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橄榄,顾名思义,就是云南出产的橄榄在某种程度上,云南独享这一生物资源,具有先天的品类和地域优势而滇橄榄确实曾经“疯巅”过,2008年前后,云南省内以滇橄榄含片为主打产品曾经掀起过一轮滇橄榄开发热潮先后拥入了云南白药、龙润等本土知名企业,以及一些投资客,市场上仅滇橄榄含片就不少于15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滇橄榄产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滇橄榄产量(曾经产值过亿如今沉沦低迷)

滇橄榄产量

滇橄榄,顾名思义,就是云南出产的橄榄。在某种程度上,云南独享这一生物资源,具有先天的品类和地域优势。而滇橄榄确实曾经“疯巅”过,2008年前后,云南省内以滇橄榄含片为主打产品曾经掀起过一轮滇橄榄开发热潮。先后拥入了云南白药、龙润等本土知名企业,以及一些投资客,市场上仅滇橄榄含片就不少于15种。

一片滇橄榄成就一个企业的神话和故事在四处流传。而仅仅过了不到5年时间,神话破灭,故事尘封。

时间回到2008年。据专家当时测算,云南省每年采摘利用野生滇橄榄作为加工原料(含片、药源、保健品、精粉、发酵酒、蒸馏酒、果脯等)的资源量就超过3000万kg,这还不包括自采自食及作为水果在市场上消耗的巨大资源量,具备规模开发的潜力。

国内许多食品专家也纷纷为滇橄榄背书代言,据他们而言滇橄榄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维生素C含量470—680mg/ 100g果肉,最高达1814mg/l00g,平均含量是柑桔的100倍,苹果的160倍,比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的大枣和名为“果中之王”的猕猴桃还高;尤其更可贵的是滇橄榄果实中所含维生素C在高温高热下十分稳定,据测定,它经100℃4小时,80℃8小时的烘烤,或烈日爆晒20小时后,维生素C仍然保存79%至93%,这是其它果类所罕见的。

拥有规模优势,具备独特营养价值,滇橄榄在资本的裹挟下一路高歌。2008年是滇橄榄最疯狂的一年,创造了将近7000万的产值。而云南白药进入该行业的时候,曾高调宣称滇橄榄将来可达1亿元的产值。

据当年一位从业者介绍,当年滇橄榄含片在超市的竞争堪比现在的王老吉和加多宝,除了各厂家的堆头和促销展位,在超市竞争最激烈的收银台摆满了各个品牌的滇橄榄含片。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一个超市可能会有6-7个品牌的滇橄榄含片在促销。

值得一提的是,龙润集团在2007年进入滇橄榄行业以来,在滇橄榄含片的开发和推广上面下足了力气。为了开发滇橄榄含片,龙润集团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滇橄榄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研究团队完全来自于龙润集团的药物研究所。

此后,数据不断被刷新。2008年10月份,云南白药原生药材事业部开发的“千草堂”滇橄榄含片上市;11月,滇虹药业也带着“良诺”滇橄榄含片冲进市场。随后,越来越多的跟随者加入,七彩云花、桃乐丝、弗蓝替……

终端的火热,催生了上游原料市场的野蛮行为。随着农户种植滇橄榄积极性的增加,滇橄榄资源大幅度减少或逐渐成为弱势木而产量大幅较低;在云南省,除怒江、金沙江、元江等干热河谷造林困难林地以外,已少见连片原生态滇橄榄林分。同时,长期刀砍滥采导致野生滇橄榄资源量迅速较少或产量可预期性较差。品种良莠不齐、成熟期早晚不同、品质优劣各异、单位面积产量低,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采摘利用事倍功半。

然而,从2009年开始,整个行业出现衰减。

在2008年达到了销售高峰之后,龙润集团在2009年高调地宣布将进军全国市场。然而,因为口味酸涩问题以及同质压价竞争等原因,龙润全面溃败,成为行业衰退的信号。据一位当年亲历者介绍,为了开发新市场,他们甚至从云南空运新鲜的橄榄现场销售,让他们不解的是,在很多城市,消费者甚至不知道“橄榄”为何物。绝大部分消费者直言,第一口就不能接受这个味道,入口涩苦。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原料需求锐减,农户种植积极性受挫,量价齐跌,整个行业一蹶不振。

在快消领域折戟之后,作为药食同源的滇橄榄在另外一条路有没有未来呢?

事实上,在云南,开发滇橄榄的厂家多以药厂为主,然而,药厂宁愿去生产和主营业务完全不相关的休闲食品也不愿意来做药剂。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快消渠道,大多数药厂并无经验,因此,大家一致用了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价格战。

此路依然不通,能否换个外衣实现突围呢?保健品怎么样?事实是,尽管在保健品领域滇橄榄因为富含天然VC被广泛地运用,然而,这意味着滇橄榄将永远沦为配角,为别人做嫁衣。

滇橄榄的未来之路依然迷茫。

,