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范伟老早就用演技把这句话摆脱了
《卖拐》已经过去20年,但直到今天,大多数人还是只认识那个“走了两步”的范伟,而不知道他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演员。
上周五,张艺谋压了两年的《一秒钟》上映。在里面出演电影放映员的范伟,再一次证明他真是影帝的水平、十八线的声名。
不论笑泪,他的一招一式都无毫无表演痕迹。
这让我想到了2017年范伟拿下金马影帝,很多人说是爆冷——哪有什么爆冷,不过是一直以来范伟太低调罢了。
01
《一秒钟》里的范伟
影帝级的表演
《一秒钟》里,张译是绝对的主角,谋女郎总是吸引人眼球,演得最好的范伟反倒被宣传口忽视了。
张译的好是行云流水,而范伟的好是浑然天成。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译饰演的张九生从劳改农场跑出来,目的是为了看女儿出现在电影片头播放的“新闻简报”里的一秒钟。偏偏他女儿出现的那一盘胶片,被小女孩刘闺女偷走了。
范伟扮演的范电影是电影放映员,一辈子在放电影上没犯过错误,备受村民们爱戴,吃油泼面都能获得“多一勺油辣子”的高待遇。可这一次放个电影,却发生了诸多意外。
范伟很低调,不演戏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但他在戏里很高调。
《一秒钟》演了二十多分钟他才出场。戴着前进帽,穿着小马甲,手上拿着个大搪瓷杯子,一脸的小得意又带着几分憨,周围群众拥上来,有的递瓜子有的塞花生,他欣然接受。
短短两分钟,范电影是怎样的人,范伟演好了。
范电影这个角色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幽默部分,但这和范伟演喜剧的感觉完全不同。
演喜剧的时候,范伟是紧绷的,他需要锤到点子上;演范电影,他整个人反而非常松弛,你感觉就是有这么个人,他就这么活着。
我相信看过《一秒钟》的人,都会记得范电影告诉张九声,他儿子因为喝了胶片清洗液而变傻的片段。
这样极度悲伤的时刻,范伟没有作出大恸的模样,而是极度克制极度忍耐,试图云淡风轻又无法云淡风轻,这是一个中年人不愿说出口的痛苦——一个从没犯过错的优秀放映员,却没有清洗液。
有时候故作平静的戏远比大张大合的难演,一不小心就显得做作。而范伟,就是个一点都不做作的演员。
02
演文艺片和小人物的范伟
范伟从不主动吆喝。
《不成问题的问题》让他拿了一大把的影帝提名,有媒体找上门去,范伟说还是低调点,等结果出来再说吧。
他喜欢文艺片、喜欢演小人物,再加上外型和年龄的限制,主角演得少,所以几十年下来大家还是最记得那个“范德彪”。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束缚,范伟老早就用演技把它摆脱了。
《天下无贼》剧照
2003年,范伟已经因为《卖拐》、《卖车》等春晚小品家喻户晓。正是这时,遇上了拐他走上文艺片道路的《看车人的七月》。
这么说也不尽然,范伟也一直在等待一部戏,展现他在喜剧之外的东西。
但导演安战军一开始真没有看上他。
范伟主动给安战君打电话,觉察到对方的不喜后,他认真研究剧本,之后从沈阳跑到北京,“导演不是怕我这喜剧形象跳戏吗?那我就说,咱们可以一点点带入,一开始让这个角色稍微幽默一点,后面再慢慢严肃起来。”
范伟改了剧本,又试了戏——这场戏也是“走两步”——这一走,安战军觉得对味了,走起来不是小品的感觉,而是正剧的范儿。
他演的看车人杜红军,懦弱平庸,忍气吞声,直到退无可退。虽然都是被欺负的小人物,范伟演出了一个和喜剧人中截然不同的隐忍与压抑人格,情绪的推动自然如流水。
