望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这是他说的话,他就是“时代楷模”、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

3月5日,全省学雷锋活动座谈会在我市召开,雷锋精神的研究者、传播者、践行者齐聚邓州,进行学雷锋经验交流,张玉滚作为他们中间的一员,记者有幸采访了他。

作为80后,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沧桑了许多,鬓角早已斑白。记者问及他如何做到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山村坚持学雷锋,他的眼睛充满了光彩:“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该做的事。黑虎庙村是个深度贫困村,2001年我来到村小学时,全校只有100多个学生,当时就鼻子酸酸的,我也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孩子,说啥我也得留下来。”

就这样,张玉滚在黑虎庙小学一干就是18年。缺教师,他把自己打造成全能教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样样精通;缺设施,亲手做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等教具;缺员工,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担任“义务炊事员”;缺资金,年迈父母那点儿种地收入也被他补贴给了学校。

“去年,我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我觉得与那些真正的‘雷锋’‘英雄’相比,还差得很远,这份荣誉应该属于千千万万像我一样扎根农村、奉献社会的基层工作者。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学雷锋,更要践行雷锋精神。”张玉滚说。

张玉滚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从一名代课教师,到肩负整个学校重任的校长,18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300名儿童,和同事们先后教过500多名学生,其中20多人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期间,虽然妻子右手不幸残疾,九个月的女儿意外夭折,但他仍矢志不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播撒真善美,我教育学生,一定要有一颗善良心,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未曾远离我们,人人可学,人人可做。”张玉滚说,“这次来到邓州,更加了解了‘邓州编外雷锋团’,他们作为雷锋战友,常年如一日保持雷锋的战友本色,服务家乡发展,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孙天帅、武文斌和门金梅这些响亮的名字,以及每一个默默奉献的爱心志愿者,让邓州这座雷锋城里的雷锋元素遍及城乡,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

采访结束时,张玉滚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我会继续把本职岗位当作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平台,把岗位学雷锋作为毕生追求,扎根山区,让更多的山区孩子受到应有的教育,走出大山,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培养更多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高爽 邓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