当年,他就被提名了金鸡奖影帝,也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大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看车人的七月》剧照
范伟第二次拿到金鸡奖影帝提名,过了五年。他出演了张猛的处女作、改编自真人真事的《耳朵大有福》。
全片只讲一天:55岁的东北工人王大耳朵退休后的第一天。
退休之后工资就要减半,而王大耳朵自己有气管炎,妻子也病了,儿子游手好闲,女儿和丈夫感情不和,一家四口的事都压在即将退休的王大耳朵身上。所以在退休第一天,王大耳朵就奔波在街头,想给自己再上岗找点事情做。
《耳朵大有福》剧照
范伟演小人物,不论性格,他都能细微之处展现其本性和命运,这与他生性敏感相关,“我就对所有人的情绪特敏感,一回家看到爸妈高兴,心里就踏实,看到爸妈脸色有点阴,我就忐忑。”
在他眼里,小人物和小人物也是不同的。他喜欢观察人,猜测每个人的身份和经历,然后把有意思的细节记下来,年轻时用脑子记,年纪大了用手机记。这些脱胎于真实的习惯,通通化入他的演技之中,让戏剧转变为生活。
王大耳朵就是一大代表。范伟在其中的言行举止都浑然天成,“表演”二字与他无关。和妻子说,“确保咱家一个病人的基本配置”时,他手上剥橘子,闭着眼翕着鼻子;吃碗方便面,他一面吃一面抖筷子一面和小卖部老板唠嗑,心疼钱又不想体现出来时,把筷子放嘴里一吮掩盖犹豫——你不是在看范伟,就是在看王大耳朵的悲喜人生。
2017金马奖
在《不成问题的问题》导演梅峰眼里,范伟是个艺术家,精神上有洁癖。他想演有复杂性的角色,也不演让自己觉得别扭的角色。
当时片子拍完,他和梅峰说,“梅老师,我这个年龄,还能遇到这么一部戏,还是男一号,太难得了。”
的确,《耳朵大有福》之后,范伟主角演得少了,但他在大导演面前都挂上了号。《南京!南京!》、《非诚勿扰》、《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到今天的《一秒钟》,角色的大小并不制约发挥,范伟还是范伟。
03
从相声演员到演员
范伟16岁开始跟着相声演员陈连仲学说相声,说了十来年的相声之后,被赵本山找去演小品,然后才进入电视剧、电影的世界。
晚了。人到中年才演戏。但范伟心里明白,前面所有的训练和经历都是必须的。
他对表演节奏的控制、对台词的把我,恰恰是从相声、喜剧中脱胎出来的,“比如说台词,你学相声的时候,我就东北人,我过去小时候说相声之前,yinyinyouyou(音),吃呗,全是这样,那我小时候就是那样的。那你就由于说了相声,学了基本功了,台词就变得字正腔圆,似乎好像学过似的,你到哪儿都不露怯了,这不就是相声给的养分嘛。包括你的表演的内心节奏都是相声给的。”
1995年,范伟第一次和赵本山登上春晚,真正被全国观众记住,是2001年的《卖拐》。
与小品并行的,是他在“本山宇宙”里的频频亮相。《刘老根》、《夜深人不静》、《一乡之长》、《马大帅》......不是铁岭人但胜似铁岭人的范伟获得了极高的人气,2007年拍《耳朵大有福》时万人空巷,剧组还请了警察来维持秩序。
如今58岁的范伟还是会回忆最初演《刘老根》的时光,第一次拍电视剧,央视定制剧,演起来总是战战兢兢,一遍遍看回放、一次次总结哪儿演的好哪儿演的不好。
虽然喜剧经历多少遮盖了范伟后来的演技光芒,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民间舞台出身的背景,才有了今天的范伟。他身上那种自然流露出的幽默深深根植在黑土地人民的血脉里,出演任何角色都毫无表演痕迹。
范伟曾说过,如果这辈子没当演员,可能真去当了厨子。
还好,这位被低估的影帝,注定要再拿几座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